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897582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调研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大学生自杀现象及预防的调研报告【摘要】: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通过仔细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与大学生本身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能排除大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其的重要影响。从现有的案例分析,导致大学生自杀的因素有多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情感压力、就业压力、心理疾病及精神障碍等。本文主要结合大量实证调查分析,探讨大学生自杀的规律性以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关键词】:大学生 自杀 原因 预防前言:自杀是一种主体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跳楼、割脉、上吊、服毒等等。但其共同特征是这些手段具有极强的毁灭性。 自杀是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2、与人类社会的伦理规则相违背,也与自然规则相违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事件时有发生,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成熟,很容易走上轻生的道路,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分析大学生自杀原因,寻求解决大学生自杀方法,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要的意义。因此,该调研报告主要研究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出现的原因以及预防策略。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受教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各类大学也日益增多,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然而,大学生自杀现象也随之出现并日趋增加。从心理的角度来讲,自杀就是心理危机最强烈的一种表现。由于大学生自身 心理素质不够好,害怕承

3、担后果。从而容易产生偏激的想法,导致自杀现象成出不穷。从各个大学生自杀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原因主要归结为三个:精神障碍、性格偏差和应激因素。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而引起的。虽然大学生正处在即将走向社会和独立的阶段,但在一些方面还不是很成熟,特别在心理上。大学生的承受能力还不是很好,所以容易选择自杀这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一、大学生自杀现象概述从媒体报道来看,大学生自杀事件近年来不断攀升。中国大学生自杀的案例,从2002年起就不停攀升。中国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2002年大学生自杀案是27起;2004年为68起;2005年为116起;2006年130起,发生自杀案件的中国大

4、学超过100所。 韩永红。中国大学生的黑的5月N.联合早报,2007-05-25另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对部分高校的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杀率约为20/10万,比全国自杀率高出一倍。 陆晓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 (5):38从2007年至2010年的一些案例来看,大学生自杀的情况也触目惊心。如:2007年5月14日,中国农业大学西校区科研楼一大二男生、院学生会副主席坠楼身亡;次日,即2007年5月15日北京师范大学科技楼11楼一研三女生跳楼身亡,导师正是著名学者于丹;2007年5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宜园3号学生宿舍北侧楼,一名女博士生跳楼身亡;同日,武汉大学工学部17

5、舍一国贸专业大四女生跳楼身亡;2008年6月29日南通大学大四一男生跳楼自杀;2009年4月14日,中国传媒大学一男一女两名学生,先后从靠近北门的47号宿舍楼(静思苑)13层坠楼身亡;2009年5月14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一男生跳楼自杀身亡;2010年4月16日,浙江工商大学一大四男生喝农药自杀;2010年6月11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大三女生跳楼自杀 京华杂谈起飞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周边交友圈Powered by Discuz!从相关案例来看,大学生自杀有如下几个特点:1、多发性。大学生自杀事件相当频繁,媒体报道不断出现。2、季节性。大学生自杀呈现一定的季节性特点。从案例中可看出

6、4、5、6月份是大学生自杀的高峰季节。3、原因多样性。大学生自杀的原因有很多,如学习压力过大,就业压力过大,感情遭遇挫折等。具体原因下文会有具体分析。这些数据和案例都反应出了我国大学生自杀情况的严重性。因此,不由令人深思,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大学生会选择轻视自己生命的行为,做出如此不负责任的决定?如何防止大学生走上极端道路?如何预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已经成为现在每个人要去深思的问题,同时也更值得社会对此反思。二、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分析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这些原因大致可以两种:外部原因和内边原因。 (一)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是指除了大学生自身以外的各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来自于学校

7、、家庭和社会。主要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和情感压力等。 1、学习压力 由于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政策,几乎所有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因此,在孩子的初学阶段,就已经有了很激烈的竞争。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够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从小就将孩子送到各补习班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使得孩子没有了玩耍的时间,让他们的童年没有了欢乐和自由。因此,只知道机械的学习,不断地做练习。把超越他人,考上重点大学当成了最终目标,于是天天埋头于书本,只为了金榜提名那一刻。想着进入大学就有了休息和放松的时间。所以在此之前,拼命的努力学习,为了父母的期望同是为了自己能好好放松。当他们如愿以偿的进入了大学,以为可以有时间休息

8、的时侯。大学里存在的一些硬性指标,如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等和一些学校对于课程补考的严格的要求。是一些大学生无法忍受过于繁重的学业压力,走上了自杀的道路。 2、生活压力 由于我国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还不高,一些家庭为了背负子女的学费,使全家生活陷入困境。一般来说,大学生没有经济收入,经济来源都依靠于父母,在生活上会比较拮据。因此,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打工、家教、促销、获取奖学金等手段获得一些微薄的收入,但这些对整个大学期间的开销来说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对一些来自山区和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很艰难的忍受着沉重的生活压力。由于一些大学生无法忍受这些压力,又不想给父母带来更大的负担,于是

