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7010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8 大小:8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42(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中学教师招聘考前难点冲刺押题卷含答案1. 简答题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考点 第二节教学过程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方面的知识。2. 单选题 ( )是渗透在各科学习之中的,没有专门和具体的学科内容。A 陈述性知识B 程序性知识C 策略性知识D 动作性知识考点 第一节教学设计解析 策略性知识是渗透在各科学习之中的,没有专门和具体的学科内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3. 单选题 学生害怕在社会公共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 抑郁症B 恐怖症C 焦虑症D 强迫

2、症考点 第二节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解析 社交恐怖症是对社交场合和人际交往的恐惧。恐怖对象可以是某个人或某些人,也可以是除了特别熟悉的亲友以外的所有的人。患者极力避免与恐怖对象交往,如果不得不与之交往,则会表现出焦虑、紧张、脸红、出汗、举止不自然、手抖、语词不流畅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4. 单选题 下列对教育行动研究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主要适用于解决实际问题B 它主要适用于解决理论问题C 它是一个不间断的螺旋、反复的过程D 它要求实践者与研究者相互协作考点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解析 行动研究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实际问题而不是理论问题的研究。5. 判断题 问题解决一般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

3、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步骤。(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略。6. 单选题 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A 操作的定向B 操作的模仿C 操作的整合D 操作的熟练考点 第二节技能的形成解析 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学习者只有通过整合,各动作成分之间才能协调联系,动作结构才逐步趋于合理,动作的初步概括化才得以实现。7. 填空题 加涅将学生的学习成果或教学目标分为五类:言语信息、_、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考点 第一节教学设计解析

4、略8. 单选题 教师在上课时,写在黑板上的字不能太小,运用的感知觉规律是( )。A 组合律B 强度律C 活动律D 差异律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强度律是指作为知识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地感知。因此,在直观过程中,教师应突出那些低强度但重要的要素,使它们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在讲授过程中,教师的言语应尽量做到抑扬顿挫。题干描述的老师写的字不能太小依据的是强度律。9. 填空题 现场教学和个别教学是中小学教学的_。考点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是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10.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

5、,苏联教育心理学在理论探索方面,( )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A 维果茨基B 乌申斯基C 马卡连柯D 鲁宾斯坦考点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解析 20 世纪30 年代,苏联教育心理学在理论探索方面,贡献比较大的是维果茨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他们的思想为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维果茨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11. 单选题 下列原则既属于教学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A 导向性原则B 因材施教原则C 直观性原则D 循序渐进原则考点 第二节德育解析 德育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教育者在

6、德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与个性特点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因此,本题选择B。12. 单选题 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 )。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洛克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康德是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的人。13. 填空题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_一周

7、期的全员培训。考点 八、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析 略14. 单选题 马克思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它主要出现在马克思的著作( )中。A 资本论B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C 反杜林论D 德意志意识形态考点 第一节教育目的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15. 单选题 教师通过记录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来研究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A 教育行动研究法B 教育个案研究法C 教育实验法D 教育观察法考点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解析 教育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

8、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并通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过程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分析和解释,以形成对教育现象认识的方法。16. 单选题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A 为人师表B 清正廉洁C 敬业爱业D 团结协作考点 第三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解析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17. 单选题 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作为侵权行为和()。A 轻微侵权行为B 不作为侵权行为C 重度侵权行为D 中度侵权行为考点 第

9、二节教师违法(侵权)行为预防解析 侵权行为可以分为作为侵权行为和不作为侵权行为。18. 单选题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迁移称为( )。A 正迁移B 负迁移C 横向迁移D 纵向迁移考点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解析 题干中描述的是正迁移的概念。19. 单选题 学生因为老师的学识渊博、风趣幽默、慈爱公正而喜欢上他的课,这主要体现了人际交往过程中的( )。A 晕轮效应B 近因效应C 首因效应D 定型效应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晕轮效应是指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他的其它特征作相似判断。因此,本题选择A。20. 多选题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 )。A “生活即教育

10、”B “社会即学校”C “活教育”D “教学做合一”考点 第二节教育学及其产生与发展解析 “活教育”思想是陈鹤琴提出的教育思想。21. 单选题 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 )。A 班集体B 班主任C 班干部组织D 教学质量管理考点 第二节班级管理解析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管理是班级教学管理的核心。因此,本题选择D。22. 单选题 教学的社会功能表现在个体水平和( )。A 个体水平B 班级活动C 群体水平D 课外活动考点 第二节班级管理解析 教学的社会功能表现为两种水平:一种是个体水平,即教学对参与者个人所具有的功能;另一种是群体水平,即在教学中,学生不仅向教师学,从书本中学,还要互相学习。

11、因此,本题选择C。23. 多选题 班级管理的内容包括( )。A 班级组织建设B 班级制度管理C 班级教学管理D 班级活动管理考点 第二节班级管理解析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班级管理是以班集体为基础展开的。因此,建设培养良好的班集体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成果的体现。内容包括: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班级活动管理等。因此,本题选择ABCD。24. 单选题 夏丽怀疑同桌李丽在课间趁自己不注意偷拿了自己的手机,于是向班主任报告。班主任不问缘由就对李丽进行搜身。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李丽的()。A 人身自由权B 受教育权C 隐私权D 财产权考点 第二节教师违

12、法(侵权)行为预防解析 侵害学生人身自由权的表现形式有:非法拘禁和限制学生、非法搜查学生、非法限制学生表达自由的权利。黄老师不问缘由就对李丽搜身,侵犯了李丽的人身自由权。25. 判断题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 )A正确B错误考点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解析 马斯洛把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两类。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它们因身心的缺失而产生,因此也称缺失性需要。26. 单选题 学生最基本的权利是()。A 受教育权B 人身权C 财产权D 著作权考点 第二节教师违法(侵权

13、)行为预防解析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27. 单选题 操作技能在结构上具有( )。A 客观性B 展开性C 简缩性D 内潜性考点 第二节技能的形成解析 一般而言,操作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客观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外显性;第三,动作结构的展开性。注意题干中问的是在结构上的特点。28. 多选题 在直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的获得感性知识,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这些感知规律包括( )。A 强度律B 差异律C 活动律D 组合律考点 第一节知识的学习解析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感性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而要想有效地观察直观对象,必须运用强度律、差异

14、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29. 单选题 “课程应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这是( )的观点。A 杜威B 鲍尔斯C 金蒂斯D 弗莱雷考点 第一节课程概述解析 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这种观点以巴西的弗莱雷为代表。他们认为课程不是要使学生适应或顺从于社会文化,而是要帮助学生摆脱社会制度的束缚,建立一种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文化。因此,课程应把重点放在当代社会的主要问题和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以及改造社会和社会活动规划等方面;课程应有助于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30. 单选题 喝了苦药后接着喝白开水,会觉得白开水有点儿甜味。这是( )。A 感觉后像B 继时对比C 感觉适应D 同时对比考点 第一节认知过程解析 继时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