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959979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孩子与异性开始交往高年级家长学校讲座 江阴市青阳实验小学 王玉华 在中小学校里,异性交往是一个敏感话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生理发 育明显提早, 孩子进入高年级, 也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或即将进入青春发育期。 现在很多家长 开始困惑,小学中高年级就出现了“写情书” 、“送礼物”的现象。我们大概都记得, 孩子童年时期, 男孩和女孩一起做游戏, 手拉手一起上学, 两小无猜, 不分彼此。 然而,不知何时开始,男女同学会忽然感到陌生起来, 这事因为孩子体内已经开 始悄悄发生变化。 这个变化是从大脑底部的下丘脑垂体开始分泌促进性激素开始, 在促进性 激素作用下出现第二性特征,从而进入青春期。一

2、、青春期的特点使孩子渴望与异性交往 正因为进入青春期,人的身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之心理也有了许多变化,如自我 意识增强、情绪容易波动、性意识的觉醒等。自我意识:渴望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情绪容易波动:情感丰富,对周围的事物有明确的反应, “喜形于色” ,表现强烈却不稳 定,情绪或高或低,忽冷忽热。性意识的觉醒:正因为生理上的变化,青少年逐渐有了性意识,由于性意识的产生,使 青少年对同性的好感转为对异性的好感。案例 1: 某校某班学生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生个个狼吞虎咽,女生一片嬉笑吵闹, 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男生彬彬有礼,你谦我让,不乏君子风度。女生细嚼慢咽

3、, 温文尔雅,大有淑女风韵。这两次为何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就是异性吸引而产生的推动力。更重要的是,男女 个性互补, 男性的刚健豪放与女生的俊美细腻, 可以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平衡和升华, 满足自 我完善的需要。 总的来说,人们潜意识中是向往异性交往的, 因为它具有心理的整合、 协调 和保健功能。因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自己异性交往都应该是珍惜的。首先,与异性交往,这是一种心理需要。因为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能体会到与同性交 往所不能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而这种交往的需要也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1. 阅读影响。 进入小学高年级后, 很多学生喜欢阅读漫画、 青春校园小说等。 这些书籍, 对于学生来说,

4、有很大的影响力。2. 家庭因素。现代社会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许多孩子从小缺少父爱或母爱;有些父母忙 于工作,很少与子女交流,造成与儿女感情上的疏远,使得孩子转移注意力,试图从异性身 上寻求满足、安慰。3. 自身因素。现在生活富裕了营养好了,加上吃含有激素的保健品或者快餐,使如今的 孩子普遍成熟较早,在小学高年级,很多学生都已经发育,处于青春期初期。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的影响,以及自身身心发展的不同,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的学生 与异性交往的目的,男生女生会有所不同:1. 男生的角度。 社会的定位、 千年以来习俗的约定使男生从小就懂得男人应该是具有男 子汉气概的, 认为男生就应该保护女生, 所以他们就会

5、想办法接近女生, 保护女生以显示自 己的男子汉气概,显示自己的能力。其中包含虚荣、炫耀、满足的成分在里面。2. 女生的角度。同样,女生从小接受的教育或公众的特定性格指向应该是内敛的,文静 的,甚至是腼腆害羞的。他们就显得需要有人来帮助她,给她更多的温暖与关怀。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从他们交往的目的来看,完全是跟他们的性别角色有着密切的关系。孩子们也想用这种性别意识来规范自己。其次,交往对智力、情感和个性的影响也比较重要。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 一起互相学习、 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 差异互补, 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 率;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 在异性交往中获得的情

6、感交流和感受, 往往是在同 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多项的人际交往, 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 个性互补, 使性 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然而, 每个学生有每个学生的特殊情况, 学校教育毕竟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 不可能具 体到每个学生, 这就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还要适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那么, 作为家长应 该如何引导呢?二、家长如何正确引导案例 2:刘先生女儿生日聚会前, 他主动建议: 除了女同学之外, 邀请一些男生, 气氛会更活跃。 果然,生日聚会热闹非凡,格调不俗。刘先生与朋友相聚时,也总是不忘关照一下,请朋友 带上几个与女儿年龄相仿的男孩子。 至于家族活动更

