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 (3)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08696286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爬天都峰 (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 (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爬天都峰 (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爬天都峰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爬天都峰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爬天都峰教材简析: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

2、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2、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讨论、品味重点词句,体会其中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就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教法与学

3、法:师:品析重点词句法。生:读议法、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资料。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二、初读课文。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拿出生字、词语卡片,小组内互相认读、正音。2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3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4理解重点词语。犹豫:拿不定主意。奋力:充分鼓起劲来。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本来是指“我”、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顶。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汲取:吸取。四、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1自由读,标出自然段,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分小组互相交流。3全班交流。(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五、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指名分读每个自然段,并说说各写了什么?2理清作者的叙述顺序:爬天都峰之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3分角色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