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0873653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对心理咨询和技巧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摘要:“身体健康使人活着,心理健康使人活好!”这是当代人生活的追求,是一个成熟人必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我们精神的向往!当代人常见“累”、“烦”、“郁闷”来形容生活。实际上,怎样放松自己,重视心理健康,已成为世纪主要的社会新课题!社会的飞速发展,大家的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紧,竞争越来越剧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经常使大家处于失衡状态。关键词:心理咨询和技巧学习体会和心得倾听抚慰情绪abc理论正文:有句话说,一个人要想生活的愉快,首先要有一颗愉快的心。一直就想着自己要做一个愉快的人,这么对生活才有信心,做事才有动力,人生才有意义。因此一直

2、对心理很感爱好,平时有空就喜爱拿出心灵鸡汤、心灵小语诸如这类的书来看。很快乐这学期能报到心理咨询和技巧这门选修课,很喜爱这门课也很喜爱上这门课。老师亲切和蔼,认真负责,课上灵活生动。信手拈来的一个事件,全部可能成为教学资源,成为教学案例,从中提炼出某种对我们心理有用的东西。课上的内容丰富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亲密,比如课上讲的情绪、沟通、倾听等。现在一大半的学期已经过去了,这门课也就快要结束了。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学到很多相关于心理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识,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部分东西。1感慨最多的是学会倾听。没上这门选修课前,认为倾听就是专心去听,听懂她人真正想要表示的意思。学了这门课以后,

3、才发觉原来这只是倾听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倾听是不但要专心去听,还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善于观察,仔细观察,从每一个来访者的眼神、语音、语气、躯体等方面看到一个人的心里。心理,真是太神奇了!接着就是耐心,细心的对来访者讲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问题的所在。以前我碰到问题,常常是还没搞清楚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就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乱发脾气。看到他人犯错,也不问什么原因,就开始严厉的批评。很多时候全部证实我的见解想法是错的,我的批评也是太过了。以前以为是自己性格问题,现在以为自己更多是没学会倾听,静静地不但用耳朵还专心的去倾听她人,慢慢的听他人把话讲完,听出她的内心世界里真实的声音。现在我学着倾听,

4、学会宽容,让生活变得愈加友好,不给身边的人带来伤害。2上了这门课后,才知道原来抚慰人也是需要技巧,抚慰也是需要学习的。之前,当我的好友向我诉说难过烦恼事时,我总不知道该怎样去抚慰她,想帮她又帮不上,总是说些泛泛的无多大用处的抚慰话。“过去的就应让它过去,别再想了”,“慢慢会好的” 等等。当好友掉眼泪的时候,我通常就会说,别哭,不要哭,坚强勇敢点!其实,当好友遭遇困难,内心痛苦,不能坚强勇敢起来的时候,我最应该做的是借一个可靠的肩膀给她伏在上面哭泣。就如戴安娜对那个身患绝症的小女孩说得,“哭吧,孩子,大声地哭出来,哭够了,我们再说。”在抚慰人的过程中,听比说主要,对她们的遭遇要感同身受。给抚慰并

5、不是告诉他人“你应该以为.”或是“你不应该以为.”。我们不需“指教”她要怎么做。我们不是去帮她处理实际问题,而是帮她处理心理上的感觉的问题,我们没有措施教好友怎样争取到这个职位,那是她的事,我们所做的是要帮她调整情绪,让她不要耿耿于怀。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你想抚慰的人知道你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能够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不过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么的表示以为可笑,还是能够让对方感到抚慰。你或许能够选择用发短信、邮件等书写的方法,用文字来表示你的感觉和想法。3情绪abc理论。很有趣的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每个人全部或多或少有不良情绪产生

6、。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中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大家长久坚持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造成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大家接收愈加理性和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和其它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因此,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艾利斯认为:正是因为我们常有的部分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部分信念,即对这件事的部分见解、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艾利斯认为,不合理的思维方法有这么部分基础特征:绝对化要求,即要求事情必需按自己的意愿发生。如,“我必需得到她人的喜爱和称赞”,“一个有价值的人绝对应该在各方面全部比他人强”等。假如一个人持有这么的信念,她就很轻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并不听命于人的要求或命令。过分概括化判定,即是一个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思维方法,表现为遭遇一点失败或挫折,就以为全盘皆输、前途渺茫;或,犯一点错误,就以为自己一无是处、不可救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