7、不必说, 表兄表弟,堂兄堂弟,频繁来 往。于是, 女儿的身边同性朋友、 异性朋友各有一堆。 动辄呼朋唤友, 或节假日登山、 游泳, 或考前集体会战、苦读。女儿自然坦荡,他人率真无邪。后来女儿进入大学,远离父母,在 牵挂之余,刘先生颇有信心:女儿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处理好交友问题!其实, 今天的青春期少男少女, 比之身为父母的我们,他们的课桌上早已没有了“楚河 汉界”,异性间的交往多半是坦率大方,是一件再自然、普通不过的事情。绝不会像六七十 年代当年的我们那样被人议论或起哄。 正因如此父母的猜疑, 往往让他们觉得蒙受奇耻大辱, 父母的防范更多半是自欺欺人。 刘先生的做法是明智的, 于教育而言从地下

8、监视转为公开协 调;于女儿来说,从中得到的是宝贵的经验、 落落大方的举止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何乐而不 为!青春期的个体处于成长变化非常迅速的时期, 此时的少男少女, 对于周围世界的关注以 及对于自身的提高和完善特别迫切、 特别热衷。 从拓展心灵和丰富精神的角度看这确属人生 中难得的时机。 高尚的趣味和格调, 可以最有效地升华异性交往的质量。试想,一个醉心于 克隆奥秘的女孩子, 在与男生的谈天说地之时, 话题多半会自动向生物工程领域倾斜; 同样, 一个迷恋于航空母舰的男孩子, 在与女孩子相处时, 少不了“卖弄” 他在这方面的学识等等, 由此获得对方的尊重和敬佩,也获得内心的平衡和满足。刘先生因此

9、也总是鼓励女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家庭的书架上古今名著琳琅满目, 刘先 生总是鼓励女儿博览群书。 女儿的同学聚会从来话题多多, 你吹围棋、 他侃足球今天环境保 护、生态平衡,明日海湾战争、中东和平,很有些书生意气,指点江山的气魄。您说,这样 的交往,会有什么危险呢?有人说, 少男少女的相互吸引和倾慕, 比青年男女、比成人要纯 洁得多,这话很有道理。 比如, 一个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在与异性交往时,总是会带有一定的 功利心:相貌如何?职业怎样?学历高低?收入几何?有无进一步交往的兴趣?是否存在深 入乃至缔结姻缘的可能?等等。 而十几岁的青春期的孩子, 面对异性伙伴时, 绝大多数没有 如此念头, 它们

10、只是为彼此间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所吸引, 而并非成人脑子里的恋爱。 所以不 要轻易给子女扣上 “早恋”的帽子。 您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保证孩子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充实。 因为青春毕竟是美丽的。一般说, 在一个青春期团体中, 性别意识觉醒得比较早的, 关注异性并被异性关注比较 早的,往往是那些身体发育比较快的孩子。 这些孩子通常在同龄人中很容易引起注意和形成 中心,这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无关。同时, 正如人们早已知道的, 从总体上说, 女孩子在这方面要比同龄的男孩子更敏感和 早熟。在到处都充满诱惑的今天,自我保护、自尊自爱的教育对于女孩子来说更为重要。当然,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你的儿子或女儿是独一无二

