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91461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5.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6篇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篇 1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在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发展农村公益事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 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发展和壮大村集体经济也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和 号召力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如发展 特色产业型集体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型集体经济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部分地 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路子不多等多方面原因,导 致了集体经济薄弱,集体收入低,有的行政村连正常的经费开支都难以维持,长 期靠政府“输血”和负债度日,特别是当下脱贫攻坚进入

2、决胜阶段,如何突破集 体经济发展的瓶颈,增加集体经济收入,以村富引领民富的课题亟待研究。笔者 通过对*县*乡*个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研,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壮大村集 体经济作了一些思考,形成此调研报告。一、*乡基本情况*乡位于*县城北郊,距县城 4 公里,泉南高速*互通口至县城连接线穿境 而过,全乡国土总面积 104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 *.*万亩,林地*.*万亩,下辖 *个行政村,*个村民小组, 9*户农户,农村人口 *.*万人,总人口 *.*万 人。*乡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有以水稻、烟叶、 脐橙、花卉苗木等为主的农业产业,特色产业以种养为主,其中烟叶生产历史较

3、长,2008 年该乡种植烟叶 1920 亩,此后每年都种植千亩以上,但 20*年以前烟叶 生产存在散户居多、技术落后、前期投入成本大、青壮年外出务工导致留村劳动力老年化以及土地流转难等制约因素。自 20*年国家烟草专卖局对口支援*县烟 叶发展以来,该乡烟叶生产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该乡有得天独厚的种植优质烟 叶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悠久的种植历史,做大做强烟草农业,把烟叶产业放在“促 进农民脱贫致富、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高度,推动烟叶产业大发展、大繁 荣,带动贫困对象致富,是该乡近期短效产业扶贫的方向。 20*年,该乡开始打 造塘石现代烟草农业综合示范点,覆盖区域含 *乡塘石、河坪、园塘等 3 个

4、村, 耕地面积 2750亩,宜烟面积2460亩,基本烟田 2120亩,有劳动力人口 2*人, 现涉及*个种烟村组, *户基本烟农。除烟叶生产外,该乡努力培育资源优势 明显、地方特色突出的种养示范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 的原则,大力发展蔬菜、生猪、肉牛、草莓、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主导产业,重 点扶持合富村现代农业园、上社村苗木基地和草莓基地,塘石村肉牛基地和苗木 基地,仁塘、泗望村蔬菜基地等产业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产业。拟到 2020 年,基本形成以烟叶为支柱,苗木花卉、大棚蔬菜、生猪养殖共繁荣的产业格局。 在此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农家乐、现代家庭农业等模式,促进群众增收。二

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现状*乡共辖*个行政村,“十三五”贫困村 4 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主要有 以下几种:(一)盘活资产资源。通过盘活村集体所有荒山、荒地、荒水、荒滩资源、集 体林地,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资产资源的经营权、使用权,增加村集体资产收 益。如石燕村、合富村、大塘村等林地面积较广的几个村。(二)流转土地增收。村集体将符合规划、依法取得的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 权入股、租赁、承包等形式流转,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如泗望村、大塘村将集 体非农建设用地租赁给砖厂,获得租金收入。(三)物业租赁经营。村集体将村委会闲置房间、旧建筑资产等物业租赁给经 营户,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泗望村、榔木村、集瑞村

6、、上社村,均是通过店 面租赁的方式将村委会一楼或老村委会租赁给经营户获得集体经济收入。(四)烟叶税收返还。20*年*乡全乡计划种植烟叶 3100 亩,收购烟叶*.* 万斤,乡政府依据村烟叶收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按照任务完成比例返还烟 税,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部分。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县下大力气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但离“有钱办事”的要求还有相 当大的距离,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能维持日常开支,部分村甚至入不敷出, 债台高筑。就拿*乡*个行政村来说,集体经济年收入在 5 万元以上的村仅 5 个 3-5万元的村3个,无任何集体经济的村达 5个,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存在

7、以下问题(一)集体资源缺乏拥有集体资源的多少是集体经济有无和强弱的重要因素,很多村集体拥有资 源少,少量预留地、林地、荒山、果园都已经承包到户;村集体资产由于多年来 的变卖、吃老本,流失严重,可利用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资源少之又少。(二)政策投入不足*县虽对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也投入了一批资金, 但由于财政吃紧,再加上多种惠农政策都是直接扶持到农户,直接针对村级集体 经济组织的太少。(三)发展意识不强各行政村广泛认为村委会是群众自治组织,村级功能要转型,要从经济发展、 引导结构调整转变到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上来,强化服务职能,退出经营性领 域;个别村干部开拓创新精神不够,有

8、畏难情绪和后顾之忧,怕经营不善被群众指责,不能安心发展集体经济;部分村“两委”班子整体素质低,安于现状,多 有等、靠、要的思想,没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和开拓进取意识,村级战斗力严 重不足。(四)发展差距明显区域位置较好的村,如榔木村、泗望村等工业园、县城周边村,依托工业园 区,通过土地承包、租赁经营等办法获得了一定的村集体收入来源;而位置偏远 的村依靠自然资源的有限开发增加集体收入,集体经济薄弱,且交通条件落后, 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投资环境差的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难度大。(五)产业缺乏支撑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虽然有花卉、脐橙、烟叶等特色产业, 但受山陡地少、土壤贫瘠、传统农耕

