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七下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930343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七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七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七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七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文言文复习七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七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七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复习:七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一、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 读之竞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 毅果断,未有其比。常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 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赵普)(13广东卷)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相同的一项()(2分)A、习:(1)少习吏事.B、以:(1)跪而拾之以归C、发:(1)家人发箧视之

2、。、明日:(1)普明日复奏其人 2、翻译下列两手。(4分)(2)学而时习之(2)先帝不以臣卑鄙(2)发闾左谪戍渔阳(2)明日,徐公来,熟视之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2分) 太祖乃悟,卒用其人。(2分)3、 出自第一段的成语是:。(1分)4、赵普面对“太祖怒”,四奏某人为官,而能“颜色不变”,其根本原因是:。(用原文回答)。(1分)5、下面是对画线部分进行联想和想象改写而成的一段课本短剧,请你将未完成的内容补写在横线处(对话、动作、神态要求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特征)。(4分)太祖(勃然大怒):此人究竟是什么人?你要屡屡举荐他?赵普:。太祖():不得再议此事!(赵普神色不变,跪下拾起撕碎的奏折,退

3、朝回家,默默将它补好)(第二天,赵普上朝)赵普(呈上补好的奏折):太祖(思索良久): 。(09淮安卷)原文略1.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少习吏事:发箧视之: 及为相:明日,普又以其人奏: 2.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太祖常劝以读书。译文: 闺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译文: 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译文:3. 赵普“能以天下事为己任”,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4分)4.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不用”、“亦不用”、“卒用”,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 了什么?(4分)短文两篇黄鹤楼词语解释: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四闼霞敞 上倚河汉 于园 词语解释:卧房槛外四

4、围灌木蒙丛颓然碧窈 缘坡植牡丹以实奇 黔之驴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14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帽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 “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 生而眇(mia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籥(yu。,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

5、日也。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1)蔽林间窥之 ()(3)驴不胜怒,蹄之()2 .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这个句子是3.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4分)(节选自苏轼日喻说)(2)稍近益狎 ()(4)扪烛而得其形()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 (2 分)(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译文:(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译文:4.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4分)答: (二)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2. 下列句子

6、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B.驴不胜怒,蹄之C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D .蔽林间窥之3. 翻译下列句子。(2分)技止此耳!译文:4. 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4分)成语:启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7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 此耳!”因跳

7、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乙】明万历年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适 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 见猫,怒奔欲食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 为无能为者也。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藐首领, 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见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 待其惰也。【注释】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子。1 .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1)虎大骇,远遁 遁:(2)驴不胜怒,蹄之 蹄:(3)适异国来贡狮

8、猫 适:(4)启扉急视 启:2.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译文:(2)然后知猫向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译文:3. 填空。(6分)(1) 【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 最后认为”。【乙】文中,”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 段中的原句填空,4分)(2) 甲乙两文都没写了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4. 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说明启示? (3分)(一)9. (1)逃跑(2)用蹄子踢(3)恰好、恰巧(4)打开10. (1)有人喜欢多事的人 用船将驴却到黔这个地方。(2)这样以后,才明白猫躲避老鼠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在等待老 鼠疲惫。11. (1)甲文:以为神 技止此耳乙文:大与猫等,为害甚剧。(2)心理 动作 12.从驴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生活中我们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弱点。示例2:人有真 才实学,才不至于使自己陷入困境。从猫的身上我得到了:示例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示例2:面对强敌,我们应该要讲究策略,智取对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