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应用基本原理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08643749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OPC应用基本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OPC应用基本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OPC应用基本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OPC应用基本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PC应用基本原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OPC应用基本原理目前,0PC技术在信息釆集与系统控制方面的应用有:(1) OPC数据采集技术OPC通常广泛应用于数据釆集软件中。越来越多的设备供应商认识到 遵循OPC这一工业标准的重要性,纷纷推出与OPC兼容的产品,因此 可以编制符合标准OPC接口的客户应用软件完成数据采集任务。(2) OPC服务器冗余技术OPC标准的制定为软件冗余提供了新的思路。实践应用中,可以开发OPC冗余服务器,解决对任何厂商的OPC服务器的冗余问题。OPC数据访问标准包含服务器和客户两部分,其核心思想是用服务器 这样一个驱动程序屏蔽物理设备间的区别,让客户有一个一致的接 口。服务器可用于从网络服务器中获取数据,也可用

2、于其它地方。在 现场控制层,可用于从物理设备中获取数据,并提交给SCADA/dcs; 在生产管理层,可用于从SCADA/DCS中获取数据,并提交给上层的商 业应用系统。数据访问服务器由三个层次的对象组成:(1)服务器(Server)服务器对象用于维护服务器信息并作为多个组的容器。该对象提供访 问数据源的方法,数据源可以是现场的I/O设备或控制室数据。客户 通过服务器对象的接口访问此对象,在服务器对象中建立、管理组对 象,并最终获得需要的数据源数据。(2) 组(Group)组对象负责维护自身信息,提供组织和访问项的方法,例如,在项和 客户间建立连接、定义客户访问的数据项及每个项更新的时间间隔 等

3、。组对象提供客户组织数据的一种方式并可作为单元被激活或失激 活,同时为客户提供一种数据项“订阅”机制,以在项属性变化时能 够通知组即调用客户端应用的回调函数。服务器包含两种不同类型的组:公有组和私有组。公有组对所有连接 服务器的客户有效,可用于多个客户间共享数据配置信息;私有组只 对添加组的客户有效,供该客户专用。(3) 项(Item)项不是真正的数据源,只是代表了与数据源的连接。所有对项的访问 都是通过组对象进行的。它包含一些用于描述数据源的属性,其中最 具代表性的是值(Value) 质量(Quality).时间戳(TimeStamp) 值 表示数据源的值,以VARIANT形式表示;质量表示

4、值的可信度;时间 戳表示获取值的时间。项是读写数据的最小逻辑单位,与具体的位号相连。由服务器定义, 通常代表设备的一个寄存器单元。客户对设备寄存器的操作通过项完 成,通过定义项,OPC规范隐藏了设备的特殊信息,增强了服务器的 通用性。项不提供对外接口,客户不能直接对它进行操作,所有操作 都通过组进行。客户操作项的一般步骤为:1) 通过服务器对象提供的接口枚举服务器端定义的所有项;2)将要访问的项添加至客户定义的组对象中;3)通过组对象对项进行读/写等操作;4)根据需要使能/屏蔽组与项的连接。通常,客户与服务器的一对连接仅需一个组对象,每一组对象中,客户可以添加多个数据项。OPC数据访问服务器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