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08721533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改革柯桥区钱清中学 沈炜樑 13867552162【摘 要】 从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改革化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化学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从单向型课堂教学结构向网络型转化,面向全体,引导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让学生亲自参加实验,充分落实实验的多种功能,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多种教学媒体综合利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枯燥乏味;教师要追求创新,提高素质。【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 角色网络型 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 综合利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素质教育的两个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和创

2、新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仍存在着薄弱的环节,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注重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忽视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受到很大的束缚,所以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基础课程改革确实已到了非该不可的地步,只是如何改还需要一个思考过程。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广大的教师来说是一次大考验,因为这必须摆脱已有的、固定的教学模式去思考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即使以前曾经思考过,但真正实践的时候又是一回事,是否能经得起这次考验,可能在很多人心里没谱。那么如何搞好新课程下化

3、学教学改革呢?一、要转化好角色旧的课程教学可能使得一部分学生的个性都被扼杀在这个无形的杀手中而不自知,但扼杀者也不知道,他们以为这就是一种帮助、是一种启迪,结果正是这种帮助、这种启迪造成了本不应造成的个性发展。这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产生了对学校对教师的排斥感。其实学生对学校的排斥感不仅仅是因为学校的错;老师的错;沉重的课业负担;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得到教与学的快乐。原因是因为老师已经习惯于在学生中的主导地位。课堂教学中老师从师道尊严的角色转化为与学生完全平等的指导者和朋友。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以爱为基础的情感联系,爱是从尊重学

4、生人格为依托的,没有侮辱、贬损,更没有威胁、体罚,爱与平等 是角色转化的内涵,情感交流是角色转化的条件。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的发展作为化学课改革的着眼点和目标,教师的教师教学生学会学。即课堂是在教师的指导点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去学。现在大量的教师还是填鸭式的教学,平时上课满堂灌,公开课满堂问,教师忙得团团转,学生无事可做。最后的效果不佳。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学出发,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帮助者、指导者。二、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单向型的课堂结构转换成网络型的结构。单向型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或者是学生问,教师答,是单向型的直线关系。这样只是一少部分学生在听,其他大部

5、分学生都是陪客。教师的目标是要教会所有的学生,所以要把所有的学生都组织到课堂教学中来,要把所有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要让他们参与教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教师要面向全体。这样的好处是,教师的“教”作用于所有的学生,二学生的“学”都反馈到教师的“教”这方面来。学生与学生相互作用,共同学寻找知识和真理,共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总体上是超过学生的,但在某一点上并非如此,这样做完全可以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有一次在讲实验室制CO2的步骤时,一个男生站起来说:“检查这套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与制O2、H2装置的气密性检查的方法一样吗?”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只有O2、

6、H2的装置介绍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制CO2的只是一带而过,这名学生很善于提出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时我就说:“这位同学问得很好,下面大家可以讨论一下。”于是,大家就七嘴八舌,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想出了很多种方法:(1)用止水夹夹紧导管,从长颈漏斗口处加水,看水是否进入锥形瓶中,进水漏气,否则不漏气。(2)先向锥形瓶中加水,至液面高于漏斗下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然后双手握住发生装置,看漏斗下端液面是否升高,若升高,不漏气;否则就漏气。(3)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密封漏斗上口然后用双手捂住锥形瓶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4)将漏斗上端口封住,用肥皂水涂抹装置的各接口处(如双孔塞的玻璃管与孔

7、衔接处、玻璃导管口与胶管的衔接处等),然后用嘴从导管口处向里吹气,看是否有肥皂泡产生,等等。讨论问题,教学相长,师生的关系非常和谐,使得教学向纵深发展。有些学生的学习很深入、到位。三、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作为一名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在班级工作中竭力提倡创新,善于接受学生新的合理化的建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以及将所致化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造福人类的动机,才可能激发创新潜能,才可能产生创新欲望。传统教学有很多弊端,比如说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创造。学生对只是往往死记硬背,导致无法灵活应用知识

8、,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不盲从教师、不盲从书本、不迷信权威的思维品质。例如学习乙烯性质时,教材上用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实验来说明加成反应。为此,可以向学生提问:既然实验是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为什么方程式中只写乙烯与溴的加成?乙烯与溴水的反应和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是否相同?是否具有相同的产物?不要直接给出答案,要补充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的反应实验,引导学生从加成反应的过程去讨论,自己得出答案。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教材结论的局限性。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对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的了解掌

9、握,有助于学生懂得学习化学的方法。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求知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个知识的来源,比如说空气的成分测定:从开始的燃素说到拉瓦锡进一步用天平测定,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几百年后英国科学家雷利通过实验测定空气中氮气的密度与纯氮气比较,每升有几毫克的差异,可贵的是雷利没有忽视这种微小的差异,继续研究发现空气中还有极不活泼的氩气。这就是探究,探究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四、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的最基本特征。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能培养学

10、生的探究能力。教学中,以“参与创造”为宗旨,要求每一位学生亲自参加实验,在实验中学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动脑,结合实验事实和过程,认识化学要领和理论的形成并逐步培养培养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基础。 教学中,可将教师演示实验,及一些学生验证性实验变为学生探索性实验,让学生设计实验过程,模式如下: 确定实验目的学生实验设计根据假设推测实验现象实验探讨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五、化学教学中应注意多种媒体的使用1、继续发挥传统教具的作用。2、充分发挥各种实验器材的作用。3、恰当运用投影媒体,帮助学

11、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化学实验中的瞬间反应稍纵即逝。我们把这种反应现象绘制成幻灯片,在实验之后映出,让学生再观察模拟的实验现象。通过幻灯片上的文字说明和给出的符号与数据,帮助学生进行理性分析,实现认识上的飞跃,效果很好。化学实验由于装置不合理或违反操作程序会造成试管爆裂、有害气体溢出等现象,现场实验不安全,而这部分内容又必须让学生掌握,电脑动画的演示效果极好。同时,可以节省课堂板书时间。并且,利用多媒体既能给学生以动感,又能给学生以美感,能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有关化学实验的教学录像利用教学录像配合教学十分方便,效果也极为良好。通过上述“多种媒体教学”,克服了单纯“应试教育”的弊端,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教师本身要追求创新,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这就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好的大纲教材还要有教师创造性的劳动才能教好。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要了解化学学科发展的动态,及时学习新的教育理论,追求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调控课堂的能力。常言道:打铁要靠自身硬,要把学生培养成才,自己要先成才,才能在素质教育中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参考文献:1、刘知新梁英豪 中学化学教学指导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沈兆良 论理科素质在化学教学中的体现化学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