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914746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特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总体方案太仓市城厢镇新毛小学一、指导思想: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学校 实际情况,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弓I导学生亲历完整的活动过程, 发挥评价的导引、激励功能,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深思,在动手中提高。二、学校活动环境和资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布局发生了很有的改变,学生对家乡的一些特色资源逐渐 失去了解。并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农活,走进田野,对农作物、农 具等了解很缺乏。学校并不缺乏活动资源。学生生活的环境中有广阔的田野、更有电站生态园、金仓湖生

2、态湖等活动基地。学生的长辈又熟悉农活,又可以作为学生课外的辅导者。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又与校的课题紧密结合,共同设计、共同参与、共同研究和提高。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依托学校资源优势,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使学生在充足的时间、空间内获得 成就体验。2以学生为核心,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管理等作用,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 学习、自己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学习和思考问题的方法。3均衡、整合学生与自然,与他人、社会,与文化,与基础学力,与自我的关系,最终 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4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促进教师自我提高。5在活动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学校特色化校本资源(二)分阶段目标:1

3、阶段目标的递进:年级目标领域低段了解农作物,知道家乡农作物的特点。中段知道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影响作物生长的因素、会简单栽培农作物。高段了解农具,会使用农具来栽培。对农产品进一步开发和利用。2、阶段目标在综合实践活动四个指定性领域中的指标:社会服务社会实年级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一二年级会登陆指定网站浏览网页。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能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了解农作物三年级能根据研究主题 应用信息技术进 行资源搜索。在教师指导下, 能选择合适的研 究主题,并进行能在家长和老师 的陪同下,围绕 主题开展社区活能在教师指导下 完成主题任务的 研究工作。小课题调查,写调查日记。动。四年级能

4、根据研究主题 应用信息技术进 行资源搜索,并 进行整理,分类能系统地开展研 究性学习,在指 导教师帮助下, 进行开题论证, 进行研究。参加学校组织下 能参加社会实 践,在家长帮助 下进行农作物栽 培。能在教师指导下 完成主题的设 计,并在父母完 成帮助下进行农 作物简单栽培。五年级能熟练地使用网 络工具进行资料 搜索、整理、分 类。能自主选择、确 定研究内容。开 展研究性学习, 撰写报告。能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到实践 基地和农田中使 用农具进行作物认识农具,会在 教师和家长指导 下使用。能进行 农作物的简单栽的简单栽培培。六年级能搜集有用的信 息,并进行处理 分类。熟练地利 用网络工具,制 作网

5、页来介绍和能根据需要完成 研究性学习的开 题、实地调查、资料搜集等一系 列工作,展示自以研究小组的形 式开展社会实践 活动,进行参观、 访问、考察,在 活动过程中主动在研究主题的背 景下,以多种形 式展现研究成 果,开展成果展 示会,供他人学宣传自己的研究己的研究成果。地参与。习和参观。成果。四:人员配置: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项全新的课程,为了使学生在这一门新的课程中真正得到全方位发展, 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为每个年级配备了一名主导教师负责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策划并为 其它教师提供实施指导,同时指定有一定能力和特长的教师从事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这样,从组织建设、师资配备和制度管理等方面着手,以保证

6、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具体人员 安排如下: 组长:赵伟忠副组长:李卫国周丽红 顾建平组员:王惠强 夏晔 王雪娟 邓利峰 徐学俭 马利芳 张建 徐敏芳 陆玉亚 张莉 各年级负责人:马利芳 张建徐敏芳张莉五、课程资源:1、校内资源:提供图书、音像、网络、实验资源2、校外资源:实践基地:新毛街道办、电站生态园、金仓湖生态园。六、操作流程:1活动准备阶段:确定一个主题或项目。一般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量决定,主题下的小课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 师要尊重学生的意愿。2、活动实施阶段:每个主题活动实践阶段一般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1)确定活动的主题或活动的项目;(2) 商量、制定活动的方案;(

7、3) 布置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方法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第二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3、活动总结阶段:每个主题活动总结阶段一般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1)调查成果整理、统计;(2) 学生制作活动的作品、成果;(3) 撰写研究报告等。第二步:(1)组织学生交流作品和活动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评价。七、课程评价(一)评价办法:1做到对学生个体评价的多元化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1)、对学生个体评价的多元化。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要从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态度、个性能力等方面,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全面地、发展地评价学生;给出结论的方式我们采用四个等级:不参与,基本参与,参 与,积

8、极参与。但这个评价不是终结性评价,而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展现的评价。 是要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差,以使他们把好的做得更好,把“差”的改正过来。因此,评价过程中要引入“个性标准”,要使学生反思过去,正视现在, 设计未来,以增强发挥自我潜能的决心和勇气。(2)、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首先是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在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始终处于进行自我 评价的状态中,由于家庭和社会环境、甚至个人性格的差异出现一些情感上的波动、学习上 的被动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即使他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式、学习的成绩不能令教师满意 也是正常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尊重被评价个体的结果

9、。其次是生生之间的评价。主要是 指合作小组中,生生之间按照“个性标准”的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此时, 教师所应当做得应该是和学生一起实事求是地、具体地对该学生作出客观评价,多看到学生 学习中的成功之处,不要一味地责怪,应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走出 阴影,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别 外,还可以请家长、社区人员等进行评价,从而真正达到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这 个目的。2、每学期进行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展示活动。3、评价的的着眼点在于:关注过程、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评价形式:1、自评:制作学生综合评

10、价表,学生自己根据参与活动情况,写上相应的评语。2、他评:制作他人评价表,以研究小组为单位,每一位学生根据组内的其他同学变现, 写出适当的评语。3、师评:老师和其他辅导人员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评价。4、总评:综合自评、他评、师评内容,对每一位学生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作出相应的阶 段性评价。在评价过程中,积极倡导形成性评价,协商性评价,切忌终结性评价。以学生为本,相 信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都是成功者,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心。农村特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拓扑图新毛小学2009.2认识农作物农村作物调查各种农作物的特点农村特色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开发和利用农作物的生长各种因素对农作

11、物的影响了解农作物的特性学用农具学习栽培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简单栽培农作物了解农作物的栽培农作物的栽培农产品的功用绿色农产品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交流评价农产品的宣传#农产品的再开发学生评价表班级:小组名称:学生姓名:自评互评评价项目评价内容优秀良好加油优秀良好加油学习态度有探究兴趣,积极参与。组织合作分工明确,组员团结合作。工作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制订了有效的工作计划,能完成任务,能解决问题OO工作能力搜集信息能力信息来源渠道多样, 信息内容全面。信息处理能力能对信息作出有效梳理和整合。发布成果能力能及时上传活动成 果,口头说明详尽生 动。态度大方自信, 语言有感染力。创新能力善于观察、分析、思

12、 考,能提出创新的观 点和独特的见解,宣 传创作大胆创新反思能力能经常反思工作中 的不足,及时总结经 验,不断调整工作方 向社会调查能力懂得在调查中如何 与别人打交道,调查有记录,有调查报 告。O教师评价表指导者姓名:日期:评价内容改进优秀良好合格评价主体指导教师是否开展活动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学生评价指导教师的知识储备能力指导教师是否有效指导你们的活动教师自评你是否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投入了巨大 的热情为指导学生,你是否学习过与他们的活动主 题相关的知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学生家长沟通 过行政评价陈述你所指导的小组的活动设计方案及执 行情况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你是否与其他教师不定 期地进行研讨简单描述一下你对学生的指导中最具创造 性的表现参与课程实践的态度课程内涵的领悟能力社区资源的开发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与其他教师的协作能力指导学生活动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