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695336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CSR-720导线架线工艺(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CSR720/50导线架线工艺杨怀伟摘 要 针对三峡输变电工程龙泉至政平500kV直流输电工程采用的ACSR720/50导线截面大、单位长度重量大的特点,通过对架线方案的设计、论证、实施,成功地完成了大截面导线的架设施工,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 ACSR720/50 导线 架线工艺 3 三峡龙泉到政平500kV直流输电工程,采用了ACSR720/50大截面导线,双极、输送容量3000MW,具有输送容量大、电损小,线路走廊小、占地面积小,本体造价低、运行安全系数高,未来效益好等特点。该工程在设计上国内尚属首次,同时也给大截面导线架线施工带来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1 ACSR720/50导线有

2、关参数1.1 ACSR720/50导线加工技术参数表1 ACSR720/50导线加工技术参数导线型号ACSR-720/50弹性系数103(Mpa)63.73结构根数/直径(mm)铝45/4.531%钢7/3.020.05线膨胀系数10-6(1/)20.820直流电阻(/km)0.03984计算截面积(mm2)铝725接头铝线接头间距(m)15钢50.1铝线接头数量每根制造长度导线不多于4处,最外层铝线不允许接头总775.0镀锌钢线不允许铝钢比14比载30.33910-3N/m.mm2外径(mm)36.2计算重量(kg/km)2397.72%计算拉断力(kN)170.6外层绞向右向拉力重量比7.

3、27交货长度(m)2500+1%为保证导线绞线工艺,避免层间松层现象,铝、钢线绞合节径比应取表2中推荐值。表2 绞合节径比推荐值绞线位置推荐值绞线位置推荐值钢线(7根)17-22铝线(次外层15股层)12-14铝线(内层9股层)13-16铝线(外层21股层)10-121.2 导线放紧线有关技术参数1.2.1 根据本工程各塔位导线悬点高度、档距,考虑线路中跨越物影响,通过计算,得出导线张力放线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如表3。表3导线放线控制参数放线段长度不宜超过(m)通过塔号基数不宜超过(基)对地距离一般控制高度(m)单根导线平均控制张力(kN)放线最小控制张力(kN)放线最大控制张力(kN)单根导

4、线平均牵引力(kN)单根导线最大牵引力(kN)800020527223129351.2.2 按照设计要求,各耐张段导线紧线参数(按-5计算)如表4。表4 导线紧线参数耐张段别代表档距(m)紧线张力(kN)应力值(N/ mm2)301#-332#42848.4462.5332#-359#37850.8465.6359#-361#35851.9367.0361#-363#29357.0073.52 导线放线工艺2.1 直线管压接方式本工程ACSR720/50导线接续管为JYD-720/50,有关技术参数如表5。 表5 压接管技术参数 mm型号压前铝管全长铝管外径压后铝管全长压后外径JYD-720/

5、507106076552详细压接参数举例如表6。 表6 压接参数 mm压前铝管压前钢管压后铝管压后钢管外 径需 压长 度外径需 压长 度对边距压 接 长 度对 边 距压 接长 度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 大最 小12最 大 最 小60.1260.1059024.1224.1012051.7651.6231531720.6220.60132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导线压接管具有长度大、外径大的特点,加之导线 具有截面大、铝钢比大等特点,放线过程中防止导线“蛇曲”及压接管弯曲成为放线施工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可行、实用的压接方式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直线管压接方式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即集中压接和分散压接。 2

6、.1.1分散压接 所谓分散压接是先利用临时连接工具将导线在张力场连接,牵引导线完毕后,再进行液压连接。2.1.1.1 临时连接工具选择临时连接工具有网套连接和短压接管连接两种方式。a. 采用网套作为临时连接工具为避免导线的扭力造成网套中部断折而不应采用双头网套,需用两根单头网套,中间连接一个旋转连接器,作为放线临时连接设备,放线到位后用链条葫芦将网套两侧导线收紧,将网套中间部分断掉,压接永久压接管。b. 采用短压接管作为临时连接工具 设计放线专用短压接管作为连接工具,外部装保护套或不装保护套,放线到位后锯断,压接永久压接管。但施工复杂,短压接管需单独设计加工,施工难度较大。2.1.1.2 压接

7、永久压接管方式有落地压接和高空压接两种方式。a. 落地压接 此种方式适用于弛度最低点无障碍物的情况。将导线在张力场或牵引场放松使导线落至地面或直接将滑车落到地面,用葫芦将压接点两端拉紧断线压接。但适用性较小,施工布置复杂。b. 高空压接高空压接有滑车附近档端压接和档距内高空压接两种方式。但高空压接施工操作复杂,施工难度大,由于导线弛度不均造成压接难度非常大,施工安全隐患大。2.1.2集中压接集中压接是在张力场张力机前端用永久压接管进行导线液压连接,加装保护套后进行放线的施工布置方式。2.1.2.1集中压接的关键从表4、5中压接管压后尺寸可以看出,压接管压后长度达到了765mm,相应压接管保护套

8、钢甲长度需达到1100mm以上,所以保护套的设计、加工能否满足施工需要则成为集中压接的关键。2.1.2.2压接管保护套设计压接管保护套设计能否成功直接决定着集中压接能否实现,其质量优劣也决定着放线质量的好坏。对压接管保护套的设计国家电力公司提出了较高的标准,邀请了国内多个电力机械厂进行研究设计,最后由南京某厂设计成型,保护套全长1350mm,两端为导线保护胶皮,外径90mm、壁厚11mm,重26kg;导线包络角30度情况、放线张力35kN、过滑车3000次,保护套、压接管及压接管前后、保护套前后导线均无任何问题,集中压接施工得以实现。之后其他厂家进行优化设计,使保护套壁厚减至7mm,重21kg