9、思想严重等因素影响,并且缺乏龙头企业, 导致经营规模小、管理粗放、效率低、效益差,产业效益不明显。二是工业经济 几乎为零。因受地理位置、历史因素、交通条件等影响,没有一家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仅有的零星分布在个别村的小型砖厂也多为家庭作坊式的生产,近一年来 大部分已关闭停产。三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全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网点; 商贸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没有一个 1 千平方米以上的超市;旅游资源优势转化率 低,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由于规划滞后、开发不足、宣传不力,存在景点分散、 看点不多、吸引力不强等问题,经济效益不明显。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对策(一)强化村级班子建设一是优化村“两委”班子,选优配强

10、村党组织书记,打破行业、身份、地域 限制,从致富带头人、科技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 国家正式干部等人群中,大胆选用思想解放、事业心强、思路清晰、懂经营、善管理的“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二是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干部的培养和教育。使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他们发展 集体经济的恒心和本领。三是进一步落实干部干事创业容错机制,打消干部求稳 怕乱、不想发展、不敢发展的思想包袱,增强干部主动担当、主动发展的意识, 解决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二)加大金融信贷扶持提高金融信贷服务水平,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要把扶持农 业综合开发

11、、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支持集体发展农产品生产、 加工、销售等企业和经济实体,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申请贴息 资金,解决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问题。如 20*年*县出台的村级光 伏发电设备安装政策,由县一级统筹金融资金,以行政村为单位办理贷款安装集 中式光伏电站,惠及部分贫困户至脱贫,脱贫后直接成为村集体资产。(三)创办集体产业基地以村委会为经营主体创办集体产业基地,通过直接投资经营或委托经营获得 产业收入,在不改变集体资金实际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专业技 术人才和社会能人进入村集体经济,形成完善的股份制运营政策体系,进一步深 化民主制度,强化资产管

12、理,建立起与市场经济规律相适应、管理有序、运作规 范的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如依托金融扶持政策及各级产业扶贫政策,流转农 户土地,并将其土地作价入股,建设好产业基地后村集体自主经营或通过出租等 方式交由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从而获得集体经济收益。(四)盘活村级集体资产对各行政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点、造册登记、确权颁证,通过盘活闲置或 低效使用的山塘、水库、门面、老校舍、生产加工场地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采取对外招标承包、租赁、参股经营、联合开发等方式提高利用率,实现稳定、可 持续在收入来源。(五)充分开发旅游资源鼓励合富村、 *村、石燕村、塘石村等拥有一定民俗文化、农业特色、生态 资源的村,通过深

13、入挖掘自然、历史、人文等资源,兴建乡村游、生态游、农家 乐、采摘园等项目,大力发展田园经济、观光经济,开辟集体增收新渠道。(六)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县政府应加大对村级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改善投资环境,在交 通、水利、生态环境方面加大投入,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农村经 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财政向村级集体的倾斜幅度,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加大公共财政向村级的倾斜幅度势在必行。村级集体资产情况报告篇 2为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维护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基础,市人大常委 会专题调研组在张荣

14、贵副主任的带领下,于今年 8 月底开始组织开展了我市农村 集体资产管理情况专题调研。调研中,我们认真调阅近年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制 定出台的有关政策制度文件以及市农业农村局的农经年度报表等材料;到 9 个县 (市、区)进行了实地调查,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市县人大代 表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主要成效近年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将其作 为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有力抓手,作为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建立 起比较系统完善、规范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体系,有效加强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和谐稳定。

15、1. 加强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坚持把建立健全制度作为规范“三资” 管理的基础,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 于深化农村“三资”管理,推进“清廉金农”建设的意见、关于强化清廉村居 建设,推动基层治理专项工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财务公开、民主管理 会计委托管理、农村审计监督、村级债务管理等各个方面规范农村集体资产管理 工作。各县(市、区)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管理制度,去年以来,东阳市、磐 安县等地比较系统地实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改革,进一步创新完善了管理制度; 坚持村财乡管,永康、东阳、磐安、婺城等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各地 农商银行合作,加强乡镇“

16、三资”代理中心建设,提高了乡镇代理中心服务监管 水平;推动农村“三资”数字监督管理综合平台建设,智慧监管逐步推进,永康 市、兰溪市被列为全省首批 5 个新省版“三资”系统试点县市。目前,全市农村 集体资产管理基本上形成了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的体系,促进了有章理事、 按章办事的落实。2. 创造“后陈经验”,民主监督不断强化。武义县建立村民财务监督小组、 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后陈经验”在全国推广后,成为了农村的一项基本制度,全 市各地都认真践行,促进了农村集体资产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全面 推行,有的县市还积极探索数字化公开形式,通过数字电视、手机终端等形式, 丰富完善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开的方式和内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部署开 展清廉村居建设,强化村级“微权力”监督,加强对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的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