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914928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鉴赏查漏补缺题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过融上人兰若綦毋潜山头禅室挂僧衣,窗外无人溪鸟飞。黄昏半在下山路,却听钟声连翠微。【注】融,诗人所要寻访的和尚的名字;上人,对和尚的尊称;兰若,梵语“阿兰若”的简称,指和尚的住所。1从前两句来看,诗人所拜访的“融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2末句中的“钟声连翠微”五个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1“融上人”是一个避世清修、洒脱散逸的高僧形象。禅室建于山头,远离尘世,禅室无人,窗外溪流自流鸟儿自在飞翔,“挂僧衣”的细节体现了僧人的悠闲洒脱,静谧幽雅的环境烘托出僧人的情趣高雅。要点:概括形象,具体分析。 2以

2、景作结,读来蕴藉含蓄,耐人寻味。(2分) 以响衬静。描绘了暮色苍苍中翠色千重的山林美景;而荡漾山林、经久不息的钟声,又给这幽深秀丽的山林增添了静谧的气氛。(2分) 从色彩和声音(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景。“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彼此沟通起来,传达出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而又自然的感受。(2分) 要点:指出手法,分析效果。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居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清代沈德潜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是否认同这种说法?请说

3、说你的理由。 示例:全诗表面上写溪居生活的闲适,也自得其乐,实际上曲折地表达被贬谪的幽愤,字里行间隐含了整理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字里行间隐含贬居时的抑郁之气。(2分)诗中“幸”是含着痛苦的笑;“闲依”包含着投闲置散的无聊,“偶似”说明并不真有隐士的淡泊、闲适,“来往不逢人”可见生活的孤独。(2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8分)山 行项斯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诗人行走山间所见之景,青翠的枥木蔚然成林,潺潺溪水从几户人家门前蜿蜒而过。B

4、.颈联借描写茅舍飘出的烘茶蒸茗的气味、隔着竹篱传来的缲丝声,表现了山民简朴的生活。C.尾联写诗人在山路上巧遇卖药归来客,之后便跟随他遁迹云山,表明诗人已厌倦山村生活。D.前两联写景细腻,意境幽深;颈联转写山民日常生活,拓展意境;尾联含蓄表达了诗人情感。2这首诗颔联的景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请从“动静结合”的角度进行赏析。(6分)答: 1 C2要点:分别指出诗句中的“动”“静”描写,并加以分析;分析动静结合的作用。语言通顺。示例:“山当日午回峰影”一句,山峰本是静态的,而诗人用一个“回”字,写出正午群峰影子随日移动,日下之峰与山峰之影动静相衬,突出了山间的幽静和山行的情趣;“草带泥痕过鹿群”一句通

5、过“草带泥痕”这一静态细节,反映了群鹿竞奔、蹄落草掩的动态景象,写出了山间景色的清丽而又生机无限,诗句动静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山间景象的喜爱之情。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踏莎行山居张抡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1.有人评论本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赏析。参考答案:同意。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一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一“喜”一“怜”生动贴切地道出了诗人的情感所在对“佳辰”、“清夜”的喜

6、爱。“一轮明月林梢挂”更是一语天然、朴素精炼。试想月上林梢又色皎如玉,则必然素影婆娑,为夜色增辉。这样信手拈来,不饰雕琢,却将清夜美景写得清纯细丽,让人享受到无穷逸致。正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 同样写到红叶之美,将这首词和下面两首中的任一首进行比较,谈一谈它们各是怎样写出红叶特点的?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山杨万里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示例:张抡则以碧云映衬丹枫之色。“丹枫万叶”四字点带出层林尽染万山红遍之景。“碧云”,青白色的云气。火红的枫叶层层叠叠,依山而上,一直铺展到碧云旁边

7、,描绘出碧云与红叶相映,山色与青空交辉,丹枫似锦、万山如绣的秀丽景色。杜牧用二月花比喻霜叶火红。卖花词 高启绿盆小树枝枝好,花比人家别开早。陌头担得春风行,美人出帘闻叫声。移去莫愁花不活,卖与还传种花诀。余香满路日暮归,犹有蜂蝶相随飞。买花朱门几回改,不如担上花长在。1请简要概括卖花郎的特点,并就其中一点了解实际,谈谈他给你的启示。不少于200字。(10分)答题要点:特点(养花有法、经营有道、乐观自足、达观处世、生活平凡,普通的日常的)(2分)。答出任意1点均可得2分。启示(观点)1分,了解实际5分(举例恰当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2分。2你对诗歌中卖花郎这一形象有何认识?请结合诗歌内容对他作

8、简要评价。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9分)西山 山居 刘大櫆 元好问西山过雨染朝岚, 斜阳高树挂晴虹,千尺平冈百顷潭。 肃肃微凉雨气中。 啼鸟数声深树里, 一道鹭莺花不断,屏风十幅写江南。 密香吹满马头风。1西山山居这两首诗所写景物特点有哪些方面的不同,请比较说明。(5分)答: 2 元好问崇尚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这在山居一诗中是怎样体现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4分)答: 1(5分)主要不用:时间不同:西山写早晨,山居写傍晚;远近不同:西山写远景,山居写近景;动静不同:西山描写鸟声啼啭,风景如画(1分),映衬出山林的幽静(1分),山川的壮丽秀美(1分);山居描写山花连绵、花香弥漫

9、(1分),表现了山花生机盎然(甜美怡人)(1分)。意思对即可。2(4分)要点:指出何处自然(1分),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如何“自然”(可选取意象、语言、情感等角度)(2分),点明效果(1分)。示例1:诗人撷取“斜阳”“高树”“晴虹”等客观景物将它们组合在一起,不假任何修饰,便客观而真实地表现出夕阳西斜、雨过天晴、彩虹低挂树梢的清丽景象。示例2:本诗语言不事雕饰,平易自然,只用“一道”“不断”等词语,便把繁花满山、花团锦簇的景象真实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文言文查漏补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尝食,藜羹不糁。宰予备矣,孔子弦歌于室,颜回择菜于外。子路与子贡相与而言曰

10、:“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颜回无以对,入以告孔子。孔子憱然推琴,喟然而叹曰:“由与赐小人也。召,吾语之。”子路与子贡入。子贡曰:“如此者,可谓穷矣!” 孔子曰:“是何言也?君子达于道之谓达,穷于道之谓穷。今丘也拘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所也,何穷之谓?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昔桓公得之莒,文公得之曹,越王得之会稽。陈、蔡之厄,于丘其幸乎!”孔子烈然返瑟而弦,子路抗然执干而舞。子贡曰:“吾不知天之高也,不知地之下也。”古之得道者,穷亦乐,达亦乐,所乐非穷达也。道得于此,则穷达一也,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虞乎颍阳,而共伯得乎共首。9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盖君子之无所丑也若此乎故内省而不疚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大寒既至,霜雪既降丑 疚 其 既 10子路、子贡理解的“穷”与孔子所说的“穷”有所不同,请根据文章内容对它们加以概括解说。(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