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736545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业生产方式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出新的战略部署。 近日,笔者通过对*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发现,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值得关注,应增强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做好贷款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推进金融创新,扎实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工作。 一、*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引导和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产业

2、化速度、实现农村和谐化目标的重点和突破,高度重视,强力主抓,取得了较好业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日前,我们调研发放了10多份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问卷,汇总调查问卷后显示,我市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3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2个,合作组织已基本覆盖了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事服务等领域,包括稻业、农事农机服务、土地股份合作、养猪、养鹅、苗木花卉、芡实、水产、贝类、捕捞等0多个特色产业。0%以上都在工商部门进行了注册登记,它们大多数成立于2X2X年;合作社负责人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较多,基本上实行“公司+农户+订单”的生产经营模式,基本上都建立起较为科学、规范、有效、完善的内部经营管

3、理制度,设立了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相互约束、相互监督、互为促进的组织机构,实行“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体现出民主管理、集中统一方针。合作社的资产负债率较低,绝大多数都在20%以下,补充融通资金的形式也主要是向亲朋借款或合作社内部社员集资,向金融机构借款较为困难。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连接起来,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民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经过不断借鉴、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实践,全辖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管理逐步加强、经营逐步规范、效益逐步提升、影响逐步扩大、发展逐步加快的局面。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4、发展正在不断提升,组织形式从单一型向多元化演变,管理从分散型向紧密型过渡,服务从产中向生产全程衍生。 第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当地推动了产业化的进程。使分散经营的农民实现了集中的联合,同一产业人数越来越多,集约化的生产使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不断增加,加快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三、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仅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而且成为一些地区新成果研究和孵化基地,培养人才和推广基地。开拓了科技转化生产力,通向千家万户的渠道。 第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进入市场,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得到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家独户的农民处于弱势地位,无法与企业和公司抗衡,加入了协会,组织起来,

5、依靠科技,严格管理,增加了农民及其产品进入市场的能力,实现市场利润的最大化,同时也更好地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第五、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把会员和广大农民的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到了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方面。封建迷信、赌博闹事等现象大为减少。经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长期合作教育和有效管理,在广大农民当中,爱国爱家,敬老爱幼,科技致富,扶贫帮困已经蔚然成风,对稳定农村社会,转变乡风民风,密切党群关系,城市反哺农村,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扶持情况 近年来,*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列

6、为同等位置,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做好支农服务的重要平台和必要载体鼎力扶持,在政策上倾斜,在措施上强化,在发展上保障,在利率上优惠,在贷款上优先。通过评级授信,使符合条件的专业合作社成员,凭本人身份证、贷款证、信用证随时可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理贷款,有力地解决了担保难、质押难问题;通过贷款优先,全力支持合作社农民,使合作社发展壮大,有力地解决了贷款难、资金难问题;通过利率优惠,向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提供各种类型的低息贷款,有力地解决了费用高、成本大问题;通过提供各类销售、经营发展信息、有力地解决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起步晚、市场差,信息少、销售差问题。尤其是联社班子和有关部门以及基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人

7、员不断到各农民专业合作社考察走访,陆续向他们提供各种信息,提出合理意见或建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改进管理、优化经营、搞好生产、提高效益,步入良性、快速、规范发展轨道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的调研材料第2页 是个别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必然性、重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有安排无效果、有措施无落实、有政策不执行、走过场不扎实等问题,突出表现为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吃拿卡要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在具体的扶持政策上立足当前的多、放眼长远的少,各自为政的多、联手推动的少等。 二是由于地方财政资金不够宽裕,致使对农民专

8、业合作社的有关扶持资金难以及时、足额到位;同时,在税务、工商、农经等部门登记和注册办理时,手续繁琐,程序过多,远未达到“绿色通道”、“一站到”要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本身由于创立时间较短、管理经营缺乏、内部长效机制不够完善、人员素质较低等因素,发展层次低、科技含量低、经营效益差、内部管理差问题较为明显。根据此次调研的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时间在1-3年之内,部分合作社成立时间不到1年,负责人的文化程度在高中以下,规模较小,年利润在0万元以下的较多。 四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弱势产业和弱势群体的联合,注册资本金不多,有

9、效抵押资产较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筹集资金比较困难,特别是购买农资、收购产品等临时周转资金和推进农业标准化、改善服务设施等短期投入性资金普遍缺乏。根据此次调研的调查问卷分析几乎所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但注册资本金较少,合作社的固定资产在0万元以下较多,但大多是农村集体土地房产,都不能提供有效抵押。 五、结论及建议 通过调研的情况看,*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势头强劲、前景看好。但同时在人员素质、管理水平、内控制度、科技含量以及经营社会效益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加强、改进和提高。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引导作用和潜力有

