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选线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44817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选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路选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铁路选线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铁路选线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铁路选线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选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选线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路选线设计第四章 铁路定线第一节 铁路选线的基本原则铁路定线是在地形图或地面上选定线路的方向,确定线路的空间位置,并布置各种建筑物,是铁路勘测设计中决定全局的重要工作。一、 影响铁路线路的自然条件二、 铁路选线的一般原则1. 在铁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线路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线路方案。2. 线路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平顺和舒适度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3.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良田,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园林等。1. 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地区的铁路,应注意保护

2、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2. 选线时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察,弄清它们对铁路工程的影响。3.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铁路修筑,运营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污染。三、 选线的步骤和方法1. 走向选择2. 带状范围选线3. 详细定线第二节 走向选择一、 影响走向选择的因素1. 设计线的意义及与行经地区其他建设的配合2. 设计线的经济效益和运量要求3. 自然条件4. 设计线主要技术标准和施工条件二、 线路走向选择要点1. 经济定线的影响2. 通过重要城镇的选定3. 通过工矿企业点的选定4. 交通走廊选择5. 中间站站址的影响6. 长大复杂桥

3、址选定7. 沿河越岭线位的选定8. 地质条件的影响第三节 接轨方案的选择接轨点的选择影响接轨点选择的主要因素:1 路网规划2 线路走向3 主要客货流方向4 既有区段站的分布及当地的接轨条件接轨方向的选择:1) 主要客货流方向,应力求减少客货流的折角运输;2) 城市规划与新线引入的条件。第四节 车站分布与选址铁路车站是完成运输生产兼经营的基层单位,为了保证铁路具有必要的通过能力并进行必要的技术作业,以及办理客货运业务,必须合理的分布车站。为保证铁路线路有一定的通过能力,沿铁路线划分若干区间,每一区间只允许一列车占用。车站分布的一般过程:先结合机车交路的设计分布区段站,然后结合纸上定线,并保证需要

4、的通过能力,分布一般的中间站、会让站或越行站。总之,要点线结合,才能得到总体上较为理想的线路位置和适当的车站分布。第五节 定线的基本方法定线的基本方法1采用的最大设计坡度大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线路不受高程障碍的限制。2采用的最大坡度小于或等于地面平均自然坡度,则线路不仅受平面障碍的限制,更受高程障碍的控制。一、紧坡地段定线要点: 紧坡地段通常应用最大坡度定线,以便争取高度使线路不至额外展长。 一般应从困难地段向平易地段引线。二、缓坡地段定线:1) 为了绕避障碍而使线路偏离短直方向时,必须尽早绕避前方障碍,力求减小偏角;2) 线路绕避山咀、跨越沟谷或其他障碍时,必须使曲线交点正对主要障碍物,使障

5、碍物在曲线内侧并使其偏角最小;3) 设置曲线必须是确有障碍存在;4) 坡段长度最好不小于列车长度,应尽量采用下坡无需制动的坡度无害坡度;5) 力争减少总的拔起高度,但绕避高程障碍而导致线路延长时,则应认真比选;6) 车站的设置应不偏离线路的短直方向,并争取把车站设在凸形地段。线路平纵断面的改善:需要改善常见的问题1) 线路局部方案的比选;2) 减少填挖方及桥梁、隧道的工程数量;3) 绕避不良地质;4) 车站及桥涵分布的调整;5) 改善某些工点的施工条件;6) 改善局部地段的运营条件;7) 改善采用规范容许最低标准的局部地段的设计;8) 减少耕地占用及建筑物拆迁。第六节 主要自然条件下的定线河谷

6、定线: 线路位置的选择1) 河谷较开阔,横坡较缓且地质良好时,理想的线路位置不受洪水冲刷的阶地;2) 河谷较窄,横坡较陡,且地质不良时,线路应由避开山坡与外移建桥的方案进行比选;3) 河谷十分弯曲时,可根据山咀或河湾的实际情况,采取沿河绕行或取直方案。越岭地段:越岭线路应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越岭垭口选择、越岭高程选择和越岭引线定线三个问题; 越岭引线定线应注意: 结合地形条件选择合理的最大坡度; 为了能合理控制展线长度,应从垭口往两侧定线,以避免展线不足或过长。垭口附近,地形尤为困难,在有充分依据时,引线可合理选用符合全线标准的最小曲线半径。第五章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一、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任务 保证

7、方案技术比较能够得到正确的结论应遵守的原则:1 完成规定的运输任务2 不遗漏有比较价值的方案3 各方案应在同等精度的基础上比较。二、方案经济技术评价的指标 技术指标:技术特征、工程条件、运营条件、经济效果等方面对方案进行评价和比选。 经济指标:包括工程费、运营费、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三、方案的分类: 网性方案 原则方案 局部方案第二节 经济比较的基础数据一、 投资二、 运营费计算第三节 方案经济评价方法一、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类(一)按时间因素分类:静态法、动态法;(二)常用经济评价方法:差额投资偿还期法 年换算费用法 最小费用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的简要过程1

8、 明确任务2 拟定方案、进行设计3 计算和评比指标4 方案的评价与选择方案的综合评价: 技术特征、运营特征、工程数量、工程条件。第六章 车站设计 车站是铁路运输的基本生产单位,它集中了与运输有关的各项技术设备。铁路运输的各种客货运作业,如旅客的乘降、货物的托运、装卸、交付、保管,都必须通过车站才能实现;铁路运输的各种技术作业,如列车接发、会让、越行、车列的解体、编组,机车和乘务组的更换,车辆的技术和货运检查,都是在车站上办理的。第一节 会让站和越行站一、会让站会让站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和会让,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的车站;会让站应辅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设备、旅客乘降和技术办公房屋

9、等。二、越行站越行站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的越行的车站,必要时也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越行站铺设到发线,并设置通信信号及旅客乘降、办公房屋等设备。第一节 中间站设计一、中间站的作业和布置图型中间站的作业有两类: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和交付;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中间站的布置图型:中间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图型二、中间站主要的设备配置中间站的主要设备有:客运设备、货运设备;车站线路 到发线 牵出线 货物线 站内线间距离的计算专用线接轨和安全线、避难线设计第三节 区段站设计概要一、 区段站的作业和站型区段站办理的作业有1 有关旅客运转的技术作业2 有关货物列车的技术作业3 机车整备,机车修理及检查4 车辆修理,包括货车车辆的摘车修和不摘车修区段站一般采用横列式布置二、 区段站主要设备的配置客运设备、货物列车到发场、调车场和牵出线、货场、机务段和机车走行线、车辆检修设备三、 区段站咽喉区布置 从车站两端最外方道岔的基本轨接缝起,分别至到发场最内方信号机(或警冲标)的范围,称车站的咽喉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