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45859 上传时间:2022-1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小少教多学申报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度编号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实验学校申报审批书 申请人 姓名 杨 刚实 验 学 校 铜仁市第五小学子 课 题 名 称 实施“少教多学”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研究所 在 地 区 贵州省铜仁市 填 表 日 期 2012年3月10日 填 表 说 明1请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填写,字迹清楚、规范。2填写时各项目内容要明确、具体,不得含糊不清或空白。3本表须一式四份上报课题组。课题组秘书处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邮局九分箱 邮编:100048 电话:010-68980218 E-mail:一、基本

2、情况实 验 学 校铜仁市第五小学校长姓名杨刚性别男年龄43民族汉职称小高通讯地址贵州省铜仁市中华路41号电话办公:5222489手机:18722961238邮 编554300E-mail932628084课题负责人田晓军性别男年龄40民族苗职务职称小高通讯地址贵州省铜仁市中华路41号电话办公:5213153手机:13885658252邮 编554300E-mailzhangxuegui_参与课题研究主要人员姓 名年龄学 历职 称研 究 分 工杨 刚43大专小高主持课题全面工作田晓军40大专小高课题实施负责人路光伟43大专小高学术秘书张雪贵35本科小高学术秘书赵 红45大专小高搜集整理资料杨朝艳

3、31本科小一搜集整理资料向爱萍40大专小高搜集整理资料张 雪33大专小一搜集整理资料二、课题论证 子课题的意义及价值 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研究实施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请按3部分分项填写,总字数限1500字以内) 子课题的意义及价值子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智力的积极性”、“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第斯多惠的观点不言而喻,教师不应剥夺学生思考进而发现真理的乐趣,而应该引导他们的思想,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扬主动性、积极性。语文新课程大纲的宗旨: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

4、为主导,采取讨论、自主合作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开展“少教多学”与培养学生个性化语文能力研究的课题研究,对于教育资源相对欠缺,尤其是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学校尤显重要。其意义集中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少教多学”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2、“少教多学”的过程需要强化而不是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3、“少教多学”有利于实现教学中心的转变:一是从“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二是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转变到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内外自学相结合的轨道上来。

5、三是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到传授知识与培养技能、提高素质并重的轨道上来。四是针对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过多,搞“满堂灌”“填鸭式”这一弊端,“少教多学”能科学地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比例关系。五是开展“少教多学”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在更高的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使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有更加广阔的天地,有利于促进教师向专家型和学者型教师转化。 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具体内容如下: 1.从语文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研究“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价值及适用条件。2.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内容,建立“少教多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完善对应

6、的教学策略。3.新课标阅读理念引领下的课外自主阅读。4.自主合作前提下作文教学实践;5.先学后教的古诗文自主学习方式的探讨 二、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优化课堂目标、优化课堂结构、优化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破目前困扰教师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变“师本主体”为“生本主体”。相信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课内和课外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运用自主性、探索性学习态度和创新精神,实现自主性、个性化发展,使学生素质在相互帮助、相互沟通、相互质疑得到优化;重视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课题研究实施

7、步骤、阶段性目标和最终成果 1.准备阶段(2011年8月2012年6月) (1)设计课题方案(2011年8月2012年12月) 了解课题研究背景,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加强自主性课题实验的理论学习,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观,并能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通过集体讨论,确立子课题,明确研究思路,拟定实验方案。 (2)组建课题队伍(2012年1月2012年6月) 本校根据教师自愿原则,确定课题组成员,组建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培训活动。 2实施研究阶段(2012年7月2015年8月) 按既定方案组织实施,开展专项研究活动,并分阶段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检察、评估;不断完

8、善实施方案,改进研究与实验工作。(1)首先要做好问卷调查,问卷的设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生的学”问题设计,二是“教师的教”的问题设计。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2)按照确定的子课题方案进行富有成效的深入研究。 3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2月) (1)进行实验成果梳理及子课题结题工作。 (2)完成实验学校课题研究报告。 (3)成果展示。(研究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实录分析等) (4)编纂课题成果集。 (5)申请结题鉴定。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子课题的组织机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请按3部分分项填写,总字数限1000字以内) 主要参

9、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我校现有教师80多人,语文教师30余人,教学班级29个。多年来,学校注重对教师的培养,先后培养了一批省、市、区科研骨干教师,他们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人才基础。 1.杨刚: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43岁,曾经组织过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并成功结题,正在组织实施国家级课题“纵横码”研究工作。 2.田晓军:副校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 40岁,市级骨干教师,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3.路光伟:教务主任,小学高级教师,43 岁,地级骨干教师,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4.张雪贵:副教务主

10、任,小学语文高级教师,35 岁,地级骨干教师,区教研室兼职教研员,曾参加过国家级课题“经典诵读”、“加强少数民族朗读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是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5.赵红:语文教研组长,小学语文高级教师,45 岁,省级骨干教师,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6. 杨朝艳:语文年级组长,31 岁,市级骨干教师,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7.张雪:语文年级组长,32岁,市级骨干教师,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8.向爱萍:语文年级组长,小学高级教师,40 岁,学科骨干教师

11、,学校国家级课题“和谐德育”和“纵横码”课题研究核心成员。 子课题的组织机构顾问:杨光福(区教研室主任)、张光兰(区教研室副主任)组长:杨刚副组长:田晓军、路光伟、张雪贵成员:赵红、杨朝艳、张雪、向爱萍、张桂媛、杨帆、刘素珍、钟建芬、易洁梅、卢梦谷、仝素芬、黄洁、侯晓旭、卢三英、余亮英、杨帆、聂妹菊、刘艳、廖碧华、刘璇、陈洋、叶佳、张艳芳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人力资源保障:我们特邀区教研室专家做我们此项课题实施的指导顾问;同时我们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主要有校长、教学校长、学科骨干和科研带头人专人负责,分工明确。为本课题提供了有力的人力保障; 2.物质资源保障:学校划拨课题研究经费,专款专用,保

12、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3.时间保障:本课题计划三年时间完成,已列入学校科研规划。 4.制度保证:在时间、人员及课堂教学等方面予以保证,建立健全各种制度与措施。 四、推荐与审核意见学校负责人承诺:我已认真阅读课题实施方案,接受课题组的管理,按计划认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及时提交年度汇报,接受中期检查;同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有权使用本课题研究成果所有数据和资料,或将本课题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术推广和相关活动。学校负责人签名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教研主管部门意见:负责人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地区指导中心审批意见:中心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总课题组审批意见: 课题组组长签名 (公 章) 年 月 日注:本表一式四份,一份寄地区指导中心,三份寄课题组秘书处,同时把电子文稿发至课题组邮箱。 本表可复制。年度编号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10067)实验教师申报审批书申请人 姓名实 验 学 校子 课 题 名 称所 在 地 区 填 表 日 期 一、基本情况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