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90726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 近年来,肇东市委、市政府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市非公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创造财富、增加就业的生力军,非公经济以其经营灵活、注重效益的特点在促进市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科学分析肇东市非公经济发展现状、正确把握发展趋势,使其为市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更大力量。近一段时间,肇东社会经济调查队对肇东市非公经济发展进行了统计调查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一、非公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是总量越来越大。近年来,肇东市委、市政府采取实施优惠政策和加大投入等办法,使全市非公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202X年,肇东市非公经济

2、实现增加值168亿元,比上年增长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 二是企业户数越来越多。202X年,肇东市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达到220X户,比上年增长1%;其中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1176户、个体工商户02X户,分别比上年增长%和9%。截止202X年底,在全市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非公经济工业企业达到32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7%;实现增加值.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2%;主营业务收入超300万元的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1户,比上年增长19%;超00万元的企业9户,其中超亿元的企业5户、超0亿元的企业户。 三是民

3、间资本投入所占份额越来越高。随着肇东市招商 1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民间投资日趋活跃,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2X年,在肇东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经济固定资产投资437043万元,同比增长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拉动投资增长24个百分点。 四是贡献能力越来越强。非公经济的发展,不但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增加了税收,还为社会解决了大量的劳动力就业问题,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 二、第三产业转移,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做出了贡献。02X年,肇东市非公经济实现税收6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市税收总量的48%。截止2X年末,非公经济实际吸纳就业11202X人,

4、比上年增长5%,其中吸纳农民工就业426人,比上年增长。非公经济已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五是第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快。在肇东市非公经济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大,约占全部非公经济增加值的41%;非公经济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非公经济全部从业人员的40.4%。22X年,肇东市非公经济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4亿元,比上年增长3%,占全部gd的21.7%,分别比第 一、二产业快12和4个百分点。近几年,非公经济越来越多地涉足第三产业的各个行业,特别是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及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非公经济发展迅猛。202年,非公经济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

5、4亿元,比上年增长8%;非公经济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 二、非公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规模还不够大。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肇东市非公经济产业体系已经初具规模,但整体产业层次仍比较低,发展也不够均衡。大多数非公企业(中小企业)规模较小, 布局分散,集中度低,协作能力差,没有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以劳动密集型的一般加工工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截止202X年底,肇东市的家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几乎全部从事加工制造业,从事电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等产业的占比较轻;32家非公经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但占非公经济总量的比重偏低,仅为141%。 二是素质还

6、不够高。一是部分经营者缺乏专业培训,自身文化素质较低,没有技术开发能力,企业技术水平差,再加上作坊式经营和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存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这种以经验为基础,以家族为纽带的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局限性。二是大部分企业经营规模不大,产品档次不高,在发展中存在重复建设,结构雷同,尤其对传统产业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具有盲目性,科技含量低,制约自身的发展,生产经营不稳定。三是风险意识差,创新观念不强。四是经营分散,各自为政,无协作精神,行业间的集团化尚未形成,无市场竞争力。五是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经营理念。 三是融资渠道还不够宽。肇东市大多数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可抵押资产较少且缺

7、乏充足的资金积累,普遍存在着贷款难、发展资金紧张的问题。另外,全市非公企业信用等级较低,银行对其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加之银行投放贷款政策严格、手续复杂,不能灵活地对待非公企业,致使非公企业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融资渠道变窄,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市非公企业发展的“瓶颈”。 四是人才结构还不够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企业要想做大做强,人才是根本,对于在资金方面不占优势的非公企业(中小企业)来说,只有依靠人才进行技术革新和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较好地促进 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肇东市非公企业(中小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的9%,并且非公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

8、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素质普遍不高;二是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三是缺乏培训意识,员工待遇低,稳定性较差,给企业的稳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五是规范管理力度还不够强。政府有关主管部门不能经常深入非公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在对非公企业实施规范管理上存在无人问津、任其自生自灭的现象;有的部门对本地规模较小的非公企业不够关心;有的部门对外来企业扶持力度较大却缺少必要的引导;有的部门不能切实承担相应的职责,对非公企业服务意识差、服务职能弱、监管不到位。 三、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

