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的干馏知识讲解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08644029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的干馏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的干馏知识讲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的干馏一、煤的热分解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至较高温度而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称为煤的热解,或 称热分解和干馏。迄今为止煤加工的主要工艺仍是热加工,煤炼焦工业就是典型的例子,煤的气化和液化 过程也都和煤的热解过程分不开。研究煤的热解对热加工技术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如对炼焦而言可指导选 择原煤,寻求扩大炼焦用煤的途径,确定合适的工艺条件和提高产品质量。另外还可指导开发新的热加工 技术,如高温快速热解,加氢热解和等离子体热解等。1煤受热发生的变化 煤在隔绝空气下加热时,煤中有机质随温度的提高而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气态(煤气),液态(焦油) 和固态(半焦或焦炭)产物。典型烟煤受热发

2、生的变化过程见图 6-1-01。可见煤热解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 阶段:第一阶段(室温300C。)在这阶段,煤的外形无变化,褐煤在200C。以上发生脱羧基反应,近300C。时开始热解反应,烟煤和无烟煤在这一阶段一般没有什么变化。脱水发生在120C前,而脱气(CH4, CO2和N2)大致在200C前后完成。第二阶段(300600C。)这一阶段以解聚和分解反应为主,煤粘结成半焦,并发生一系列变化。煤从300C。左右开始软化,并有煤气和焦油析出,在450C前后焦油量最大,在450600C。气体析出量最多。煤气成分除热解水、CO和CO2外,主要是气态烃,故热值较高。 烟煤(特别是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在这

3、一阶段经历了软化、熔融、流动和膨胀直到再固化等一系列特 殊现象,产生了气、液、固三相共存的胶质体。液相中有液晶或中间相(mesophase)存在。胶质体的 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煤的粘结性和成焦性的好坏。固体产物半焦与原煤相比有一部分物理指标如芳香层片的 平均尺寸和氦密度等变化不大,说明半焦生成过程中的缩聚反应还不很明显。第三阶段(6001000C。)这是半焦变成焦炭的阶段,以缩聚反应为主。析出的焦油极少,挥发分主 要是煤气,700C后煤气成分主要是氢气。焦炭的挥发分小于2%,芳香晶核增大,排列规则化,结构致 密、坚硬并有银灰色金属光泽。从半焦到焦炭,一方面析出大量煤气,半焦挥发分降低,另一方面焦炭

4、的 密度增加,体积收缩,导致产生许多裂纹,形成碎块。焦炭的块度与强度和收缩情况有直接关系。若将最终加热温度提高到1500C。以上,则为石墨化阶段,用于生产石墨炭素材料。2煤热解的影响因素它们包括:(1)煤的煤化程度;加热终温;升温速度;热解压力;热解气氛等加热条件。 煤化程度煤化程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直接影响煤的热解开始温度、热解产物、热解反应活性和粘结性、结焦 性等。煤化程度与热解开始温度的关系示于表6-1-01。由表6-1-01 可见随煤化程度增加,热解开始温度 逐渐升高。各种煤中褐煤的分解温度最低,无烟煤最高。煤种开始热解温度(C。)表6-1-01不同煤的开始热解温度 泥炭褐煤烟煤无

5、烟煤190-200230 260300 390390 400烟煤煤种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蒽油中的开始热 解温度(C。)310-320340 - 350380 - 390380 - 390400-410390 - 400表6-1-02是热解产物比较表,年青煤热解时,煤气、焦油和热解水产率高,煤气中CO、CO2和CH4含 量多;中等变质程度烟煤热解时,煤气与焦油产率较高,热解水少;年老煤(贫煤以上)热解时煤气和焦 油产率很低,焦粉产率很高。表6-1-02不同煤种干馏至500C。时产品的平均分布煤种焦油(升/吨)轻油(升/吨)水(升/吨)煤气(米3吨)1烛煤2次烟煤A3.次烟煤B4高挥发分烟煤

6、A 5高挥发分烟煤B 6高挥发分烟煤C 7中挥发分烟煤8低挥发分烟煤308.786.164.7130.0127.0113.079.436.121.47.15.59.79.28.07.14.215.511725.246.666.817.213.456.570.561.565.556.260.554.9从粘结性和结焦性来看,中等变质程度的烟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最好,能得到高强度的焦炭,而煤越年青 或越年老粘结性和结焦性越差。 加热终温表 6-1-03 列出了三种工业干馏温度条件下,干馏产品的分布与性质。可见随最终温度的升高,焦炭和焦油产率下降,煤气产率增加但发热量降低,焦油中芳烃与沥青增加,酚类和脂

7、肪烃含量降低,煤气中氢气 成分增加而烃类减少。表 6-1-04 列出了年青烟煤用不同干馏炉干馏所得轻油的组成。加热温度以低温干馏炉最低,连续式直立炉较高,焦炉最高。可见随干馏温度的升高,脂肪族、环烷烃和单烯烃含量明显下降,芳烃含量急剧上 升,说明加热温度不同,热解反应的深度不同。这与裂解的初次产物发生二次热解反应有关。在高温炼焦 的温度下高分子烷烃裂解成低分子烷烃或烯烃,然后这些裂解产物在高温下又继而发生聚合,缩合和芳构化等反应,例如在炼焦炉内煤气中的芳烃,就是在700800C。温度范围内生成的。表6-1-03不同最终温度下干馏产品的分布与性状产品分布与性状最终温度(C。)600低温干馏800