9、;为安全起见,龙政线多家施工单位仍采用的是南京厂家生产的保护套。2.1.3 分散压接与集中压接比较分散压接受实际情况限制大,施工工艺复杂、安全隐患大、工效低,具体论述见东电蔡生泉先生分散压接施工方法一文。上海送变电曾采用过集中压接法进行直线管压接,结果出现不同程度“蛇曲”,经专家评审其原因为导线及压接管保护钢甲存在质量问题所致。集中压接具有操作简便、压接管位置容易控制、安全、经济、质量有保证、工期易控制等特点,所以采用集中压接。2.2 放线方式放线方式论证主要在分次展放和同次展放上进行,具体为一牵二分次展放、二牵四同次展放和一牵四同次展放,其各种方式比较如表7。 表7 放线方式比较项目一牵二分

10、次展放二牵四同次展放一牵四同次展放张力机选择持续张力30kN、最大张力40kN;轮径大于40倍导线直径-100=1348(mm)牵引机最大受力(kN)8080160牵引绳破断拉力(取3倍安全系数)(kN)240240480牵引绳选择规格(国内现有规格)(mm)24(破断拉力300kN)24(破断拉力300kN)28(破断拉力425kN)牵引机可选规格轮径(牵引绳直径的25倍)(mm)600600700持续牵引力(kN)9090170综合分析滑车悬挂(916滑车轮径25倍导线直径,轮槽宽度120mm保护套直径1.2倍 悬挂两组三轮滑车、间距大于1.5m悬挂两组三轮滑车、间距大于1.5m悬挂一组五

11、轮滑车,需高挂滑车增大导线对地距离优点所用设备少施工效率高放紧线操作简单缺点有导线初伸长不同造成施工质量隐患所用设备较多附件操作难,所用设备新购造价较大2.2.1一牵二分次展放由于一牵二分次展放涉及到导线分次问题,可能因导线初伸长不同造成导线弛度质量隐患;通过对导线性能的研究和试验,证明分次展放对弛度没有影响,可以采取此种施工方式。2.2.2二牵四同次展放需用两套放线设备,其缺点是投入大、场地占用大;优点是工效高、同步运行监护容易,压接管位置控制容易。2.2.3一牵四同次展放需采用特殊设备,牵引机及牵引绳、抗弯连接器、旋转连接器等均需重新加工,投资较大,放线滑车需高挂以尽量降低放线张力,在某些

12、大档距中间需设置防止导线落地措施,施工难度较大。2.2.4综合论证2.2.4.1三种放线方式均可采用,各施工单位结合自身条件具体实施,在施工过程中尽量降低放线张力,保证施工质量。2.2.4.2一牵四施工方式各种设备受力较大,安全隐患大,需采取措施尽量将每根线张力降低至25kN,牵引机受力120kN左右,切实保证放线安全;由此所带来的高挂滑车问题使附件安装需用绞磨反滑车组提线及安装附件,以及在大档内搭设防止导线落地的跨越架,施工操作复杂,质量保证难度大。从国内现状来看,一牵二分次展放或二牵四同次展放不需新购任何机械设备,使用常规的放线设备均可满足施工要求,尤其能够保证导线的最终架线质量,现在可以

13、说是最适用的。我个人认为,一牵四同次展放是将来大截面导线展放的发展方向,因为分次展放所带来的附加工作量综合计算起来也是非常大的,如果能够解决机械设备问题,一牵四放线还是最合适的架线方案。2.2.4.3由于我公司设备能够满足“二牵四”展放,为保证施工质量,采用二牵四同次展放,以下内容按此工艺介绍。2.3 放线滑车悬挂方式放线滑车悬挂方式根据放线施工布置情况有分开悬挂两组三轮滑车和二联板拉杆悬挂滑车两种方式。2.3.1分开悬挂滑车方式分开悬挂滑车方式在最初架线方案设计阶段一直作为一牵二或二牵四放线的首选方式;由此各施工单位也请设计院在直线塔及耐张塔横担挂点内侧1.4-1.6m处横担两侧加装了挂滑车

14、操作孔。如图1所示,施工中在永久挂点悬挂绝缘子、连接三轮放线滑车为一组;另用挂架连接两端操作孔,挂架下端连接可调装置、连接滑车为一组,进行放线作业。2.3.2二联板拉杆悬挂滑车方式二联板拉杆悬挂滑车方式具有较好的优越性,对将来的紧线质量、附件安装操作都带来了方便,在多家施工单位架线施工中被采用。如图2所示,在永久挂点用卸扣连接二联板,其下端连接圆钢拉杆,拉杆长度与绝缘子长度相近,拉杆等长、垂直间距600mm,滑车最宽点尺寸为521mm,能保证紧线时其自然下垂有79mm间距;在放线时用一根钢绳连接拉杆下端与滑车上端卸扣相连的环,横向塔身拉开间距1.5m,同时保证了滑车自然下垂,放线过程中保证滑车不磕碰。直线转角和耐张转角塔采取提前预偏方式保证两个滑车间距及防止线绳跳槽。2.3.3两组滑车悬挂方式在放线过程中的控制要点a. 转角塔在放线过程中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