10、待进一步挖掘,以切实优化外部环境,加快发展步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结合“十七大”惠农工程的开展,努力增强资金实力,提升服务水平,创新服务业绩,确保认识、措施、效果“三个到位”。 (一)开拓创新,做好对农民合作社的金融服务工作 1、实施信贷服务模式创新,推进专业合作组织多元化发展,须坚持“两个确保”、“两个集中”和“两个结合”。“两个确保”即确保贷款手续在时限内办结,确保社员在授信额度内足额借款,“两个集中”即集中领导和专业人员,集中开展贷前调查与发放,“两个结合”即集中开展社员分析评价和贷前调查与建立社员经济档案、评信、授信相结合,集中到村组放贷和柜台放贷相结合。 2、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催

11、生专业合作组织由小变大、由弱到强。农户联保贷款是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而设立的一种贷款品种,由三名以上(含三名)农户在自愿基础上组成联保小组彼此相互担保的贷款。联保贷款可增强了农民合作的意识,推动农业生产由单打独斗型向合作型和规模化发展。对一些效益好、带动面广、发展前景可观的合作社,引导其成立联保组织或信用共同体,对联保小组或信用共同体成员发放信用共同体贷款。通过推广“信用共同体”信贷模式,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贷政策为纽带,把信贷受益各方联合起来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整体抗风险能力,破解合作社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有效满足合作社对信贷资金的需求。 3、抓住联动

12、互利双赢的关键点。一是政府统筹协调,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经部门共同运作;二是从农民增收实际需求出发,为合作社量身订做金融产品;三是立足于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四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综合运用多种措施防范信贷风险;五是对合作社的信贷资金,增幅高于信贷总量投入比例,新增贷款绝对额高于其他贷款,贷款让利高于其他行业;六是在贷款对象上“宜社则社、宜企则企、宜户则户”,不搞一刀切。近年来,*市先后成立了9家芡实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在市内外种植芡实面积不断扩大,今年喜获丰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芡实嗑籽销量达10多万斤,销售收入1800多万元;芡实老籽即将进入收获季节,预计产量会

13、超过300多万斤。我市芡实老籽销售主要销往南方市场。我市当地的芡实种植产量已远远不购销售,芡实专业合作社已开始通过在外包塘的方式,增加芡实在南方市场产销量,为芡实合作社扩大经营效益。根据调研发现,芡实专业合作社中外购包塘的资金需求量较大,但资金周转期较短,一般5个月左右;而自己种植的资金需求量较小,但资金周转期较长。因此信贷资金支持应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需求,适时创新,贴近服务。 4、为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手互利双赢,还可采取一些操作性的务实创新措施。比如,实行会员制并缴纳风险保证金的合作社,将保证金存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专户管理,作为贷款保证金;担保贷款分为合作社龙头企业

14、担保、合作社大的担保体担保、政府担保公司担保、会员制风险保证金担保和联户联保。在授信额度内,信贷员实行包放、包收、包效益的责任制。环环相扣的举措,既能保证信贷资金向合作社大力倾斜,又能保证信贷资金的及时回收和安全,形成良性循环的好势头。 (二)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信贷服务方式 1、根据此次深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了解运行和资金需求情况,合理细分信贷需求,作出信贷总体规划。认真开展对入社社员和合作社的信用评级,为授信工作打牢基础;要坚持按照“先评级、再授信、然后放贷”的顺序发放贷款;要按照“严格管理、规范操作、资金优先、利率优惠、授信管理、周转使用”的原则,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合理选择信用

15、、抵押、质押、第三方保证担保等贷款方式,做好信贷服务;要简化贷款手续,提高办贷效率,在授信额度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要适当降低信贷利率,减轻贷款户负担;要建立健全信贷档案;要按规定认真做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后检查及跟踪工作,防范信贷风险。 、通过将农民专业合作社、配套农产品生产基地或直接以企业为信贷服务载体,采取灵活的信贷方式积极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一是对已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合作社直接授信,办理贷款。二是对暂不符合贷款条件的合作社,采用对企业(公司)或社员授信的方式,解决其资金困难。三是对经营良好的合作社,采取与合作社签订协议,由合作社利用可控资源或财产等多种形式为合作社社员贷款提供担保。 3、

16、创新抵押方式。对经济效益好、生产经营正常的农产品加工型合作社,开办交通工具、机器设备等动产抵押贷款,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资产综合利用率;对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佳的种养型合作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推广农村资源性抵押贷款,开办如森林资源资产抵押、果园(茶园)抵押贷款、草场、荒坡等依法可流转交易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贷款,使农业产业化的资产向资本转化。对效益好、信誉佳的生产加工型合作社,开办了订单、仓单、产品、应收帐款等质押贷款,从而有效解决其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对信誉好、交易量大的流通型商贸农业合作社中龙头企业,开办汇票、本票、债券质押贷款业务,拓宽其融资渠道;对知名度高、品牌价值大的合作社,开办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权利质押贷款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