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642756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魁一论文发表专家一嘔U中国学木期期 85!Fwww.qikanw3ng,nel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优化方法探析【摘 要】数控加工过程优化处理包括对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工 艺性分析、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工序及工步划分等 问题。所以分析时,要有机床说明书、编程手册、切削用量表、标 准工具、夹具手册等资料,根据被加工工件的材料、轮廓形状、加 工精度等选用合适的机床,制定加工方案,确定零件的加工顺序, 各工序所用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等。【关键词】数控机床;过程优化;自动控制;加工精度;生产成 本;生产效率0 引言数控加工工艺性涉及到数控机床,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时,一 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

2、况,有零件图样和毛坯,要选择适合加工 该零件的数控机床。第二种情况,已经有了数控机床,要选择适合 在该机床上加工的零件。无论哪种情况,考虑的因素主要有,毛坯 的材料和种类、零件轮廓形状复杂程度、尺寸大小、加工精度、零 件数量、热处理要求等。1 数控加工零件工艺性分析1.1 图样上尺寸数据的给出应符合编程方便的原则1.1.1 零件图上尺寸标注方法应适应数控加工的特点在数控加工零件图上,应以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 寸。这种标注方法既便于编程,也便于尺寸之间的相互协调,在保理魁一论文发表专家一嘔U中国学木期期 持设计基准、工艺基准、检测基准与编程原点设置的一致性方面带 来很大方便。由于零件

3、设计人员一般在尺寸标注中较多地考虑装配 等使用特性方面,而不得不采用局部分散的标注方法,这样就会给 工序安排与数控加工带来许多不便。由于数控加工精度和重复定位 精度都很高,不会因产生较大的积累误差而破坏使用特性,因此可 将局部的分散标注法改为同一基准引注尺寸或直接给出坐标尺寸 的标注法。1.1.2 零件轮廓的几何元素的条件应充分,在手工编程时要计算 基点或节点坐标在自动编程时,要对构成零件轮廓的所有几何元素进行定义。因 此在分析零件图时,要分析几何元素的给定条件是否充分。如圆弧 与直线,圆弧与圆弧在图样上相切,但根据图上给出的尺寸,在计 算相切条件时,变成了相交或相离状态。由于构成零件几何元素

4、条 件的不充分,使编程时无法下手。遇到这种情况时,应与零件设计 者协商解决。1.2 各加工部位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数控加工的特点1.2.1 零件的内腔和外形最好采用统一的几何类型和尺寸。这样 可以减少刀具规格和换刀次数,使编程方便,生产效益提高。1.2.2 内槽圆角的大小决定着刀具直径的大小,因而内槽圆角半 径不应过小。零件工艺性的好坏与被加工轮廓的高低、转接圆弧半 径的大小等有关。1.2.3零件铳削底平面时,槽底圆角半径r不应过大。1.2.4 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在数控加工中,若没有统一基准 定位,会因工件的重新安装而导致加工后的两个面上轮廓位置及尺 寸不协调。因此要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保证

5、两次装夹加工后其相 对位置的准确性,应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1.2.5 零件上最好有合适的孔作为定位基准孔,若没有,要设置 工艺孔作为定位基准孔(如在毛坯上增加工艺凸耳或在后续工序要 铣去的余量上设置工艺孔)。若无法制出工艺孔时,最起码也要用 经过精加工的表面作为统一基准,以减少两次装夹产生的误差。2 加工方法的选择与加工方案的确定2.1 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方法的选择原则是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的要求。由于获得同一级精度及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一般有许 多,因而在实际选择时,要结合零件的形状、尺寸大小和热处理要 求等全面考虑。2.2 加工方案确定的原则2.2.1 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

6、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 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2.2.2 确定加工方案时,首先应根据主要表面的精度和表面粗糙 度的要求,初步确定为达到这些要求所需要的加工方法。2.3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2.3.1 工序的划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零件,工序可以比较集中,在一次装夹中尽可 能完成大部分或全部工序。首先应根据零件图样,考虑被加工零件 是否可以在一台数控机床上完成整个零件的加工工作,若不能则应 决定其中哪一部分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哪一部分在其他机床上加 工,即对零件的加工工序进行划分。2.3.2 工步的划分(1)同一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依次完成,或全部 加工表面按先粗后精加工分开进行。(2)

7、对于既有铣面又有镗孔的零件,可先铣面后镗孔。按此方 法划分工步,可以提高孔的精度。因为铣削时切削力较大,工件易 发生变形。先铣面后镗孔,使其有一段时间恢复,减少由变形引起 的对孔的精度的影响。(3)按刀具划分工步。某些机床工作台回转时间比换刀时间短, 可采用按刀具划分工步,以减少换刀次数,提高加工效率。总之, 工序与工步的划分要根据具体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等综合考 虑。3 加工路线的确定3.1 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3.2 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3.3 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减少程序段,又可减少空刀时 间对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

8、定位过程尽可能 快,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路线是无关紧要的,因此这类机床应按 空程最短来安排走刀路线。除此之外还要确定刀具轴向的运动尺 寸,其大小主要由被加工零件的孔深来决定,但也应考虑一些辅助 尺寸,如刀具的引入距离和超越量。在数控机床上车螺纹时,沿螺距方向的z向进给应和机床主轴的 旋转保持严格的速比关系,因此应避免在进给机构加速或减速过程 中切削。为此要有引入距离超越距离。和的数值与机床拖动系统的 动态特性有关,与螺纹的螺距和螺纹的精度有关。4 数控加工工序卡及刀具安装设计4.1 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的工艺上有很大不同,主要在于:(1)工序的内容复杂。这是因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昂贵,用于 简单工

9、序经济上不合算,所以在数控机床上通常安排较复杂的工 序,或普通机床难以完成的工序。(2)工步的安排更为详尽。在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中不必考虑 工步问题,但数控加工工序内工步的安排、对刀点、换刀点及加工 路线的确定等问题,在编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时却不能忽略。所以,在数控加工工序卡的设计中应该包含以下内容:(1)工序简图中应注明编程原点与对刀点。(2)要进行简要编程说明(如:所用机床型号、程序编号、刀具半径补偿、镜向对称加工方式等)。(3)切削参数(即程序编入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最大背吃 刀量或宽度等)的选择。4.2 刀具定位安装的基本原则(1)力求设计、工艺与编程计算的基准统一;(2)尽量减少装

10、夹次数,尽可能在一次定位装夹后,加工出全 部待加工表面;(3)避免采用占机人工调整式加工方案,以充分发挥数控机床 的效能;(4)选择夹具的基本原则。数控加工的特点对夹具提出了两个基本要求:一、要保证夹具的 坐标方向与机床的坐标方向相对固定;二、要协调零件和机床坐标 系的尺寸关系。除此之外,还要考虑以下四点: 当零件加工批量不大时,应尽量采用组合夹具、可调式夹具及其他通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节省生产费用。 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零件的装卸要快速、方便、可靠,以缩短机床的停顿时间。 夹具上各零部件应不妨碍机床对零件各表面的加工,即夹具要开敞其定位、夹紧机构元件不能影响加工中的走刀(如产生碰撞等)。5 结束语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装备制造业向 着数控化发展,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为生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笔者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提出了数控加工过程的优化!【参考文献】1娄锐.数控应用关键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2罗学科.数控机床编程指南:自动编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责任编辑:王洪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