9、高认识。要把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作为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措施和精神动力。在认识上放胆,政策上放宽,范围上放开,规模上不限,机制上放活。在实际工作中,消除一切妨碍非公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政策法规和不符合发展要求的做法,努力营造非公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在法律上有保障,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努力创造与国有、集体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要进一步转变职能,优化环境。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规范机关行为,切实加强从建立阳光、效能、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出发,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改进工作作风,强化行政审批中心职能建设,完善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等方式,主动

10、与非公企业加强联系,切实担负起职能部门的职责,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性软环境。营造开放透明的政 策环境,按照“非禁即入”的要求,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和发展环境,使客商能安心、放心地创业发展。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打造“信用肇东”。强化政府信用,坚决落实各项承诺和优惠政策,取信于民,以政府信用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树立人人关心非公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积极招商引资,人人都来亲商、安商、扶商的氛围。 三要进一步扶持骨干企业,提高非公企业(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加大对企业科技扶持力度,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新产品能力。利用财税政策、科技补贴等积极引导和扶持有实力的

11、非公经济组织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肇东市“十二五”规划,建设“五大功能区”、“四个示范带”农业整体布局,不断巩固发展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的非公经济组织,培育发展生态、玉米深加工等产业,努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围绕肇东市“十二五”规划,建设城区东西两个工业基地整体工业布局,引导鼓励非公企业进入基地安家落户,形成集群发展、竞争力强的非公经济产业体系;围绕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设“三个商贸中心”(正阳街东段为中心的商贸金融中心、北部生态园以南和西部展望新区二个商贸流通中心)整体商贸布局,积极引导商贸流通产业的集聚式发展,形成新的商贸流通产业圈。 四要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向集团化、产

12、业化方向发展。围绕加速建设哈大齐工业走廊示范区,鼓励已有非公企业和外来投资企业进驻园区,促进非公经济企业集群式发展。积极招引和鼓励那些以高新技术开发、绿色食品加工和化工产业为主体的集约高效、竞争力强的非公企业入区发展。借助示范区这一平台的资源优势,正确引导企业加强自身经营管理,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大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装备、科技人才 和管理人才,努力增强非公企业科技创新。 五要大力发展以循环经济模式为主的非公企业产业链。有关职能部门要注重规范非公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大力发展节能、降耗型非公企业,引导其自觉遵守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等有关规定,主动调整和优

13、化产业、产品结构,加快技术改造和创新,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逐步形成以中粮生化、木岭生物、日成酶制剂和成福集团等龙头企业为牵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围绕这些龙头企业着力扶持和打造一批以再生资源和生态循环为主的非公企业产业体系。 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进程中,非公经济的发展,势必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正确引导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强大的经济支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范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市非公经济势必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第二篇:制约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制约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韩卫涛 近年来,

14、我县非公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化局面已初步形成,对扩张经济总量、繁荣城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从总体情况看,笔者认为,我县非公经济发展在总量、规模及名牌产品开发等方面,与可持续发展观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制约因素 制约我县非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一)内部(自身)因素 一是管理粗放,管理人才不足。目前,我县一些非公企业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管理无序,操作无章,作坊式生产,搬趸式经营,甚至职工不培训,帐目不健全,从而导致一些尚有发展潜力的股份制企业中途散伙。还有一些个体私营企业至今还局限于家庭式管

15、理,厂长、会计以及管理员、业务员、服务员都是自己亲戚朋友,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发展,阻碍了企业由生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性的根本转变。 二是技改投入偏少,更新换代缓慢。一些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投入足够的资金对工艺流程进行技术改造,因而也就不能围绕主导产业及时开发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所以很难做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促进更新换代,从而致使产品老化单一,科技含量太低。特别是在卖方市场日益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销售面越来越小,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弱,甚至一些企业经营了20多年,还创不出自己的名牌,长期停留于为他人“做嫁衣裳”。 三是守业渐进,不求大发展。在我县大部分非公企业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速安全、高速危险”的小农经济意识,甚至常常以“没贷款”自慰。突出表现在不敢上规模、舍不得大投入,这些企业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迫使自己驶入“中速则慢、慢速则退”的快车道,也没有真正认识到吸纳外资是扩充增量资本的有效途径,更没有真正认识到只有对现有设备、生产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质量,才能招揽顾客,占领市场,因而屡屡错过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四是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目前,我县一些个体、私营企业,由于缺乏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不能用一分为二的、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待企业兴衰,而是对市场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