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08645569 上传时间:2023-09-14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习题汇总(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一章 序论名词解释 1.生产可能性曲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社会使用既定的资源进行生产所能得到的产品数量的最大组合描述出来的一条曲线。生产要素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位置。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因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减少一种产品的生产量就不会增加另一种产品的数量。 2.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含义:自由放任是指完全没有政府干预而由个人自主行动,市场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经济。这一制度的特征:首先,从决策结构上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分散决策。其次,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每个人

2、或者经济单位被赋予追逐个人利益的动机。再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中的信息是通过价格涨落而传递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3.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中央当局或机构决定生产什么的计划,确定生产目标和生产方式,并指定分配规则。其特征是:决策集中化;集中决策建立在公共产权基础上。它是通过计划调节,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决定了社会资源的配置。4.混合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的含义:是指政府和私人部门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决策的经济制度。它的特征是: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决策单位的动力既可以是自身的经济利益,也可以是社会目标;信息传递既有价格自发的波动,又有计划指

3、令的反馈。简 答1.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核心是稀缺资源的配置。相对于人们的欲望而言,经济社会的资源是稀缺的,因而社会不得不以有效率方式生产人们需要的产品。经济学要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又怎样决定资源的配置。因此,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把经济学定义为: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人。 与资源配置有关的经济问题归结为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即社会利用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生产哪些产品,产量有多大;如何生产,即采用何种生产方法进行生产;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怎样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

4、,即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是现代社会面临的最基本的问题,从而也就成为以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的西方经济学首要解决的问题。2.什么是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索要解释的变量,也就是因变量,它是为理论或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影响的变量。外生变量是指理论或模型以外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影响内生变量。如价格就是经济模型中的内生变量,它是由决定供给和需求的因素所决定的。货币供给量就是外生变量,它一般是由管理层的决策决定的。但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换,如果货币供给量为企业经济活动所决定,它又会转换成内生变量。第二章 供求分析概述单 选1.当汽油价格急剧上涨

5、时,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 C.增加。2.当咖啡价格急剧上涨时,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3.病人对药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4.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假定这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可以预料价格的上升( )A.少于5美分。 B.等于5美分。 C.大于5美分。5.假如买者可以按不变的价格购买任何数量的某种商品,这意味着这种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 )A. 零。 B. 无穷。 C. 1。6.假如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求量将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卖者的总收益将( )A.保持不变。

6、 B.增加。 C.减少。7.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卖者要获得更多的总收益,( )A.适当提高价格。 B.适当降低价格。 C.保持原价格不变。8.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当价格趋于下降时,卖者的总收益( )A.不断增加。B.在开始时趋于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减少。C.不断减少。9.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价格弹性,这意味着价格一定程度的下降将使( )A.买者需求量减少。 B.卖者总收益减少。 C.买者总支出增加。10.厂商在工资率下降的时候一般倾向于雇佣更多的工人,假如工人的需求量缺乏价格弹性,工资率的下降导致工资总额( )A.减少。 B.不变。 C.增加。11.

7、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大于。 C.缺乏弹性。12.买者的总支出在价格变化时保持不变,这意味着需求的价格弹性( )A.小于1。 B.大于1。 C.等于1。13.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卖者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买者身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量,那么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需求和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 B.需求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供给的价格弹性等于零。C.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零,供给的价格弹性均大于零小于无穷。参考答案:ACCBB CBBCA ACC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名词解释1.边际

8、效用2.预算线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二、单选1.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2.已知商品X的价格为2元,商品Y的价格为1元。如果消费者在获得最大满足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是30,那么,商品X的边际效用是( ) A.20 B.30 C.45 D.60三、多选1.序数效用论对偏好的假设包括()A.边际效用递减;B.完备性;C.传递性;D.不饱和性;E.边际替代率递减; 2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A.总效用不断减

9、少 B.每单位商品增加的总效用减少C.边际效用递减 D.边际效用总大于零 E.边际效用小于零四、简答题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有何特征?3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或最后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增加的效用。2.预算线:指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在现行价格的条件下所能够买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基数效用论的一个重要假定,其主要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二、单选1.C 2.

10、D三、多选1.BCDE 2.BC 四、简答题什么是无差异曲线?有何特征?答:无差异曲线是序数效用论者分析消费者行为理论所用的一种分析工具,它表示能对消费者产生同等满足的两种商品任意数量组合点的轨迹。其特征是1 密集性:同一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2 有序性: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并且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3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表示消费者在保持相同满足时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就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4 无差异曲线一般而言凸向原点3用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的形成。答:消费者均衡简单地说就是既定收入下的效用最大化,具体地说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如何以有限

11、的货币收入在现形价格条件下对可买到的商品作合理配置或正确选择,从而使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为最大。序数效用论分析消费者均衡所用的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无差异曲线代表了消费者的主观选择,预算线代表了代表了消费者的客观限制,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预算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如下图所示:第四章 生产原理单 选1.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的时候,边际产量曲线与A.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纵轴相交。 C.横轴相交。2.随着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都呈坡形变化,前者的下降将发生在后者的下降

12、A.之前。B.的同时。C.之后。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A.边际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B.平均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C.总产量的下降首先发生。4.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是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按比例同时增加各种生产要素。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同样数量的产品,应该A.停止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B.减少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C.增加变动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6.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按比例连续

13、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7.等成本曲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了。C.生产要素的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8.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的交点向外移动意味着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9.在以横轴表示生产要素X,纵轴表示生产要素Y的坐标系里,等成本曲线的斜率等于2表明A. Px/Py2B. Py/Px2C. Qx1/Qy210.已知在等产量曲线的某一点上,以生产要素X代替Y的边际替代率是2,这意味着A. MPy/MPx2B. MPx/MPy2C. APy/APx211.已知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

14、产量曲线既不相交也不相切,这说明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表示的产量水平,应该A.增加投入。B.保持原投入不变。C.减少投入。12.假定等成本曲线在坐标平面上与等产量曲线相交,这表明要生产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A.还可以减少成本支出。B.不能再减少成本支出。C.应该再增加成本支出。13.由等成本曲线AB可知,生产要素X和Y的价格分别是BA.4美元和3美元。B.3美元和4美元。C.6美元和8美元。14.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低成本是BA.12美元。B.24美元。C.48美元。15.生产200单位产量的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是CA.8单位X和6单位Y。B.3单位X和4单位Y。C.4单位X和3单位Y。16.等成

15、本曲线从AB移到CD,表明成本支出从24美元增加到AA.36美元。B.48美元。C.60美元。17.假如厂商选择的生产要素组合不是E点而是F点要生产200单位的产量,需要花费成本CA.28美元。B.32美元。C.36美元。18.如果更有效地使用32美元,可以达到下述产量CA.小于200单位。B.大于300单位。C.大于200单位小于300单位。19.当某厂商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既定的产量时,他A.一定获得了最大利润。B.一定没获得最大利润。C.是否获得了最大利润还无法确定。20.只要确定了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A.就可以确定一条总生产成本曲线。B.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确定总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C.在生产函数和生产要素搭价格为已知的条件下可以确定总生产成本曲线上的一个点。21.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假定生产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