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42969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库及答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 )A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B . 1918 1942C. 二战时期 D.1945-19552 、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 ( )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C . 电化教育 D. 虚拟技术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 容()A . 计算机辅助教育 B . 网络技术应用C. 程序教学法 D. 视听

2、运动4 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 ( )A 19 世纪末 B . 1922 年C 20 世纪 20 年代 D 1936 年5 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 ( )A 戴尔 B 斯金纳C. 克劳德 D 加涅6 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 )A 教学资源 B 学习者C . 系统设计思想 D 教学实践7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末B 20 世纪 60 年代早期 CAI 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 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 当前, CAI 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

3、式D 早期的 CAI 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8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 )A 20 世纪 20 年代到 50 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 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B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 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C 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 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 20 世纪 70 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 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9 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 ( )A 8

4、0 年 B 70 年C 60 年 D 50 年10 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 )A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B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C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D 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11 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 1972 B 1973C 1977 D 1994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 )A 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B 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C. 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

5、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 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D 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13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 )A 信息和人员 B 材料和设备C. 设计和制作 D. 技巧和环境14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 ( )A 组织和管理 B 评价和使用推广C 设计和制作 D 供应和使用1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 1994 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A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 . 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 过程与资源;为 了促进学习C 理论与实践;关

6、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 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16 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B . 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C . 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D 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17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媒体技术 B. 资源开发技术C 教育技术 D. 教学方法与手段18 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 ()A 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 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 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19 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

7、试点 ( )A 1954 B 1960C . 1978 D 198020. “媒体炉”的含义是 ( )A 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B 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C 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D . 媒体不再发挥作用21 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 )A 香农一韦弗模式 B 施拉姆循环模式C 香农一施拉姆模式 D 贝罗模式22 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 )A 编码 B . 信道C 解码 D . 接受者23 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 ) A 译码 B . 反馈C 干扰 D 信号24 在施拉姆循环模式中,增加了反馈,表明了传播的 ( ) A 单向性 B .简单性C .双向

8、性D .复杂性25 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 ) A 教育学 B 媒体理论C .社会学D .传播学26 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信息的因素 ( )A 信号B 符号C .内容D .处理27 编码的过程是 ( )A .信息转换为符号B .信息转换为信号C 符号转换为信号D 信号转换为符号28 译码的过程是 ( )A 符号转换为信号 B 信号转换为信息C .符号转换为信息D .信号转换为符号29 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中不包括哪一类 ( )A 数序符号B 形状符号C 模拟符号D 控制符号30 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 )A .香农B .韦弗C 贝克 D 麦克卢汉31 .谁提出了

9、“经验之塔” ( )A .香农 B .麦克卢汉C .戴尔D .施拉姆32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 )A 言语符号 B 视觉符号C 观摩示范 D 设计的经验33 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 算机类媒体(A 物理性能 B 传播范围C 呈现的形态 D 使用方式34 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 )A 教科书 B 幻灯投影C 无线广播 D 电影电视录像35 . 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 )A 教科书 B 幻灯投影C 录音和计算机 D . 电视和无线广播36 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 )A 做的经验 B 观察的经验C 抽象的经验 D 给学习者的刺激37 布鲁纳的“贴

10、标签教学活动方案”强调的是 ( )A 智力活动 B 动作C 形象 D 抽象38 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 )A 语言 B 文字和纸C 印刷术 D 电子媒体39. 哪类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 ( )A . 语言 B 文字和纸C . 印刷术 D 电子媒体4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 1917 年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活动,举办干字课教 学试验,用什么媒体作为教授工具 ( )A . 幻灯 B 电影C . 电视 D 计算机41 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 )A 利用计算机自学 B 计算机辅助设计C 计算机联网 D 计算机管理教学4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1、( )A 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B . 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C 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D 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43 传播按方式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和 ( )A 教育传播 B 经济传播C 娱乐传播 D 人际传播44 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 )A 反馈 B 交换C 编码 D ,解码45 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谁提出的 ( )A 香农 B 韦弗C 施拉姆 D 贝罗46 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谙言符号和 ( )A . 符号 B 图形符号C. 目视符号 D .文字符号47 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是 ( )A 信息 B 信号C 符号 D . 意义48 施拉姆

12、循环模式强调了 ( )A 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去除噪声,传播才能完成B 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加入了反馈,传播才能完成C 只有信息源与接受者的经验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D 只有变成社会学的传播,传播才能完成49 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 )A 固定性 B 扩散性C 重复性 D 能动性50 只要实现了什么传递,都属媒体范畴 ( )A 信号 B 符号C . 信息 D 内容51 下列哪一个不是电子媒体发展引发的结果 ( )A 传播得以实现B 增进了信息的存储C 增进了人类的传播能力D 提高了传播的效率52 电影放映机是由谁研制的 ( )A 莫尔斯 B 爱迪生C .

13、卢米埃尔 D 古腾堡 不得用于商业用途53 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谁发明的 ( )A 毕升B 莫尔斯C .爱迪生D .古腾堡54 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A 固定性 B. 巳扩散性C .重复性D .组合性55 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 )A 直接有目的的经验 B 设计的经验C 演戏的经验 D 观摩示范56 非投影视觉材料的共同特点是 ( )A 寓教于乐 B 形式简练C . 成本低廉 D 图像逼真57目前学校中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 )A .黑板和粉笔B .布板C 磁板 D .电子白板58 在图示材料中,表示年代、数量、层次等抽象关系的图形是

14、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D .广告画59 使用最广泛的非投影视觉材料是 ( )A 实物和模型教具 B .参观旅行C .印刷材料D .图示材料60 某一机器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是 ( )A .简略图B .图表C 统计图 D 图片61 表示事物程序或过程的流程图是 ( )A 简略图 B 图表C 统计图 D 图片62 某公司每天销售额的柱形图是 ( )A 简略图 B 图表C 统计图 D 图片63 .某一运动过程的系列照片是()A 简略图 B 图表C 统计图 D 图片64 在教学中用幽默和讽刺的图示材料来强化重点和指出易犯 约错误是 ( )A 简略图 B 图表C 广告画 D ,漫画 65 引导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图示材料是 ( )A 简略图 B 图表C 广告画 D 漫画66 图示材料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 )A 真实化 B 组织化C 类比化 D 形象化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