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65170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70页)(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县桑椹种植及深加工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建设单位:XX省XX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 所有制形式:民营1.1.4建设内容、地点、规模、期限1、建设内容:桑椹种植三万亩;果汁、果酒、果糕三条加工生产线2、建设地点:XX县XX镇3、建设期限:2012年-2015年,共3年。1.1.5项目论证单位:XX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6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1、项目总投资:31000万元,其中种植三万亩桑椹需投资5000万元,土地补偿费5

2、000万元,200亩大棚栽植示范基地需投资5000万元,生产加工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2、固定资产投资16000万元,其中:生产基地建设费:8000万元研发中心费用:1800万设备购置费:2000万元安装工程费:1000万元冷冻库建造1000万元其它费用:1200万元1.1.7资金筹措:本项目建设总投资31000万元,单位自筹1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1500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预算内资金4000万元,地方政府支持2000万元。1.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新建生产车间总建设面积:6000平方米。2、达年产量:桑椹果原浆:7020吨/年 桑椹果酒:4320吨/年桑椹沙司4662吨3、达

3、年产销售收入:22224.6万元4、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本项目经济效益计算期限为20年,其中建设期2年,从第3年开始产出,第四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各年生产负荷分别为40%、60%、80%、100%。5、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年平均销售收入22224.6.万元,年均总成本估算11800万元。6、销售税金及附加:按综合平均税率7.2%计算,年平均为1581.48万元,所得税33%,年平均1957.08万元,两税合计3538.56万元。7、税后利润:年平均为6886.04万元。8、投资利润率:(年平均利润总投资)100% =(6886.0431000)100%=22.2%1.2 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

4、1.2.1综合评价1.2.1.1必要性和可行性1、我县为桑堪种植适宜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桑堪种植,果繁叶茂,产量极高。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发展种植桑椹1万亩,逐渐达到3万亩,桑椹种植三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可达2500公斤,按公司收购价3-4元/公斤,亩产价值达7500元以上,种植户的增产增收效益显著,为推进全区农业结构的战略调整、确保农民增收,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无污染、无公害的食品需求会显著增加。由于桑椹种植区域的特殊性和开始时间不长,特别是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现已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名单,桑椹不仅作为中药在中医临床和医药工业上应

5、用,而且在食品工业中也越来越广泛的被开发利用。目前已研发桑果汁饮料、桑椹精华素(桑椹果酒)、桑椹果浆和天然桑椹红色素等产品。由于其深加工的前景广阔和本能的加工属性,发展桑椹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可确保本项目的成功实施。1.2.1.2技术的先进性:项目采用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此外,在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促进基地农户采用科学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方式和初加工方法。1.2.1.3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利大于弊。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显著增加森林覆盖率,桑椹加工没有毒、害物质产生,而且在种植的生产过程中,几乎不使用农药,桑叶还可用于养蚕。加

6、工过程中无废物产生,清洗废水沉淀后可直接排放。本项目的实施可促进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1.2.2结论桑椹产业化龙头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优先发展项目要求。通过桑椹产品的开发,可保证人们对高品质果汁饮料、新型果酒的需求,并能迅速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是一个独具特色创收增效的新、奇、特产业项目,具备较强的竞争力的区域代表性项目。通过可行性论证,经济上是合理的,技术较为先进。1.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资金短缺是本项目存在的最大问题。桑椹产品开发包括: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其一系列的工作都需要较大资金的投入,仅靠企业自筹很难快速完成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政府财政扶持和银行信贷,以解

7、决资金短缺问题。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 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2.1.1国家产业政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成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要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的首位”,同时指出:“发展农产品经营,关键是培育有市场开拓能力、能进行农产品深度加工、为农民提供服务和带动农户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近几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都一再强调:“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新思路。十二五计划纲要中指出:要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业

8、,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带动农户进入市场,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要依靠科技进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1.2行业发展规划:发展种植业及其深加工产品生产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XX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以当地的资源优势和比效优势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依托农业科技成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的模式,培育一批辐射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

