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绘本教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703369 上传时间:2024-01-2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绘本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数学绘本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数学绘本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数学绘本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数学绘本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绘本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绘本教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真正的魔法师教学设计一、教学意图:这是本非常地道的数学绘本,内容侧重于“序数”。讲述了一个小魔法师如何通过三轮考验最终成为真正魔法师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小的心灵感悟到世界的缤纷和美丽。它的更大魔力在于,它讲的是世界万物的道理,讲的是世界万物的规律,讲的是孩子能懂秩序和方法,讲的是数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最初的最浅的最好玩的最实用数学知识数学概念,都完美地蕴藏在美妙的故事里,让 孩子在感动的同时也打开了心智,有美有暖有智慧陪伴童年。二、教学目标:1认识-的序数,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2感知上下、左右等不同方位,会根据方向及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 中的位置.三、教学准备:1绘本真正的魔法师课

2、件。2排序操作卡、十个魔法师的图片。3操作卡人手一份。四、教学重点:认识序数 110。五、教学难点:区别数与序数的概念。六、教学过程:(一)引出故事主题。出示绘本画面 1,认识十位魔法师,讲述他们要参加“真正魔法师考试,激 发学生兴趣。(二)学习根据方向及第几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1引导学生为十位魔法师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排队,并边指边念出“第一、第二、第三”,并能说出大个子魔法师的位置。熟悉表示顺序的序数.2教师讲述第一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学生找到装着钥匙 的书.3出示画面 2、3,引导学生看看魔法师考试的情况,说说哪些魔法师找对了, 为什么。4教师讲述第二轮考试的要求,出示出示

3、画面 4 法术柜子,引导学生先来 找一找下数第六个抽屉里的 9 张法术明信片.5逐一出示画面 5、6、7、8、9,引导学生说一说剩下的魔法师们第二轮 考试的情况.6教师讲述第三轮考试的要求,并出示画面 10,引导学生说一说从左边开 始数第 10 件衣服的正确位置。7出示画面 11,说一说第一个找的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8出示画面 12,说一说大个子魔法师有没有找对,为什么?9讲述画面 13、14、15 关于大个子魔法师到达玩偶之国的经历.(三)学生操作教师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份操作卡,交代操作要求,幼儿操作。活动反思:这是一本画面优美,故事动人,具有魔力的绘本。本活动以绘本为载体,以数学活动

4、为主,将绘本与数学活动有机结合,将绘本中的故事情节作为线索串联整个活动,在平时的数学活动中,通常讲到序数,能想到的就是第 1、第 2这样的概念,其实这是不全面的。在这本绘本中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序数不是指绝对位置,而是指事物间的相对位置,即根据基准位置的不同,所指事物或事件的位置也随之变化.如同样都是第 3,可是从上边数和从下边数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还有,同样都是 5,从前边数第五和从后边数第五表现的位置也不一样。像这样,把握事物空间、时间、位置的相对性,在解决与序数有关的问题上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感受到绘本领域的多面性,激发幼儿对数学绘本的兴趣。时间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时

5、针、分针走的关系使学生知道 1 时60 分,认识几 时几分。2 通过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 学习意识.3 体会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时间的特性,能认识几时几分。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钟表,能够正确的读出时间.教具学具: 绘本,媒体课件,钟面模型。教学过程:一、生活情境 ,初步感知1由宇宙奥秘引入时间观念.师:出示课件,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太阳、地球)第一缕光来到世界是哪一天?难道早在这个世界产生之前第一缕光就流向了我们吗?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想)那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时间的奥秘。(板书:时间) 二、探究新知,

6、认识时间1认识时间的特性.师:出示绘本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预设一:时间是早晨、中午、晚上这样重复的.总结: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 ,只是因为太阳每天升起 ,而这种自然的反复特 性,使我们感到时间是“循环的”。媒体出示课件,教师提问:时间是不是像这样一会长,一会短?师:虽然我们在玩的开心时感觉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无聊时觉得时间过得很 慢。但实际上时间的长度是固定的,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感觉有时长、有时短。师:瞧,这是什么?(PPT 展示钟表)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人 们为什么发明钟呢?师:为了让时间不能随着性子变长变短,人们就发明了钟表。2. 认识钟面。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

7、有些什么?(12 个数、时针、分针、 格子.)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动态演示:12 个数字把钟面分成了 12 个大 格。)师: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动态演示:每一大格里有 5 个小格。)师:从 12 到 1 里面有 5 个小格,从 12 到 2 里面有几个小格呢?你是怎么想 的?12 到 3 呢?你知道每个数对应的小格数吗?同座位的同学先讨论讨论。教师总结。3认识秒.媒体演示:闭眼,再慢慢睁开眼睛的时间,大约就是 1 秒钟。媒体演示倒计时的声音,使学生感官直接地感受 1 秒的长度.4.认识分.媒体演示:闪动分针,并且分针从 12 起走动 1 小格.分针走 1 小格经过的时间 是

8、1 分。媒体演示方针从 12 走到 1 的过程,提问:分针从 12 走到 1 经过了几分,你 是怎样想的?(12 到 1 有 5 个小格,分针走 1 小格的时间是 1 分,走 5 小格的 时间就是 5 分。)师:分针从 12 起走到 2 是几分?你是怎样想的?分针从 12 走到 4、9、11 各是多少分?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师:分针走 1 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1 分,走几小格经过的时间就是几分。通过读、写、算、数等活动,亲身体验 1 分钟的时间观念。电脑计时,学生 分组活动。第一组:读课文。第二组:写字。第三组:口算。第四组:数数。5。认识时媒体演示:闪动时针,并且时针从数 12 走到数 1。

