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83730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5(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21春教育统计学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 明代传奇的代表作有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其中牡丹亭是( )作的。A.洪昇B.汤显祖C.孔尚任参考答案:B2. 通常情况下,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每学期可以系统地观察每个孩子23次。(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正确3. 九叶诗派是中国 40 年代后期在上海以诗创造、 中国新诗为中心而形成的一个诗歌流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正确4. 泥塑的题材,应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结构要简单,形象特征要明显,塑造的技能要简易,使幼儿一学就会,一做就( )。A.喜欢B.成功C.厌倦D.开心参考答案:B5. 学前儿童从幼

2、儿园进入小学一般会面临哪些问题?幼儿园教师应如何帮助解决?参考答案:(1)面临的问题:社会要求的提高。生活制度的变化。师生关系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变更。教育内容的加深。教学方法的改变。(2)教师如何做: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培养学前儿童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第一培养主动性;第二培养独立性;第三发展人际往能力;第四培养规则意识和时间观念。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第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第三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小学阶段目标主要是协助儿童认识自己,适应环境,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由自我成就达到社会性发展。( )此题为判断

3、题(对,错)。参考答案:7. _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学制。A.1949B.1950C.1951D.1952参考答案:C8. 美国的美术教育从一开始则带有浓郁的( )色彩。A.现实主义B.实用主义C.当代主义D.美学主义参考答案:B9. 教育统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 )教育统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 )A.描述统计学、量化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量化统计学C.描述统计学、推断统计学、多元统计D.描述统计学、多元统计、量化统计学参考答案:C10. 儒林外史中被作者肯定和赞颂的人物。( )A.士林中的贤者,如杜少卿。B.还有代表着作者

4、的社会理想的真儒名贤形象,如迟衡山、庄少光等。C.市井奇人形象,他们不受功名富贵的羁绊,也不受礼法名教的束缚,自食其力,又文采风流,如鲍文卿等。参考答案:ABC11.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若r1=0.40,r2=0.20,那么r1就是r2的2倍B.如果r=0.80,那么就表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达到80C.相关系数不可能是2D.相关系数不可能是-1参考答案:C12. 在现代社会中,学生是作为社会工具来培养,不是作为社会的主体来培养。(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13. 小班幼儿在角色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以参与者的身份价入游戏。( )此题

5、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错误14. Do you mind telling me where youre from? _.A.Certainly.Im from LondonB.Sure.I was born in LondonC.Not really, you can do itD.Certainly not.Im from London正确答案:D15. 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A、生命意识的教育B、生命价值的教育C、生命质量的教育D、生命负责的教育参考答案:ABCD16. The credit card is now providing such great conv

6、enience and opportunities _ people.A.toB.withC.onD.at正确答案:B17. ( )的不断释放是网瘾症蔓延和加强的重要化学因素之一。A、激素B、染色体C、多巴胺D、脑垂体参考答案:C18. 2005 年,全国首个生命教育实训基地在成都落成。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19. ( )往往导致一定的心理定式。A、自我认知偏差B、他人认知偏差C、依从认知偏差D、社会认知偏差参考答案:D20. Mary doesnt like going to parties and meeting new people. She is very _.A.

7、shyB.socialC.outgoing参考答案:A21. 日本教育不存在不公平问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错误22. 浓郁的幼儿生活情趣是生活故事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它最本质的特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23. 考试信息管理,可分为( )几部分。A、考试管理B、成绩管理C、反馈管理D、监督管理参考答案:AB24. 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检验某个频数分布是否服从正态分布时需采用:( )A.Z检验B.t检验C.2检验D.F检验参考答案:C25. 简述课程文本的涵义及特征简述课程文本的涵义及特征标准答案:对课程文本的解读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8、,不同的解读使课程实施显现不同的特点。课程文本即因循不同的课程理念对课程进行设计而产生的相应的符号表现形式,最常见的课程文本包括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等。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文本具有权威性、理性的至上性、设计者意图的原始性等基本特征。26. 学校管理思想的一般特点包括:( )。A.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统一B.理论与实践的统一C.共性与个性的统一D.教育观念与管理观念的一体化E.领导意志与群众思想水F.民主与法制的统一正确答案:ACD27. 世界上商业银行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参考答案:B28. ( )是班级的核心组织。A、值日班长B、小组C、班级学生会议D

9、、班委会参考答案:D29. 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_是这种教学的核心。”A、创造B、共享C、探究D、快乐正确答案:A30.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包括_。A、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B、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C、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正确答案:ABC31. 杜威的教育目的论是以他的五种道德观念为基础,努力形成学生“完美”、 “善良”的道德品质。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32.

10、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 )。A、分步练习B、整体练习C、模仿练习正确答案:AB33. 下列哪种类型的师生关系中,学生的心理情绪往往处于紧张之中( )。A、民主型B、放任型C、专制型D、综合型参考答案:C34. 在绘画操作表现阶段,教师的指导应着重在( )方面。A、为儿童选择和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B、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C、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D、提供游戏化的练习正确答案:ABCD35.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在客观现实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36. 角色游戏的构成要素有A.角色的扮演B.对物品的假想C.情境

11、迁移D.内部规则参考答案:ABCD37. the teacher give students 2 minutes to skim a text, and when time is up, he asks students to stop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in this way, the teachers role is aan _.A. prompterB. organizerC. controllerD. participant正确答案是:C38. 在艺术分类中,美术又被成为造型艺术、视觉艺术和( )。A.空间艺术B.绘画艺术C.行为艺术D.色彩艺术正确

12、答案:A39. 从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去估计因变量的相应取值的完整分析与计算过程称为( )从自变量的一个取值去估计因变量的相应取值的完整分析与计算过程称为( )A.多元分析B.回归分析C.方差分析D.区间分析参考答案:B40. ( )是典型的用点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A.剪纸B.粘沙C.撕帖D.粘纸参考答案:B41.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良好意志力可以表现为对于学习目的有深刻的认识。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参考答案:42. 在审美情感中,人的理智、意志和( )处在和谐统一中。A、感觉B、想象C、潜意识D、情感参考答案:D43. 分析评价1932年我国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参考答案

13、:背景:随着陶行知与陈鹤琴提出的“注重幼稚教育案”,1932年10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幼稚园课程标准,这是我国第一个自己制定的统一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标准分总目标、教育方法要点、课程范围三部分。幼稚教育总目标分为:(1)增进幼稚儿童的身心健康(2)力谋幼稚儿童应有的幸福与快乐(3)培养人生基本的优良习惯(包括身体、行为等各方面的习惯)(4)协助家庭教养幼稚儿童,并谋家庭教育的改进。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故事和儿歌、游戏、社会和常识、工作、静息、餐点。每门课程都规定了授课目标、内容大要和所要达到的最低限度。教育方法要点注重儿童社会化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提出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并采取奖励机制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儿童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之人。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是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基础上,吸收和借鉴西方学前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的结晶,建立起的符合我国实际与儿童身心发展需要的课程理论体系,结束了中国自清末以来幼儿园课程外国化、宗教化和非科学化的混乱局面,特别是运用团体、分组和个别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无疑是历史的进步。而这一时期进行的各种试验活动时对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