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950308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单元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练习(无答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1下面四幅图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它们分别属于_的继承。()A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思想传统文艺B传统思想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文艺C传统思想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习俗D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不待外求、自成一统的意蕴。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A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体现了封建主义的落后思想C只有在继承中才能不断发展D是展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2019福建惠南中学期中,19)“有一种孝顺,是带老人跟上这个信息时代。”在当今这个互联网社会,子女孝顺不仅仅是物质赡养,

2、更要注重情感赡养和知识赡养。事实证明,从绘制图文并茂的“微信操作说明书”,到教父母熟练使用各种出行软件,来自后辈的“文化反哺”,既能避免老人因知识脱节而被边缘化,也能大大减缓其身处数字时代的寂寞空虚。这表明()“孝”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孝顺”的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对“孝顺”的判断和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情感、知识赡养比物质赡养更重要A B C D4(2019河北省邯郸一中月考,19)故宫博物院“古画会唱歌”音乐创新大赛用音符探寻千年古画,用耳朵倾听中华瑰宝,用心体会古韵魅力,以音乐表达传统绘画,开启穿越千年的古今对话,受到广泛好评。“古画会唱歌”的创意()丰富了文化创新的源泉,满足了人

3、们对文化的渴望感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了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挖掘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价值A B C D5(2019内蒙古阿荣旗一中期中,19)放天灯承载着人们祈福许愿的传统,但有网友称天灯是“纵火器”,是“飞行垃圾”,并呼吁禁止放天灯。这告诉我们()传统习俗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传统习俗的传承面临现代生活的挑战传统习俗应在创新中继承传统习俗寓于民众心中A B C D6(2019江西南昌五中10月月考,20)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以传统文化遗产、现当代重大事件、各领域重要人物为专题,以传统文献体系为依托,系统性、抢救性地进行口述史料、影

4、音资料等新型文献建设,并最终形成记忆资源体系,通过多种形式而向公众进行资源推广。这一项目()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发挥新媒体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说明传统思想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A B C D7(2019云南曲靖一中质量检测,19)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一贯继承、弘扬、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列关于传统文化的

5、继承说法正确的是()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对传统文化应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A B C D8(2019辽宁六校协作体期中,20)2018年平昌冬季奥运会闭幕式中,我国借助智能机器人和轮滑少年的配合,展现出中国结、龙凤图案。通过“冰屏”用影像呈现高速铁路、“中国天眼”、大飞机、空间站等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果,给人们带来了一场融合科技与文化的视听盛宴,也向全世界发出盛情的邀请。这表明()我国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繁荣科技创新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冬奥会的举办将促进中华文化传

6、播中华文化日益显示出文化主导地位A B C D9西方政治制度的创新和确立,是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思想解放以及新价值观念的确立为前提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性、个性解放所有这些价值观念,大大点燃了被中世纪黑夜笼罩下的欧洲人的激情,西方世界的首创精神,使欧洲社会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制度的革命性改造。由此可见,思想解放运动可以()催生社会变革,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解放人们的思想,点燃人们的创新热情引导社会变革,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加快文化传播,促进文化自身的发展A B C D10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重视科技人才,这说明()A科学技术是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科学技术是社会

7、变革的先导C教育在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D科技工作是一切工作的核心1(2019辽宁东北育才联合测试,14)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还称“正阳节”、龙日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端午习俗主要有食粽子与赛龙舟。食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赛龙舟在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十分盛行,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还原和挖掘端午节背后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心理,对催生新的社会风尚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是因为()传统习俗对人的文化修养和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良好社会风貌的培育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传统文

8、化因其相对稳定性一经形成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 B C D2余光中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代表作乡愁自创作以来在海内外广为传诵,引起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共鸣。乡愁引起共鸣说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至今仍发挥着作用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激发出人们的思乡情结和爱国情怀A B C D3(2019安徽定远中学第四次阶段性测试,18)有位台湾媒体人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的父亲在9

9、0多岁高龄时,偶然得知孙子不晓得从哪里来,便召集家庭三代人郑重其事地告诫:你们不能忘本啊!对根的向往和眷恋,促使每年清明无数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回祖国大陆寻根祭祖。这说明()民族节日是展示历史文化成就的窗口传统文化对维持社会稳定起决定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特定民族节日集中展示特定民族文化A B C D4(2019广西南宁10月月考,19)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讲述了人与美食背后的温情故事,完善了故事,强化了人物和食物背后的文化,从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迁徙与融合,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受到好评的原因是()将文化与生活相结合,给人以情感的启迪将传统与

10、现实相结合,延续了文化的血脉将人物与食物相结合,抛弃了传统的习俗将美食与科技相结合,实现了文化的融合A B C D5(2016全国,1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 C D6(2019福建福州中学期中,19)国产动画短片美丽的森林古韵悠然,把藏在故宫“深闺”中的十余幅宋代工笔画一

11、一“复活”:风吹树叶动,鸟儿从画中飞出来,精妙绝伦的宋代古画仿佛有了生命。该短片成为中国艺术史上第一部在美国成功首映且通过奥斯卡初选的作品。这表明()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能扩大传播和彰显价值依托科技的文化创新能增强传统文化影响力A B C D7(2019广西百色11月摸底,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年来,中囯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互联网节目的热播,吸引了众多民众,点燃了大众的诗词热情。风靡全国的古诗词热,从根本上看还是来自古典诗词自身的魅力,诗词本身就具有易于传播的基因,这种基因能够穿越时空,较容易引起今人的共鸣。古诗词热也折射出大众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求,是大家都喜闻乐见的结果。当诗词文化成为“爆款”之后,要让诗词文化细水长流地传播下去,还需要真正有效的诗词普及和进一步的深入引导。诗词文化的普及,既要保证专业性,又能兼顾趣味性,让古代的诗词能走进今天读者的日常生活。有关诗词普及的书籍应该有细分读者的意识,根据面向的受众来决定内容。比如给小学生选的篇目,与给大学中文专业的学生所选的必然会有很大不同。能否给到不同受众最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普及的效果。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古诗词热”风靡全国的原因。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