9、时针走 1 大格经过的时 间是 1 时。师:时针从 1 走到 2 是 1 小时。从 4 走到几是 1 小时?你还能说一说,时针 从几走到几也是 1 小时?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1 时.6.教师小结。三、梳理知识 ,巩固应用1比比谁最棒你们会用今天学的方法看钟吗,这儿有个小朋友的时间安排,我们一起来看 看吧。大家都会读时间了,看看谁能够又快又正确的读出时间。2。课件展示小红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这样的一天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希 望同学们都能合理安排好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四、联系生活,拓展欣赏媒体出示一分钟价值图片,“世界上最宝贵的是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 金难买寸光阴。希望你

10、们珍惜每一分钟,读好今日书,成为明日才!大熊的储藏室教学设计教具:绘本故事 PPT、日常物品分类 PPT、颜色标记、大小标记。学具:各种食物图片、操作纸人手一份。活动目标在看看、说说、做做中,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尝试概括食物的外部特征,学习按物体的两个特征进行分类。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天气渐渐凉了,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有只大 熊肯尼准备了大量的食物要放到储藏室里过冬。2猜猜大熊会在储藏室里放些什么食物。二、播放画面一至四:感知食物的外部特征1师提问:大熊都准备了哪些食物?(引导说一说什么样子,什么颜色.) 大熊准备的食物可真多啊!于是他准备把所有的食物都放进储藏

11、室里,可是储藏 室堆不下了,大熊决定整理一下。2师提问:要怎么整理呢!谁来帮大熊出出主意?小朋友想的办法真不错, 我们来看看大熊是怎么做的。大熊说:让我来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放吧! 三、播放故事画面五、六,概括颜色特征,认识颜色标记1师提问:大熊他怎么分的呢?是按什么分类的?(颜色)大熊把食物按颜 色分成了几种?(黄、红、绿三种)2认识颜色标记:大熊按食物的颜色来分,可以用颜色标记来表示。如:香 蕉、梨子、小鱼干黄黄的,就用黄色标记来表示.3游戏“找错误”:大熊按颜色分,好像有一个错了,谁来把错误找出来? 大熊按照颜色分类,可是这个方法好像不太合适,储藏室放不下。四、播放故事画面七、八:概括大小

12、特征、认识大小标记1师提问:这回大熊又是按什么分类的?(大小)2认识大小标记:大熊按食物的大小来分,可以用大小标记来表示.3游戏“找错误”:这回大熊分对了吗?请你把错误的找出来!大熊按大小 分类可是储藏室的空间好像还是不够!五、操作活动:帮大熊按颜色、大小特征给食物分类师:大熊按颜色分,按大小分,都遇到了困难,那我们来帮帮大熊吧!1交代要求:桌子上有许多大熊带来的食物,请你把大熊的食物既按颜色 又按大小来分一分.3示范操作(集体与个别),根据操作纸上的标记进行分类。4操作,教师指导。提醒看清标记进行分类。5讲评:展示操作结果。六、继续阅读故事,了解二次分类的方法师:小朋友真能干,根据食物的颜色

13、、大小两个特征帮大熊把食物进行分类 , 可是故事里的小猴子还有另一种方法来帮大熊分食物呢,你们想知道吗?1阅读故事后提问:小猴子用了什么方法?第一次是按什么分的?第二次呢? 2小结:小猴子第一次是按食物的种类,第二次是按食物的大小来分的,这是一种二次分类法,我们以后会学到的.七、观看日常物品分类 PPT,了解分类在生活中的运用1观看 PPT,师:运用分类的方法,使大熊的储藏室看起来整整齐齐的在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2师总结:原来分类有这么大的用处,让我们回到教室分一分、理一理, 让班级看起来更整洁好吗!螳螂太太的新家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 在听听、说说、做做的过程

14、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的神奇和乐趣,.活 动 过 程一、 出示绘本,引起兴趣师:它是谁?(螳螂)它又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青二、 欣赏故事1. 老师边讲故事,边看绘本提问:螳螂青青家有哪些家具2. 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家具呢?3。 你们家里有什么形状的呢?4. 继续欣赏绘本妈妈生日了,青青妈妈盖房子,尖尖的屋顶,长方形的墙。妈妈太胖进不了门 怎么办呢?蚂蚁帮忙把长方形的门变成了正方形的门,这样妈妈就可以进屋了。三、 图形变变1. 长方形能变成正方形,那么其他的图形可以变吗?2。 你们愿意来变吗?3。 自己选择图形,要求一剪刀变成另外的图形。4.操作介绍。老师介绍半圆形的剪法5。 再次操作并讲解四、 欣赏绘本结尾延伸:怎样变心的图形,下次我们来变.活 动 反 思以绘本来引出课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在听听讲讲中,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在尝试一刀剪的过程中感受图形变化时,第一次操作和第二次操作要求没有更好 的递进,要求不是很明确,老师对一剪刀剪直的方法应加以引导,这样孩子就能 更好地把握图形的变化,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很主动.蜘蛛和糖果店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