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及特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80607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传播及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众传播及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众传播及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众传播及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众传播及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众传播及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传播及特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众传播及特点.精品文档.大众传播及特点大众传播概念首次出现在1945年11月在伦敦发表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宪章中。 大众传播的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特点:(1)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2)大众传播是运用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活动;(3)大众化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

2、播活动;(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发展趋势:(1)传播者的职业化 组织化(2)媒介的机械化 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3)讯息的大量化 复制化(4)受众的大众化 分众化、细分化(5)反馈的弱化 强化(6)大众化媒体 社会化媒体大众传播学:大众传播学是研究大众传播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大众传播的功能,内容,过程与效果的学问,是传播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二 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大众传播的起点,以19世纪30年代大众报刊的出现为标志。 其发展过程大致有几个阶段:大众报刊;电报、电影、广播;电视。报刊真正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确是在19世纪30年代,其代表性的事件是廉价“便士报”的出现

3、(以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这种大众报纸在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观点纸”向“新闻纸”的转变,二是由政党经费经营向市场化运营向市场运营和企业化经营的转变。报纸开始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电子媒介出现了。1838年,赛缪尔莫尔斯发明了第一台实用电报机;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20世纪初,美国西屋电器公司的研究人员康莱德在他的汽车房内装了一台试验发射机,向外发射无线电通信,他放了一张唱片,他原本目的是要

4、改良无线电装备,但是确不自觉地成了第一个早期唱片地播音员。后来。当西屋公司得知一家百货公司要用他们地通信设备作广告时,他们看准了无线电地发展方向。该公司宣称将用一部新装设地电力为100瓦地发射机,广播1920年11月2号的美国总统大选消息,这样就刺激了许多人对收音机的需求。就这样,广播电台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台出现了 .1920年11月,美国威斯汀豪斯公司获得了从事标准广播的第一张正式营业执照,开始播放新闻、音乐、讲话,转播体育比赛实况等节目。到了40年代,美国家庭的收音机普及率已超过80%,二战后,收音机越来越成为现代人获得信息和娱乐的便利媒介。 1927年,出现了有声电影,随后出现了彩色电

5、影,宽银幕电影,立体电影。80年代又出项了环幕电影,球形电影合全息电影等等。电影发展初期,电影在法国最为发达,一战以后,代之而起的是美国电影。计算机、有线电视、卫星通讯、社会化媒体三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4娱乐功能5经济发展功能v 从宏观而言,大众传播的负面功能主要表现在:v 1 大众传播媒介易混淆“现实环境”与“拟态环境”(媒介环境),大众对媒介过分依赖,而媒介带来的事实只是部分再现生活情景,不能代表一种社会趋向,若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不良后果。v 2 麻醉精神,过度沉溺于表而信息和通俗娱乐中,沉醉在虚幻满足中,失去社会行动力。v 3 信息的大量涌入造成信

6、息过量,使人们对信息产生冷漠态度。并促长了“社会服从主义”削弱公众的辨别力和对社会的批判精神,把人变成顺从现状的单面人。v 4 媒介以廉价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 v 5 大众文化过于通俗使观众、读者,观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和鉴赏力下降了。v 6 电影电视作品中,大量的暴力血腥、色情内容和场面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影响观众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v 7 卫星直接电视的发展,扩大了节日覆盖范围,带来了跨文化传播中国家主权问题,对社会制度构成潜在威胁。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造成冲击。四 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生活的关联主要表现在:(1)提供信息,帮助我们了解世界;(2)提

7、供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实用型的帮助;(3)文化享受和娱乐;(4)放松压力,缓解生活压力;(5)消磨时间,排除孤独;(6)逃避现实等等。大众传播一旦形成一种社会力量,关于它对于社会的作用力和影响力就成为关注的焦点。而这种关注,主要形成了主要思路:乐观主义的,怀疑主义的。乐观主义的看法主要出现在大众媒介诞生之初,认为大众报刊会成为推动民主进程的一种力量。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布莱士、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和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美利坚民主国一书中认为,布莱士认为大众报刊推动舆论的形成,而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它经过了被动地忍受权威支配和统治的阶段,正在迎来自身成为统治力量的时代。在舆论学)一书中,塔尔德

8、认为,大众报刊促成了公众的形成,公众一经诞生,便与报刊一起,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之际才能够成为现实。大众传播的发达可以促进人类的交流,促进各国、各民族和各阶层之间的人性和道德的共同发展。”二战中,这种乐观主义的情绪受到挫伤,大众媒介的作用以及对于社会的影响并没有像人们所乐观地期待的那样,而是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发生了不同的作用。它的破坏力和杀伤力,使得关于大众传播的乐观主义评价逐渐转化为怀疑主义倾向。二次大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的加剧,进一步招致了不少学者对大众传媒的激烈批评三)

