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与环境_1500字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87955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约与环境_1500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节约与环境_1500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节约与环境_1500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约与环境_1500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约与环境_1500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约与环境_1500 字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段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也不段上升。然而,人们却忽略的节约资源这一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倒是成为我们最重要的话题。可是,如果不节约资源,环境也会受到影响。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最多的资源是水和电。这两种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水和电,那么终有一天,这两种资源会从生活中消失,人类将会无法生存下去。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以后生活中没有水和电的资料吧。首先是由于人类在生活中不注意节约用电,所以使我们周边的环境因受到严重污染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类为了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虽然使用科技手段利用水力、太阳能等能源来发电,但那只占人类用电量的一少部分,大部分

2、电还是由火力发电厂生产的。火电厂在发电时不是烧油就是烧煤,其中大多数是烧煤。这使得全世界每年要因发电而多消耗掉几十亿吨煤不说,单说煤这种混合物,其主成分是碳,燃烧后便生成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众多污染物。其中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则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所以说,人类如果在用电方面不注意增强厉行节约的意识,通过尽可能的少用电来节约电能,减少因煤炭发电而带来的相应污染,而是不加限制的使用、不加限制的发电,未来世界将是一个超污染的世界,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受到极大的威胁,人类的生命及生命的延续必将受到严峻的挑战。其次是关于水的利用。在农村地区,每家基本上都是

3、打井取水或者引用山泉水;在城镇地区,居民们的生活用水大多是自来水, 自来水也并不是自然来的, 那是将天然水沉淀、过滤、消毒后,用水泵送到每家的水管子里来的。人们要用上自来水,必然就要用到电。再说,水资源也是十分宝贵而且日益紧张的资源,但人类在洗菜做饭、洗衣洗澡、浇地冲车等方面还缺乏相应的节水意识,没有注意到节约用水就是节约资源,就是节约用电。如果人类平时不注意、不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真到了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不仅人们会口渴难忍,家禽家畜因没水而难以存活,庄稼也会因干旱而枯死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今年,重庆面临着50 年不遇的旱灾,已经受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人民的特别关注。最高气温突破44 度。现

4、在正是缺水和电的时候, 766 万百姓喝水都成问题。许多发电站由于缺水而没法发电。面临缺水缺电这两大资源的难题,我们更应该节约资源。虽然南川市没有重庆这么严重,但是我们应该吸取教训,为祖国节约资源,让地球慢慢恢复以前的样貌,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处处生机勃勃,鸟语花香。我们因资源的存在而生存,因地球的存在而生存。相反,我们会因资源和地球的消失而无法生存下去。人人都说要保护地 球,还说什么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可是,我们却忽略了一点, 那就是要珍惜资源。正如我上面所说,当没有了资源,就等 于失去了生命,就好比小鸟失去了翅膀不能展翅飞翔一样。我想,你现在应该明白资源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了吧!现在的地球

5、正面临着缺少资源,环境污染的大问题。我 们应一起来扭转这千钧一发的局面,特别是我们学生,更应 该重视这一重大问题。号召人们一起来珍惜资源,也就等于 是保护环境。资源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一旦资源被我们浪费光,那 么,我们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由此可见,我们的生命与地 球的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过,现在的人类不再是以前不知道节约资源,只知道 浪费和破坏的无知的人了。我们已经意识到如果不节约资 源,自己的生命就危在旦夕了。现在人们已经在加强对这方 面的宣传以及教育,不同阶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号召人们要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人类真的因为不 珍惜资源而再也生活不下去了,那真是太可怕了!但是,我想,人类已经开始注意这些细节,并且已经明 白了资源的重要性,明白了怎样节约资源。也许是我们做得 不太好,还没能让全人类从小事做起,从身边节约一滴水和一度电做起。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会全明白的。从那时 开始,人类就再也不会无法在地球上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应从身边做起,从一滴水做起,从一度电做 起,让我们一起来挽救正在一步步走向深渊的同胞们。我相 信,明天,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