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884774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精品文档.校园安全预防溺水安全知识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天气逐渐变热,溺水又进入高发季,希望广大家长务必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一、预防溺水“六个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二、溺

2、水时的自救方法: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三、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救护方法: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若没有救护器材,可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向旁人呼救求救。救人也要在自己

3、能力范围之内! 四、同伴溺水后如何急救? 万一同伴发生溺水的情况后,切莫贸然下水救人,应马上呼喊大人搭救。将溺水者搭救上岸后,立刻撬开牙齿,清除口腔和鼻内的杂物,使呼吸道通畅;抢救者屈膝,将病人俯卧于大腿上,头朝下,按压腹部迫使呼吸道及胃内的水倒出,如溺水者呼吸和心跳均已停止,应头向上做胸外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同时急速送医院抢救。 五、岸上急救溺水者方法: 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 2、将溺水者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不要因为呛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 3、

4、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并尽快联系急救中心或送去医院。 防溺水安全教育国旗下讲话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预防溺水 珍爱生命。天气越来越热,暑假也将来临,大家都参加游泳运动寻找清凉,但游泳溺水身亡事故多有发生,由此给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带来的是抹不去的伤痛,教训也尤为深刻。为积极落实以“预防溺水,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创设更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杜绝溺水事故的再度发生,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如下要求:一、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私自到池塘、河沟、水库中游泳、嬉水;不得擅自邀请其他同学下水游泳;不得到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的池塘、取土形成的水塘、水沟边玩耍、游泳。

5、二、暑假期间,家长要留心小孩的生活,督促孩子不走河边、沟沿,不走偏僻的道路,回家时要结伴而行;不在水库、水沟、池塘边玩耍、追赶,以防滑入水中;不要到河沟、池塘、堤坝边洗手、洗脚;大雨天不靠近河流,不强行过沟过河;当自己特别心爱的物件掉入水中时,不要急着去打捞,而应找大人来帮忙。三、从我做起,严守学校纪律,坚决不玩水。同学们要互相关心、爱护,发现有同学冒险私自去游泳或到危险的地方去玩耍,要及时劝阻并告诉老师、家长。四、如果一旦遇到有人落水,千万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同时,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可以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最后,再次提醒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

6、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同学们,我们是家庭的希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让我们行动起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高高兴兴放假,平平安安返校。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防溺水安全教育学生演讲稿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有人这样形容我们,我们是早晨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了青春活力,饱胀着蓬勃朝气,多么快乐,多么美丽!然而,您有没有想过,在我们离开母亲的搀扶,摇摇晃晃地行走在人生道路上以后,我们如此美妙的生命靠的是什么?曾有诗人问:“是生存,还是死亡?”;也有哲人说:“艰难和困惑是生命的本身。”我思来想去,只能说:是安全!是“安全”这把拐杖捍卫着我们的生命,维护我们生存的权利。“做事应

7、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说得多好呀!人的生命是美好的、灿烂的,可也是非常短暂的。我们歌颂生命,因为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灼灼光彩。“生命”是一个多么鲜活的词语!现实生活中那一件件本不该发生的的事件,那一幕幕因小失大而酿成的悲剧,是否让你有了刻骨的心痛?两个不会游泳的孩子,从游泳池的跳台滑下去,因为没有带救生圈,结果溺水而死;几个小学生去旅游,他们不听工作人员劝阻,走在狭窄的小桥上玩耍,结果坠山而亡;夜晚,一个学生在路上,突然转弯,不仅自己被车撞死,而且还连累了别人。生命之河流,需要“安全”做曲折迂回的护堤;生命之画卷,需要“

8、安全”这支抒写深远神致的笔。没有了“安全”,我们的生命就会摔跤,就不可能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要知道,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而生命的控制,往往在于我们自己。同学们,生命如花,让我们携起手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让安全永驻心中,让“安全”之绿叶永远千娇百媚!现在,学生防溺水真的很重要,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谢谢大家!珍爱生命,珍爱生命,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有关内容,教育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2.学生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合作交流意识。 3.自觉改掉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

