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24页
文档ID:508812416
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_第1页
1/24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论艺术家的修养气质和文化素养    艺术修养是一个艺术家不可缺少的,他也需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学识修养将会帮助艺术家从整体上提高艺术创作的境界由于生活是丰富多采的,艺术也必然要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样,了解生活的各个侧面,增加自己的学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文化修养是艺术家必备的素质从定程度上说,文化修养制约着艺 术家的创作水准ﻭ 关键词:  艺术家素质修养ﻭ  正文:ﻭ   艺术家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作品的艺术质量,因而要求艺术家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笔者概括提出了艺术家的素质结构.艺术家的素质由五个方面构成--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一个艺术家,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稳重的功底,还要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不平凡的社会经历,对事物独到的见解,丰富的想象力.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有意思的东西,多接触新鲜的事物.一个艺术家应该大胆地创新,艺术品具备三个条件,难度,独创性,情感.艺术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创作出真正属于自己独特的东西,别人根本模仿不来的.别人根本无法取代的.真正属于自己的风格还得自己去探索去研究.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进步,艺术是块永远都探索不完的圣地.是个永不满足的过程.艺术直接产生与创造它的主体-----人,也就是艺术家,这是无可置疑的。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那么对于艺术家来说,自身拥有的素养和艺术创作之间会产生怎样的关系呢ﻭ   艺术家通常是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情感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包含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的这些要求和标准都需要艺术家拥有深厚的丰富的个人素养,那么这些艺术素养表现在哪些方面,又是怎样与创作息息相关的呢ﻭ    我们都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平凡生活中真善美的一种提炼以及深层次的挖掘,那么对艺术家来说要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丰富的生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了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和前提条件对于一个有一定创作能力的艺术家来说,如果拥有丰富而有深刻的生活积累,特别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或与自己的命运发生联系的经历的深切感受往往容易激发欲罢不能的创作冲动,从而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构思和创作出内涵深刻感人至身的艺术作品也就是说,艺术创作的火花是艺术家深切的主体感受与社会生活的独特事件相遇合,相碰撞而产生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是一个很有才能的艺术家长时间远离了社会生活或是对要表现的对象不熟悉或体验不深刻也是回失败的,著名剧作家老舍以《茶馆》《骆驼祥子》等名作著称于世,但他却谈到创作《青年突击队》失败的原因,认为是自己对劳动人民的生活知道的不多认识的不深,而又急于写作.....并且指出作者的毛病即在以写作的热情代替了生活经验的积累艺术家应该像一颗饱满的富有生命力的种子那样,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埋在生活的土壤中,从中汲取养料化成自己的躯肉和灵魂,才能对生活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真实的感受,从而由衷地生发创作冲动黑格尔认为:“艺术家创作的依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抽象的普泛的观念的富裕,在艺术里不像在哲学里创造的材料不是思想而是现实的外在的景象所以,艺术家必须置身于这种材料里,跟它建立亲切的关系,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的多他必须发生出过很多行动,得到过很多经历,有丰富的生活然后才能用具体的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 “上帝创造了光,创造了世间万物的色彩,同时也创造了会使用这种光和色彩的人梵高与毕加索仿佛就是上帝的两个儿子只是世间的沧桑与艰辛,生活道路的坎坷与磨难使提前降临人世的梵高经受着无比的辛酸与愁苦,梵高的作品是伟大的,但世人是无知的,他们仿佛激怒了上帝,因此,小儿子毕加索好像从一出生便被上帝赋予了被广为人知的灵性和长达一个世纪的寿命,并使其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和荣耀,上帝可能正是用此来弥补大儿子所遭受的屈辱与不公吧。

——摘自《梵高与毕加索对话》ﻭ 梵高与毕加索都是世界绘画大师,从他们那高超的绘画技术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他们彼此都有着很高的艺术修养,艺术境界一定是很高的他们的每一张 创作,都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表达,所以让我们在欣赏他们的作品时不禁会同事联系到他们当时的生活,环境,就想是用画在和他们沟通一样ﻭ 艺术就像骨头中间的“精髓” 艺术所以有着巨大的诱惑力,是因为它关联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关系到人类的进化,关涉到每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一生可以疏远数学,可以不喜欢化学,然而绝不可以没有艺术修养  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几百万年的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也有五千多年之久,试看人类进化的每一步,哪一步离过艺术呢一个人出生后一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世界的美丽,有了听觉就感到了声音的美妙王子的情窦初开,少女扔翩翩起舞,壮士去赴汤蹈火,哪一件事曾离开过艺术的陶冶呢没有艺术巨匠们给我们留下来的艺术“精髓”的滋补,我们肯定还会处在原始荒蛮的愚昧状态之中ﻭ     唯有艺术,能把我们的精神和生活装扮得五彩缤纷享受艺术,具备艺术的修养,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和我每个人的一生都息息相关即使你不想做一名艺术家,但你至少是想做一位高尚的人、一位有能力的人、一位充满着生机的人,那么你就应该接受艺术的陶冶。