9、发展区域主导产业,建设各县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适应市场需求,丰富人们健康生活的需要。我国农业已进入一个综合生产能力,能够满足国家温饱需要的新阶段,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开始向绿色、天然、营养、味道鲜美、保健的方向发展。桑椹自古以来作为水果和药材被应用,具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是被国家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是韩国、日本餐桌上的佳品。国内市场也已启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桑椹果、桑椹汁饮料、桑椹精华素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发展桑椹是改善人们膳食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丰

10、富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完成这一目标,就必须实施桑棋产业化开发项目。2、是创立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常规农产品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特色、天然、保健作用的食品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特色品种是创品牌的先决条件。桑椹的加工市场潜力巨大,易于创立品牌。只有广东、广西有台农种植,以鲜果方式供应市场,价高。因此,我公司抓住时机,在县内发展桑椹种植推广和深加工,是创立农产品品牌、提高XX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需要。3、是完善配套服务、确保优质高产稳产、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需要。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难,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和重点就

11、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中心,实行产业化经营,完善配套服务,达到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的目的。桑椹果是一种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资源型特色产品,从县内试种情况看,县内土壤、气候适宜桑椹生产,当年种植,第二年即见效,亩产可达1000斤,三年可达5000斤以上,平均亩产可达5000元。因此,通过实施桑椹产业化龙头企业,充分利用当地山地资源,扩大种植规模,能确保农民增收、财政增税,确保XX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2.2.2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2、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3、全国农村科技发展纲要(20

12、10-2015年)。4、定西市发展“一县一品”工作方案。5、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纲要。第三章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障碍因素3.1 项目区概况及建设地点3.1.1项目区概况:XX县位于XX中东部,黄河上游,全县国土总面积2908.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85.3万亩,全区总人口45.6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万人,境内310国道贯穿东西,距定西市70公里,兰州200公里,天水100公里,产品的集散、运输十分便捷,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项目建设地点拟以XX镇为重点,辐射周边三铺,形成“以点带面”一期1万亩、二期3万亩桑椹果开发格局。3.1.2建设地点3.1.2.1选址

13、原则:1、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筑用地不占用良田耕地。实行集约化、产业化生产,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2、用地必须符合工艺要求,达到工艺路线短捷,物流搬运方便、合理。3、建设地点外部交通方便,水、电供应充裕。4、建设地点场地留有余地,满足扩建需要。5、建设地点周围无污染源,符合桑椹深加工生产条件。6、建设地点有利于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引导农户调整产业结构。3.1.2.2建设地点确定:在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从技术层面和经济上进行多方比较,拟在XX镇五星村建设年处理鲜桑椹近万吨的加工厂。3.2 有利条件3.2.1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7.7C,极端最低温-20.7C。XX县XX镇具有

14、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属陇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区,年平均气温为7.7,极端最低温度为-20.3,年均日照2100-2400小时,年降雨量450mm,全县土地资源丰富,近150万亩山地中未利用土地约20万亩。这些土地三分之二面积可利用,土层深厚,质地较好,海拔在2000m以下,是种植桑椹的最佳地带,为桑椹种植的成功开发提供了前提条件。3.2.2劳力资源充足,技术力量较强。全县有总人口4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68万,劳动力29.9万,每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可引导到桑椹开发项目。此外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科技力量做后盾,在加工技术层面,人员培训和产品销售提供了保障,从而在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过硬的

15、技术力量为XX县桑椹开发提供了人力和技术产品市场保障。3.2.3有较好的开发基础:由于桑椹开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风险小、见效快,产品市场前景广阔XX县委、县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项目区内农户积极响应,公司基地办好示范样板。第四章 项目承建单位基本情况4.1简述XXXX农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现有正式员工12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都是有中级职称以上,其中高级职称2人,拟招收120人的合同工,以短期强化培训,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熟练工工人队伍。公司技术力量雄厚。4.2技术依托4.2.1技术依托单位本项目主要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林学院和食品学院及XX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技术力量雄厚,能为本项目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4.2.2生产技术标准桑椹果深加工严格执行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食品标准。第五章 产品市场需求预测与市场销售5.1 市场预测和现有生产能力估计种桑养蚕在我国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种桑采果的开发时间不长,桑椹作为一种天然的保健水果还没有被国内广大消费者所认识。目前只有陕西、山东个别地区种植加工,产品也只限于冰冻鲜果、干果及原汁,属一般性粗加工,个别厂家生产的桑椹酒出口欧洲,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