9、全原则的辨别。 教学重、难点:防溺水安全常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父母给“我”的生命只有一次,因此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时刻注意安全。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珍爱生命,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学习新知 1. 回忆溺水死亡事例。 同学们在其他校园曾经有一些同学因去游泳未经家长同意发生了溺水死亡,我们听到这些溺水事例,不会感到轻松,但我们会感叹、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2.向学生宣传防溺水知识 三严格遵守。 无论在炎热的夏季还是秋季,同学们都喜欢游泳,但因为缺少安全常识而溺水死亡,再加上某种因素导致溺水死亡,今年秋季雨水较多,学生喜欢到有水的地方去玩,会引发溺水事故,

10、教师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四不”。 一不:未经家长、老师不准去。 二不:没有会水性的大人陪同不准去。 三不:有水的地方远离不准去。 四不:不到沟、渠、水库、塘等深水处玩。 四齐探讨原因。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不会水性。 2.意外调入水中,室息死亡。 3.在水突发病尤其心脏病。 4.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五救护需知。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让大人来营救。同时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不能参加抢险营救等危险性活动。 六师生交流。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珍爱生命就等于珍爱自己,请举例子说一说怎样注意安全、珍爱生命。总结:同学们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每一天。

11、希望这堂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同学们珍爱生命,感受生命价值,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及其他安全防范原则,祝大家天天安全。 中小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游泳是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夏日,凉爽的游泳池、海边浴场、水上项目游乐场以及一些人工或天然水体成为游泳者的首选场所。人们在消暑纳凉的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既消除了高温给身体带来的疲倦,也带来了身心的愉悦。然而,在没有相关救护基础设施的人工或天然水体进行游泳活动时,往往潜藏着溺水危险。一:溺水的基本常识1.溺水的概念溺水又称淹溺,是指人淹没于水中,由于水被吸入肺内(湿淹溺90%)或喉挛(干淹溺10%)所致窒息。2.

12、溺水的种类溺水分为故意性、非故意性和意图不确定三类。故意溺水包括用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或用淹溺和沉没方式加害他人;非故意性溺水包括意外淹溺和沉没以及自然灾害和水上运输事故导致的淹溺;意图不确定溺水是指不能判定为故意性溺水和非故意性溺水的溺水行为。3.溺水致死的原因溺水致死的原因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另外,溺水致死的原因还包括:(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窒息。(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而窒息。(3)淡水淹溺:大量水分进入血液,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4)海水淹溺:高

13、钠引起血渗透压升高,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4.溺水的症状从人体外部特征判断,溺水者面部通常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湿冷、上腹胀满、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呼吸不规则、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肺腔一般有积水,内有泥沙或其他水中的杂质。从医学检查判断,溺水者的肺部罗音、心音弱而不整,淡水淹溺者有血液稀释和溶血的表现,海水淹溺者有血液浓缩和高血钾的表现,严重者会因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5.溺水死亡原因的判定造成溺水死亡的原因通常是在溺水过程中吸入大量的水,导致窒息而死亡。此外,由于吸入的水是周围环境中的水,在水中生长的硅藻也必然一同被吸入肺中,最后

14、留存在肺部以及周围的体液环境中,用硅藻检验技术检验时,呈现硅藻检验阳性反应。6.中小学生溺水高危行为近年来,导致中小学生发生溺水事件的高危行为大致可以归纳为:不熟悉水性,私自下水游泳;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水中嬉戏;在江、河边捉鱼、捕虾;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7.对溺水者要及时抢救溺水者往往需要及时抢救,只有及时抢救才能把溺水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所以有必要了解溺水对人体的伤害过程,提高人们对于溺水后抢救时机的把握。人发生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时间再长,就会对人体造成更深的伤害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必须充分把握溺水初期的最佳抢救时间。未成年人溺水的后果包括死亡和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导致的残疾。溺水后应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尤其是在溺水5分钟内实施心肺复苏,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死亡率和减轻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最有效方法。二:游泳的安全常识在炎热的夏天游泳,本是一件令人乐此不彼的事情,但每年因游泳而出现的溺水事故也不可忽视。溺水不是不可预防,溺水也不是不可救护。在游泳中究竟需要掌握哪些安全知识呢?首先要确保您和您的孩子接受过正规的游泳培训,这样才具备起码的游泳条件,那么是不是自己会游泳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