8、中温干馏1000高温干馏固体产物半焦中温焦甘二曰住 高温焦产品产率()80827577焦焦油 煤气(标准米3/吨干煤)70-72910120672003.5320产品性状 焦炭:着火点(C。) 机械强度 挥发分()450低10490中约5700咼2焦油:135-40比重6050.5中性油()2515-201.5-257酚类()1212焦油盐基()1230沥青()1 354 - 10游离碳()脂肪烃脂肪烃芳烃中性油成分芳烃芳烃煤气主要成分()氢314555553825甲烷发热量(Mj/米3)312519煤气中回收的轻油气体汽油粗苯-汽油粗苯产率()1.01.01-1.5组成脂肪烃为主芳烃50%芳

9、烃90%表6-1-04年青烟煤在不同干馏炉中干馏所得轻油的组成组成()炉型低温干馏炉连续直立式炉焦炉芳烃 环烷烃 单烯烃 双烯烃 环烯烃 脂肪烃 茚 二硫化碳 噻吩 其它15.568.0016.261.369.5546.530.150.060.661.0763.043.622.332.581.1622.370.720.060.333.1985.260.211.642.485.370.341.130.400.672.50 升温速度的影响升温速度对煤的粘结性有明显的影响,焦炉内的升温速度属慢速升温,为3K/分,若提高升温速度,煤的粘结性会有明显的改善,见表6-1-05和表6-1-06。表6-1-0

10、5升温速度对气煤胶质体温度范围的影响升温速度(K/分)开始软化温度(C。)开始固化温度(C。)胶质体温度范围3348424765344450106737847496表 6-1-06 升温速度对鲁尔膨胀度的影响升温速度(K/分)/tdtd=1,1,233 colSpan =2膨胀度()td=1,1,100 colSpa n=2收缩度()煤 1 (Vdaf27%)煤 2 (Vdaf38%)煤1煤2320001520104001012830580602.51.5由上列两表可见随加热速度的增加,煤的胶质体温度范围扩大,表征煤粘结性好坏的鲁尔膨胀度增加,而 影响焦炭强度产生裂纹的收缩度下降。这是因为煤的

11、热解是吸热反应。当升温速度增加时,由于产物来不 及挥发,部分结构来不及分解,需在更高的温度下挥发与分解,故胶质体温度范围向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 并有所扩大。另外由于升温速度增加,在一定时间内液体产物生成速度显著地高于挥发和分解的速度,所 以膨胀度和胶质层厚度增加,收缩度降低。提高升温速度,热解初次产物发生二次热解较少,缩聚反应的深度不大,故可增加煤气与焦油的产率,提 高产物中烯烃、苯和乙炔的含量。 压力的影响当在高于大气压力下进行热解时,煤的粘结性得到改善。表征煤粘结性的G指数随压力增加而增加。表6 -1-07给出了多种烟煤在加压下G指数的变化。这是因为裂解时产生的液体产物数量以及液体产物的停留

12、 时间随压力增加而增加,从而有利于对固相的润湿作用。煤压力(MPa)表6-1-07 G与热解压力的关系常压0.51.01.52.02.94.0伊兰06.214.416.317.819.321.8窑街0.83.011.913.116.016.117.1大同9.016.216.5-17.0-17.3王庄17.534.539.842.452.2淮北55.766.9-73.1- 裂解气氛的影响煤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发生缓慢氧化作用(或称风化作用),会使煤粘结性大大降低,甚至完全破坏。若 氧化温度升高到200C,粘结性下降更快。所以工业上常用煤预氧化法来破粘。在氢气氛中进行热裂解和在惰性气氛中显著不同,在

13、加氢气氛中裂解,仅需几秒钟就能生成更多的挥发产 物,见表6-1-08。可见加氢热解后甲烷产率明显增加,轻质油产率提高约一倍,而干馏残炭产率明显下 降。其原因有二,其一由于裂解生成的碳具有很高的直接加氢活性,其二由于裂解产生的气态烃类、油类 和碳氧化物发生了加氢反应,减少了重质焦油的数量,而且这二种加氢反应速率随加氢压力增加而增加。因此加氢热解的挥发分产率远比工业分析值高,如在6.9MPa的氢压下,煤在1000C。进行快速热解,其挥发分产率为工业分析挥发分的 150。在加氢条件气态和液态产物总量比常压下高得多,因此加氢热解已成为国内外研究从煤制取代用天然气或轻质油类(BTX)的一个重要方向。表6-1-08某烟煤一般热解与加氢热解产率比较产COCOH2CHc2hc2hC3H6+C其它烃轻质焦干馏率,%2O4463H8气体油油炭0.1MPa53.HeO QK/I Do2.41.26.82.50.80.51.31.32.4230on气氛6 9MPa |_|o2.51.79.53.20.50.90.71.62.01262.Ane_1.3_23.20.42.30.7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