9、起了轻生的念头,走上绝路。 3、就业压力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越办越好。各类大学招越来越多,大学生也变得越来越普遍。大学生已经不在是人们眼中的天之骄子,大学生毕业后必须到人才市场寻找就业机会,接受企业的苛刻条件。从当前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相当大。由于社会就业岗位还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因此,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巨大的压力,从而出现轻生的念头。 4、情感压力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早恋对于大学生已经不是新鲜的事。但是大学生的人生观、恋爱观还不是很成熟,大学生情侣之间的感情变数很大,关系并不稳定。由于大学生在恋爱的观念、态度以及方法上存在误区,一旦陷入了恋

10、爱的困境,很容易产生心理冲突,甚至出现自杀现象。(二)内部原因 除了存在的外部原因,大学生自杀还与其自身的一些因素有关。这些属于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内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心理承受能力弱由于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当上文中论述的大学生自杀的外部原因与心理承受能力弱这一因素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压力过大,产生了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甚至会让大学生有了轻生的念头,选择自杀的道路。2、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心理疾病、精神障碍是造成患者自杀的重要原因。这些的表现有多种多样,如:抑郁、自卑、孤僻、焦虑、烦躁、消极等等,都有可能诱发自杀

11、行为。由于我国长期一段时间只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就业情况,忽略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因此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还会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 3、人际关系受挫 由于大学生年纪轻,求知欲强,在人际交往方面有着迫切需求,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可。但是就人际关系本身来讲也是一门学问。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在人际交往中很难处理好与他人的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挫折很容易使大学生陷入懊恼和沮丧的情绪中,从而引起一些不好的后果。三、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分析自杀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都是在心理机制的推波助澜下才能影响大学生的情绪。一般来讲,大

12、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制于其心理。自杀的心理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杀动机的形成。有些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或打击时,为了逃避现实,会把自杀作为寻求解脱的手段。例如,在调查到的案例中,有些大学生因为不能通过学校的各种等级考试而自感压力过大,生活毫无意义,便选择以自杀的方式来作为解脱。还有些大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自感对不起父母和亲友,在强烈的自责心理驱使下采取自杀的行为。还有些大学生把自杀作为了报复的手段,从而使有关的人感到不安、内疚和后悔。第二阶段,心理矛盾冲突。自杀动机产生后,求生的本能会让自杀者陷入生和死的矛盾冲突中,难以作出决定。此时,自杀者经常会有意无意的谈论起与自杀有关的话题,暗示

13、自杀,从而表现出直接或间接的自杀意图。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都是自杀者为引起别人的注意和帮助而发出的信号。如果能及时得到他人的关注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往往自杀者就会减轻或打消自杀的念头。这也是预防和救助自杀行为的心理基础。第三阶段,自杀者平静阶段。自杀者从困扰中解脱出来,情绪会有所好转,抑郁减轻,恢复平静,不在谈论或暗示自杀。周围人以为他的心理状态好转了,因此放松了警惕。但这往往是自杀态度坚定不移的一种表现。目的很可能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扰。四、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预防对策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杀有着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许多大学生

14、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美国自杀协会主席希尼亚帕佛认为:“防止自杀最好的办法不是注意自杀本身,而是应当更广泛地注意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自杀的发生。”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自杀者在自杀前都会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明显的异常行为,如独处,沉默寡言,生活规律紊乱,情绪极度低落等等。从国外的一些研究来看,美国心理学家格罗布等人的有关研究,确认了青年期个体潜在自杀征兆的30条线索,其中70%的人表现出抑郁现象,包括绝望、悲哀和冷漠,还表现出某些行为上的迹象,包括进食和睡眠等。因此,积极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并且同时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认为要预防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学校教

15、育应采取的对策主要有如下几点: 1、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我们认为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心理因素所致。因此,大学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切不可忽略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目前各大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已经有所重视,但并没有真正的为大学生提供必要地心理辅导。所以,我国高校应当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2、积极改善大学校园的环境和氛围乐观、积极向上的大学环境氛围对于防止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任何悲观的、消极的、颓废的环境都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造成不良影响。我国80年代年轻诗人海子卧轨自杀给很多青年造成了负面影响。而且他的诗歌比较颓废,对死亡有一种崇拜,也极易对青年产生误导。因此,只有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才能使大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现在许多高校都设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热线等,这些都可持续、稳定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各种心理困扰,消除各种心理障碍,使之即使恢复心理平衡。以防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把极端危害降到最低值。五、打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大学生命教育是指大学采取相关措施,向大学生传播有关生命的知识,如生命的价值、生命的宝贵等,并且要求大学生珍爱生命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以生命为核心,围绕生命展开,要求大学生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可以使他们认识“最珍贵的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