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747057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邡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方B市洛水蓝天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的身 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增强,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 事件和及时实施应急处理救援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等特点, 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会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疫情 能够得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保障师生身体健 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上级有关法规及规定,结合我校实 际,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处 理工作。一、工作原则(一)预防为主:加强对传染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可 疑病例,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切断传播途径,迅速

2、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二)分级控制:传染性疾病,根据卫生部的控制要求, 按疫情波及的区域范围,分为一般事件、重大事件、特大事 件。在具体的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上,根据疾病的实际流行强 度,实施分级控制措施,以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本 市的分级控制以疾病是否发生或传入、是否形成传播链、是 否发展为暴发或流行为基本特征,实施动态管理和控制。(三)分类处置:呼吸道传染病(SARS、禽流感、类流感)、肠道传染病(霍乱、感染性腹泻)、其它传染病(风疹、流脑、麻疹、 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在于早期发现疫情,提高对疫 情的早期预警和预报工作。SARS早期预警病例分类标准、禽 流感、类流感、霍乱病例分类

3、标准、风疹、流脑、麻疹、流 感、病毒性肝炎等病例分类标准,按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病 例分类标准执行。(四)及时处置为有效控制疾病的传播,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征, 在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时,对疑似病例、临床确诊病人实行隔 离治疗;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行(隔离)医学观察。二、预防控制指挥系统为确保预防和控制工作正常运作,学校建立“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预防控制组织指挥系统,相应建立由学校处理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管理下的综合协调组、应急处置组、 督查组、后勤组、保卫组、心理干预组。(一)综合协调组组长:赖迎宾成员:潘厚其邓先平陈礼洪工作职责:负责全校疫情防控综合协调;负责全校(含幼 儿园)疫情舆论引导、

4、信息宣传上报工作;负责相关文件、 会议纪要及其他材料;协调各部门开展好防控工作;负责全 校(含幼儿园)疫情防控工作;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组组长:王静成员:潘建 邓先平 张生玉 邹晓敏 宁佐安工作职责:负责落实疫情预防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 教职工的健康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落实校内疫情防控 和检查措施;负责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涉稳和处置突发事件; 负责与洛水派出所、洛水政府、灵杰卫生院工作对接;负责 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三)疫情防控督查组组长:王静成员:邓先平陈礼洪工作职责:负责对每位教职员工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对 失职渎职行为进行严肃追责问责,负责领导小组交办的

5、其他 工作。(四)后勤保障组组长:潘建成员:杨清虎宁佐安工作职责:负责全校疫情防控资金、物资筹备工作;完成 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五)安全保卫小组组长:宁佐安成员:学校保安职责:在突发事件的前期处置过程中,负责现场警戒、 秩序维护、人员疏散等。(六)心理干预组组长:张生玉成员:邹晓敏各班主任职责:负责学生心理干预、后续干预、团体干预及其它 相关辅导,做好安抚工作。三、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学生晨检、 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病因追踪报告制度,复课证明查 验制度,学生健康管理制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 检查通报制度,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换气、消毒制度。

6、四、预防控制网络及职责(一)班主任老师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发现与 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 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报 告校医。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提供本班学生的基本 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本班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校医。(二)德育处1、负责每天接受班主任晨检情况报告,并记录归档。2、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负责及时将事件发生地 点、时间、主要病征、发病人数、发病班级、可能原因、采 取措施、现状和趋势,向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 组报告。3、负责对出现

7、症状的学生进行暂时隔离,必要时护送 至相关医院就诊。4、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负责每天2次接受班主 任的各班发病情况报告,并统计后上报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领导小组。5、对病愈返校的学生,返校当天必须先到学校德育处, 经学校检查(卫生部门出具的返校证明)后,方可进入教室 上课。(三)学校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学校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处室,负责统一组织、协 调应急工作。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 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 集体活动场所(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和食堂等), 对

8、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 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叉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 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学校加强同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 学生的发病状况。学校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 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 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 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 防控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 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 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

9、、厕 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疫情感染 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 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五、个人防护与消毒工作在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时,接触可疑病例、临床 诊断病例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上述人员应穿戴工作服、隔离衣、工作帽和防护口罩。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六、各种污染对象的消毒方法(一)地面、墙壁、门窗:用0.2%-0.5%过氧乙酸、 500mg/L-1000 mg/L二氧化氯、有效氯或有效溟含量为1000 mg/L-2000 mg/L的消毒液喷雾。水泥墙、石灰墙为100 ml/m

10、2o 对上述各种墙壁的喷洒消毒剂溶液不宜超过其吸液量。地面 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2300ml/m2, 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以上消毒处 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分钟。(二)空气:房屋经密闭后,每立方米用18%-20%过氧 乙酸溶液5-6 ml (即每立方米用纯过氧乙酸1克),使用过氧 乙酸熏蒸器进行消毒,也可放置瓷或玻璃器皿中,底部用装 有适量酒精的酒精灯加热蒸发,薰蒸2小时,即可开门窗通 风。熏蒸消毒时要注意防火,还要注意过氧乙酸有较强的腐 蚀性。对于体积较大的房屋,密闭后应用0.3%-0.5%过氧 乙酸、3%过氧化氢、500ing/L二氧化氯

11、或有效氯含量为1500 mg/L的消毒溶液,用气溶胶喷雾,20-30 ml / m3,作用1-2 小时。消毒后即可开门窗通风。(三)衣服、被褥、书报、纸张:耐热、耐湿的纺织品 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用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或用有效 氯或有效漠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 钟;不耐热的毛衣、毛毯、被褥、化纤尼龙制品和书报、纸 张等,可采取过氧乙酸薰蒸消毒。薰蒸消毒时,将欲消毒衣 物悬挂室内(勿堆集一处),密闭门窗,糊好缝隙,每立方米 用18%-20%过氧乙酸5-6 ml (1克/米3),放置瓷或玻璃容 器中,加热薰蒸1小时-2小时。或将被消毒物品置环氧乙烷 消毒柜中

12、,在温度为54笆,相对湿度为80%条件下,用环鼠 乙烷气体(800毫克/升)消毒4小时-6小时;或用压力蒸汽 进行消毒。(四)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 每1000毫升可加漂白粉50克或有效氯含量为20000 mg/L 的消毒液2000毫升,搅匀放置2小时。无粪的尿液每1000 毫升加入干漂白粉5克或次氯酸钙1.5克或有效氯为100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100毫升混匀放置2小时。成形粪 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可用20%漂白粉乳剂(含有效氯5%), 或有效氯含量为50000 mg/L的消毒液2份加于1份粪便中, 混匀后,作用2小时。(五)餐(饮)具:首选煮沸消毒15分钟-

13、30分钟,或 流通蒸汽消毒30分钟。也可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或 有效氯含量为250 mg/L-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 再用清水洗净。(六)盛排泄物或呕吐物的容器:可用有效氯含量 2000mg/L-5000mg/mg/L的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浸 泡30分钟,浸泡时,消毒液要漫过容器。七、健康教育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广 泛开展SARS、禽流感、霍乱、感染性腹泻、风疹、流脑、麻 疹、流感、病毒性肝炎等防治知识的宣传,宣传普及卫生科 普常识,指导学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对待SARS、禽流感、 霍乱、感染性腹泻、的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病毒性肝 炎等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什加市洛水蓝天小学2020年2月11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