9、大众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1 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知、互动2 大众传播与现代信息环境信息环境:社会中由个体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其主要特征是:以非人际之间的信息获取为特征。而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构造者。 3 信息环境与现实环境:信息环境具有社会控制的功能(1)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的行为,这是大众传播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主要机制 ;(2) 大众传播是具有社会控制功能的信息系统,但控制的性质和方向不完全去决于它自身,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更为复杂的社会机制和条件 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李普曼的拟态环境

10、概念(即信息环境):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这样一种机制,使得现代环境不仅越来越信息化,而且信息环境也越来越环境化,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日本的藤竹晓1968年,在李普曼的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拟态化”问题。国外的事情与国内的事情不再有分界世界经济,世界环境,世界艾滋病危机,世界军备竞赛,这些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在我们所处的时代,科技、旅行、经济和政治系统、人口迁移的方式、人口的密集程度的变化都导致不同文化间

11、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不管你愿意与否,这种交流都将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向前发展。休斯顿史密斯曾说过:当历史学家回首我们这个世纪,最激动人心的事不是太空旅行或核能的应用,而是整个世界上的人们可以真诚相对,互相理解。跨文化传播1 文化在汉语中实际是“人文教化”的简称。前提是有“人”才有文化,意即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是基础和工具,包括语言和(或)文字;“教化”是这个词的真正重心所在:作为名词的“教化”是人群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作为动词的“教化”是共同规范产生、传承、传播及得到认同的过程和手段。狭义的文化概念: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

12、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文化是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或一个人的整个生活方式,即个人从他所属的人群中获得的社会遗产。文化是人类欲望和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2仪式仪式是与象征意义有关的、经常重复的形式化行为;文化与仪式密不可分,文化通过仪式巩固、表达和维护自己的价值观。仪式是文化的核心因素,个人通过仪式使自己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则通过仪式不断地更新和延续自己。3社区在相当宽泛的生活和利益区域内形成的广泛的、休戚相关的关系。社区包括地域性社区和心理社区、兴趣社区。社区对广告而言有两种意义,第一社区是消费的基础,第二品牌社团的出现 4物品意义所有被消费的物品都具有社会文化含义。

13、基本上人们的消费动机大抵可区分为“实用性消费”和“符码式消费”两大类。符码式消费是指消费者主动依赖商品所蕴含的社会讯息来塑造自我形象,并且也运用商品帮助扮演某些社会角色。广告主体(由广告主、广告公司、广告媒介)、广告本体 (由广告运动、广告活动、广告作品构成的 “广告” ) 广告对客体(广告对象)的作用广告的外环境:与广告发展有各种关联的经济条件、社会文化条件、政治法律条件 广告的内环境:科学技术、竞争、批评、人才、自律、交流与合作 文化的特点第一节 认识跨文化传播文化的特点文化的习得性,文化的继承性,文化的符号化,文化的动态性,文化的系统性跨文化传播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

14、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拉里A萨默瓦跨文化交流的形式:l 人种间交流l 民族间交流l 群体文化间交流社会文化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语言、社会结构、宗教信仰、社会习俗、历史传统、生活方式、教育水平、价值观念、亚文化群等v 法国:穿着保守,除非在南方是随便的。不要随便提及姓名中的名为好,法国人对陌生人是规矩的。v 德国:特别准时。访问德国人家庭时,应带上没有包装的鲜花,并递给女主人。在介绍时,先问候女士,并等待,如果女士先伸出手后,才能与她握手。v 意大利:意大利商人对式样是很关心的。访问前要预约,要对意大利的官僚主义有准备和耐心。v 英国:在正式的晚餐上经常干杯。如果主

15、人敬你一杯,一定要回敬。业务款待中午宴比晚宴多。v 沙特阿拉伯:在会面时经常相吻,但是在公共场合千万不能吻妇女。当沙特人请喝饮料时,要接受,拒绝是不礼貌的。日本:不要学日本人鞠躬,除非已经完全了解鞠躬礼向谁鞠躬、几次、什么时候鞠躬等。v 递送名片是另一礼节。带着许多名片,双手捧上,以便看清你的姓名、按身份大小依次递上名片。因为日本商人在没有花费时间详细阅读资料和作决策之前,是不会许诺什么的。v 欧洲:忌讳“13”、“3”;7也很特别,有些人认为不吉利,有些人却认为是吉利的数;认为“星期五”不吉祥。v 英国:忌讳黑猫、喜欢马蹄铁,如果有人打喷嚏,旁边的人要说“上帝保佑你”,忌讳打破镜子、碰撒食盐。v 俄罗斯:不喜欢黑色,尤其是黑猫、也忌讳13,喜欢7;认为如果兔子从自己跟前跑过去是不祥之兆第二节 文化模式与跨文化传播文化模式既指帮助人们感知世界、思考问题的条件,也指人们在这个世界中的生活方式。 美国的主导文化模式:个人主义、物质主义、科学和技术、进步和变化、工作和娱乐、竞争 中国文化:宗法文化 、农耕文化、血缘文化 四个衡量价值观的文化维度: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不确定性规避、权力距离、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马歇尔庞德在“中国文化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