11、的, 成功的教育必须依靠 自己的揣摩和付出,这的确不容易。可是谁让我们是父母呢!三、指导孩子遵循异性交往的原则和尺度 现在是信息时代,小学高年级学生交往的方式也在信息化、成人化。椐了解,学生有 以下的几种交往方式:传纸条、写信、电话、 QQ 等网络聊天工具、逛街或游玩。所以,我 们还应该告诉孩子,在与异性交往时,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并把握住相关的尺度。案例 3: 教室里,男生和女生在嬉笑打闹,男生打了女生的头,女生大骂男生: “讨厌!混蛋! 男生回答:“找死啊你! ”旁边的男生拉住他说: “算了,别跟女人一般见识! ” 交往双方一定要互相尊重,自尊自爱,言谈举止要做到庄重文雅。做到“六不“:不

12、过分随便,也不过分冷淡;不过分拘谨,也不过分亲昵;不卖弄自己,也不过分严肃。案例 4:班长 A 因为班级的工作活动找学习委员 B 商量,为了保密,两个人把商量工作的地点 选在了校园的树林里,不料,却被班级里的一个女生看见了。 两人回到教室后,发现同学们 议论纷纷,面对这样的情景,两人不知如何是好。异性交往最好保持群体模式和公开模式,尽量避免或减少秘密的、单独相处。即使单 独相处,也不要在偏僻、昏暗处畅谈。另外同学间要彼此理解、互相信任,不要无端猜疑、 误解,同学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异性之间还应该自然、大方,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爱 护、互相帮助、真诚友好地相处。案例 5: 一位女同学从书包里发

13、现一张纸条, 打开一看, 上面写着:“我喜欢你, 喜欢你的微笑, 喜欢你银铃般的笑声,我钦佩你的学习,我想和你交朋友,你不会拒绝我的友谊之手吧。 女孩看完把纸条揉了,假如那个孩子是你的孩子,你会怎么引导她呢?开放题,由家长自行交流,谈感想。A 男女交往的危险信号:(1) 男女生一对一地交往,不再与其他同学交往。(2) 双方交往过于频繁,把大量时间花在两人活动中,无心学习或学习兴趣减少,成绩 下降。(3) 双方交往带有隐秘性,瞒着老师、父母及同学,常常向家长撒谎。(4) 对方成为自己的牵挂,离开对方就魂不守舍,看见对方与别的异性同学往来,就心 生不满和嫉妒。(5) 两人在一起时,只渴求拥抱接吻,

14、身体亲昵,性接触。B 早恋一般经历四个阶段: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个异性,默默思念。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 成为“单相思” 。2、有所行动。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 ,表示对某一异性的好感。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3、频繁约会。 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4、发生性关系。虽属少数,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C 早恋的原因 爱慕心理:仪表、专长、品性、家庭背景 好奇心理:以建立恋爱关系为途径 愉悦心理:与异性密切交往的愉快体验 放松心理:解除来自沉重学业负担的压力补偿心理情感补偿(来自学业、家庭、社会的挫折;精神寄托、理解与支持) 逆

15、反心理两性交往中受到不恰当的干预 从众心理青少年群体、朋辈的影响 病理心理身心早熟,变态心理(童年经验)媒体影响网络、影视、书刊, 异性之间的交往很有吸引力,但也很敏感,要教育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冲动,把 对彼此的喜欢化为上进的动力,还要注意尊重别人的隐私,不伤害别人的自尊。另外,对于一些女孩子,还应教育孩子自尊自重,和同学交往要尊重、关心、体谅他 人,不要相互挑逗, 搞一些格调不高的小动作,处事要有分寸。与校外的异性交往时更要注 意自我保护,避免一失足千古恨的事情发生。要学会刹车、学会拒绝、学会判断。作为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能简单生硬地处理异性之间交往 问题, 尤其要掌握火候和时机, 否则往往适得其反。要善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因势利 导。我给大家提以下几条建议1、 要排除对孩子异性交往的误解和偏见;2、 对孩子异性交往要理解但不放任;3、对过密的异性交往慎下“早恋”结论;4、制止孩子“早恋”要采取恰当的措施。 在处理孩子男女生交往问题时,如果引导有方,处理及时,且处理得当,男女生不但 可以成为友谊的伙伴,更可以是学习生活中你追我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