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91107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基础实验及创新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4 基础实验及创新题6. (2019通辽)下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 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 。(2) B装置是电解水的实验,实验得出水由 组成。(3) C实验是蒸发食盐水的实验,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4) 根据D实验中得出的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可知二氧化碳可用于 。答案:(1)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 (2)氢、氧两种元素 (3)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 (4)灭火【解题过程】(1)发生燃烧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要有可燃物;要有氧气或空气;要有一定温度,即要达到可燃物质着火点;

2、从图A实验是用烧杯罩住点燃的蜡烛是隔绝氧气而熄灭,放在外蜡烛还有燃,说明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接触氧气或空气。(2)电解水实验是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3)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4)从图D操作来看倾倒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看到蜡烛熄灭,则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26(2019云南)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4)下列实验的相关说法不正确的 (填数字序号)甲实验中,红磷要过量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丙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丁实验开始时,先加热,后通入一氧化碳【答案】 (4)【解析】(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要过量;由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乙实验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是因为白磷没有跟氧气充分接触;蒸发操作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防止加热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炸。26(2019齐齐哈尔)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 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

4、是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 。【答案】(1)中铁钉生锈,中铁钉不生锈 (2)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增强导电性【解析】(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中铁钉生锈,中铁钉不生锈,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3)C实验中,最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可得到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4)蒸馏水几乎不导电,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

5、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32(2019龙东)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A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2)B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 。(3)C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 ;(4)D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 ; (5) E图中,A、B两试管中各盛有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2ml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 (填“A”或“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答案】(1)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由于生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

6、发生反应并放热,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 (3)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 还原性 (4)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5)B【解析】(1)短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2)试剂瓶膨胀破裂,有新物质生成,是由于生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热,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3)氧化铁的颜色是红棕色,而铁是黑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发生反应,还原出铁,所以玻璃管中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变成黑色,体现出一氧化碳的还原性;(4)红磷与白磷在相同条件下,加热温度相同,都与空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是由于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5)因

7、为碳酸氢钠能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比碳酸根离子更容易与氢离子结合达到稳定,所以同浓度的盐酸与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程度大于碳酸钠。7. (2019宁波)某气体可能由CO、H2、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小科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其成分,与无水硫酸铜遇水会变蓝色。(1)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_(填化学式),同时乙装置中黑色固体变 色。答案:(1)浓硫酸 (2)CO 红解析:(1)甲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防止对氢气检验造成干扰,因为几种气体都和不浓硫酸反应,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甲装置中盛放的物体是浓硫酸

8、。(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不变色,说明无水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没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原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乙装置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6(2019绍兴)如图是同学们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部分装置图,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1)上述实验现象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 (选填“放热”或“吸热”)过程。(2)实验中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都属于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反应。答案:(1)放热 (2)化合 解析:(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一段时间后,试管中的白磷被引燃,说明符合了燃烧的三个条件,说明温度达到了着

9、火点,即说明了生石灰和水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2)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均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均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均属于化合反应。28. (2019杭州)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止水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时,将针筒A中溶液挤入试管B中,接着打开止水夹K1,发现D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留下测溶液也显红色;再打开止水夹K2,风哨振动鸣叫,C中的部分溶液被吸入B和D中,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回答:(1)步骤中,充分反应后,试管B里的CO2最终转化为_(填化学式)和水。(2)解释步骤中“风哨振动鸣叫”的原因_。(3)实验开

10、始时C、D中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a%_b%(选填“”“”或“”)。【答案】(1)Na2CO3 (2)试管B里的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压强减小,小于外部气压,气流从风哨中进入 (3)a%b% 【解析】(1)步骤中,试管B里的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2)试管B里的C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导致压强减小,小于外部气压,气流从风哨中进入。(3)根据反应后B、D中溶液都变为无色,判断稀硫酸刚好反应或过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98 80200ga% 200gb%可以看出:200ga%200gb%,故a

11、%b%。14. (2019鄂尔多斯)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及图示回答问题。(1) 图中a的仪器名称是_。(2) “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中最能体现绿色化追求的途径是_(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3) 若用二氧化锰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填字母编号).(4) 做铁丝在氧气中炭烧的实验改进如图所示,其优点是实验简便、保证安全和_。【答案】(1)长颈漏斗 (2)甲 H2O2MnO2H2O+O2 (3)AD或AE (4)一段时间内持续供给一定浓度的足量的氧气21(2019江西)根据下列实验装置改进

12、,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仪器a的名称是 ;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 ;改进装置的优点 (写一条即可)。(2)实验二:两套装置中作用相当的仪器:漏斗与 (填“b”“c”或“d”);装置改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双选)。A. 同样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冰块与水的性质完全相同C. 比原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更纯D. 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作代替品可户外自制饮水用【答案】(1)长颈漏斗 CaCO3+2HCl=H2O+CaCl2+CO2 控制反应速率(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2)c AD解析 (1)仪器a的名称为长颈漏斗;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

13、和氯化钙,其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O2+H2O+CaCl2;原装置中的长颈漏斗只能随时添加液体,改进装置后,可以通过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2)漏斗中的冰块可以使水蒸气冷凝,原装置中是用冷凝管使水蒸气冷凝,所以漏斗相当于原装置中的c;原装置和改进装置都能使水进行蒸馏,达到降低水硬度的目的;冰块是水的固态,水为液态,所以不能说性质完全相同;通过蒸馏得到的水几乎为纯水;水在阳光下蒸发,遇冷液化形成液态水,达到蒸馏的效果,所以可以利用太阳光塑料袋,矿泉水瓶等代替品在户外自制饮水用。20(2019北京)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_。【答案】(1)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1)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能证明木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2(2019北京)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2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_。(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3)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