——《大众素质书—艺术修养书》ﻭ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艺术家,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养艺术家的基本素养是他们的生活历练,它主要包括:丰富的生活经验,真性情与人格,发现的目光与独到的体验,艺术技巧和文化修养,尤其重要的是创造精神ﻭ    一、丰富的生活经验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反映离开丰富的生活经验,不可能有深刻的艺术创作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有丰厚的人生阅历应该说,他们真正的艺术摇篮,首先是生活中国古代艺术家历来主张现有生活,懂得生活,然后才能谈到艺术创作否则,创作出来的东西只能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ﻭ   二、真性情与人格境界ﻭ     所谓真性情,是指人们对待世界的一种态度,它顺其自然,真挚诚恳,不矫揉造作ﻭ   人格境界是指建立在真性情之上的自我道德完善高度,形成一种境界超拔的精神实体真性情与人格力量是相互关联的,没有真性情,人格境界就无从立足;人格境界低俗,真性情难见发挥因此,真性情是艺术家对待世界与人生的态度,人格力量是在真性情的人生实践中凝聚的精神实体   艺术家需要的就是真性情,因为它可以使他们保持对世界与人生的真挚态度、探求兴趣、自由想象与大胆创造。

艺术家的天性注定了他不能变得虚伪,不能变得世俗ﻭ 人格境界构成了艺术家的精神实体它并不是指普遍道德意义上的好人品质,而是由灵魂深处生长起来的精神之树,以生命为树干,以真性情作枝叶,生成一种高标独立的人格气象中国古代艺术家也非常注重人格修养高洁与旷远是境界的两种象征中国艺术家的人格境界是儒道互补的哲学精神中国艺术家视气节为生命之魂这种气节在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个人情操、理想与品性 艺术家的真性情和人格境界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艺术品境界的高低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真性情和人格境界的高低一个卑俗浅陋的人不可能创作出境界高旷的作品弘一大师的书法清圆高洁,妙韵天成,正是他人格境界的自然外化总之,真性情与人格境界是艺术家不可缺少的品质人格境界的标准会随着时代的变易而作相应的调整,但它不会消失ﻭ   三、发现的目光   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就会发现与别人不同的东西,艺术家必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发现新的内涵,在自然生活中寻找生命的契合点,作出对生活、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思考,提炼出感性形象发现的目光要求艺术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艺术敏感是艺术家重要的素质,这是艺术创造的开始。

敏锐的观察力可以分为对司空见惯的生活的新发现和在瞬间捕捉事物主要特征的能力如中国民间艺术家张明山因为有了敏锐的观察力所以才有他的泥人艺术的独到之处ﻭ  艺术敏感更体现在艺术家的心灵与世界的契合一次偶然的触动——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条鱼或一缕彩霞,都可能引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发现的目光是艺术家的基本素质,因为艺术家的主体精神与社会自然生活的交融构成了艺术的表现内涵人的精神在发现中找到自己的回响,找到自己要表达的意象,找到独特的审美    具有艺术素质的人未必都能成为艺术家,因为艺术家还必须具有艺术修养它主要包括熟练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文化知识ﻭ 四、艺术技巧和文化修养ﻭ    艺术技巧是完成艺术创作的最终手段艺术家中不乏天才,但大部分都是靠刻苦修炼达到艺术高峰的,即使是天才,他们也需要经过刻苦的练习ﻭ    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与客观世界撞击的产物如果艺术家只了解他所要表现的对象,他的创作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一件真正意义上成功的作品,不仅需要艺术家有高超艺术技巧,还需要他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ﻭ 我相信具备了以上这些素养,你离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距离就会慢慢缩短。

参考文献:ﻭ   书名:《大众素质书—艺术修养书》  书籍作者:夏桂楣著 图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ﻭ 图书品相:十品   图书类别:综合类、其他类ﻭ 上书时间:202X-07-08出版时间:202X-01    开本:16开页数:226页   书名:《艺术心理学》ﻭ 作者:高楠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书名:《美术大观》 作者:美术大观编辑部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语种:中文ﻭ   开本:大16开   《梵高与毕加索对话》ﻭ  作者:人文素养读本编委 出版社:北岳文艺出版社;第1版精装:212页ﻭ     开本:16开    第二篇论秘书意识与气质的修养(1)古时君王视秘书为股肱之臣当今领导人用秘书如左膀右臂秘书是领导人的智囊和助手他辅助领导人从事各项管理工作,负有参政设谋,协调综合,督促检查,拾遗补缺等重大责任秘书素质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工作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正确贯彻与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品德、智能、身心等方面的素质。

但是,仅仅具备这些基本的素质,还不是合格的秘书人才,还不能说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秘书秘书要在领会贯彻领导意图的过程中与领导配合默契,使领导得心应手,并达到心领神会,挥洒自如的境界,仅有其基本素质显然是不行的,欲达到完成秘书使命的优化标准,还必须具备和培养良好的秘书意识和气质自我意识与角色意识的对立统一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人们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发展的,它表现愿望、意向、兴趣、理想、信念等自我意识的高层次表现为一种丰富性动机,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不断推进提高的自我实现的精神支柱,每个人在进入自我实现的某个阶段以后,又会出现新的更高的自我实现的追求这种时时更新的自我意识总呈膨胀之势秘书是人在社会组织中担当的一种角色其角色意识又必须控制在社会组织为他规定的规范之内也就是说,他不是在自己选定的环境下创造,而是在他直接碰到的环境下创造因为秘书在社会组织中不是领导者、指挥者、决策者,仅仅是领导者、指挥者、决策者的参谋和助手他仅仅服务于领导工作,活动于幕后作为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秘书,必须听命于人,只能在受控的前提下施控这种受规范控制的角色意识制约着呈膨胀状态的自我意识,而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在一定条件下促进、推动角色意识,这就是自我意识与角色意识的对立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