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41838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最新《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部人才培训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2、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3、病因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以血浆HCO3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二、选择题1、关于健康概念的描述,正确的是(C)

2、2、疾病是指(E)3、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C)4、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C)5、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称为(A)6、支气管粘膜上皮由原来的纤毛柱状上皮转化为鳞状上皮是指(C)7、实质器官中最易发生脂肪变性的器官是:(B)8、细胞核缩小、消失见于(C)9、有关湿性坏疸正确描述的是(C)10、内脏器官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 体外后,留下的空腔称为(D)11、萎缩是指器官的(D)12、一期愈合应具备的条件(A)13、槟榔肝是指(B)1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D)15、左心衰竭发生淤血的部位是(B)16、下列血栓结局中哪项是错误的( B)17、心力衰竭是指肺部瘀血时(B)18、下列所述不易出现血

3、栓形成的是(E)19、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C)20、最常见的栓子是(A)21、梗死最常见的原因是(A)22、患者口渴,尿少,尿中钠高,血清钠 150mmol/L,其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类型是(C)23、早期易发生休克的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是(A)24、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依据是( C)25、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26、水肿时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D)27、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因素不包括(C )28、判断是否出现水肿较敏感的方法是(C)29、某患者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一周,从静脉输入葡萄糖盐水。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E)30、细胞内的钾转移到细胞外引起高钾血症见于(D)三

4、、简答题1举例说明病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答:病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是:引起疾病:没有致病因素就不会发生疾病,例如,没有白喉杆菌就不可能引起白喉;决定疾病的特异性:疾病的特异性取决于病因。例如,白喉杆菌决定所患疾病是白喉,而不是结核病或乙型脑炎。病因在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因病因种类而有区别。有的继续推动疾病的发展,有的对疾病的进展不再产生影响。例如,致病细菌在体内的生长繁殖不但引起特定的感染性疾病,而且还推动疾病的发展与恶化;而机械暴力造成创伤后不再作用于机体,疾病按照创伤或大失血的发展规律而进行。2、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及其对机体的影响答:1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正常情况下,完整的内皮细胞主要

5、起抑制血小板粘集和抗凝血作用,但在内皮损伤或激活时,则引起局部凝血。血管内膜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和最常见的原因。内皮细胞损伤后,暴露出内皮下的胶原,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启动了内源性凝血过程。同时,损伤与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启动外源性凝血过程。在凝血过程启动中,血小板的活化极为重要。 2血流缓慢或涡流正常的血流动力学使血液保持正常流速,以维持正常的轴流。正常血流中,红细胞和白细胞在血流的中轴(轴流),其外是血小板,最外层为血浆(边流),以阻止血小板与内膜接触和激活。当血流缓慢或涡流时,均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并促进血小板黏附于血管壁。其中血流缓慢使轴流扩大,边流变窄甚至消

6、失,增加了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涡流常出现于动脉瘤、心室壁瘤和心房纤颤时的心房,并可引起血栓形成。涡流产生的离心力又增加血小板与血管壁接触的机会,有利于血小板黏附在血管壁。静脉比动脉发生血栓多4倍,而下肢深静脉和盆腔静脉血栓常发生于心力衰竭、久病和术后卧床患者。3血液凝固性增高指血小板增多或黏性增加、凝血因子合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性降低等均可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常见于严重创伤,大手术或产后大出血患者。在组织严重损伤、晚期肿瘤和内毒素性休克等情况下,血小板数目和黏性增加、凝血因子浓度增加、产生组织凝血因子以及抗凝血因子(如抗凝血酶IU)浓度减少,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可表现为动脉、静脉内血

7、栓形成,心瓣膜赘疣性血栓形成及全身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可有遗传性高凝状态患者。虽然心血管内膜损伤是血栓形成的最重要最常见原因,但血栓形成的条件往往是同时存在的。例如,术后卧床、创伤、晚期癌症全身转移时的血栓形成,既是血液凝固性增加,又因静卧时血流缓慢和下肢静脉受压引起。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2一、名词解释:1、缺氧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的病理过程。2、乏氧性缺氧当肺泡氧分压降低,或静脉血短路(又称分流)人动脉,血液从肺摄取的氧减少,以致动脉血氧含量减少,动脉血氧分压降低,动脉血供应组织的氧不足。由于此型缺氧时动脉血氧分

8、压降低,故又称为低张性低氧血症。3、内生致热原是指产致热原细胞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4、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反应,又称应激反应。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在多种原因作用下,以凝血因子及血小板被激活、凝血酶生成增多为共同发病通路,以凝血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病理过程。二、单选题1、对挥发酸进行缓冲的最主要系统是(D)2、血浆 HCO3-浓度原发性增高可见于(B)3、血浆 H2CO3 浓度原发性升高可见于(C)4、碱中毒时出现手足搐搦的主要原因是(D)5、反常性酸性尿可见于(A)6、缺氧是由于(E)7、乏氧性缺氧又称为(A)8、可引起高铁血红

9、蛋白血症的物质是(C)9、对缺氧最敏感的器官是(B )10、不属于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C )11、发热是体温调定点 (A)12、属于发热的是(E)13、外致热原的作用部位是(A)14、属于内生致热原的是(D)15、不属于发热激活物的是(C)16、不属于中枢发热介质的是(A)17、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A)18、高热持续期的热代谢特点是(D)19、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B)20、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A)2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最常引起(D )22、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A )23、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D)24、假膜性炎发展下去可引起(C)25、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C)26、炎症灶中巨噬

10、细胞的主要作用是:(C)27、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C)28、男,40岁,左手不慎被沸水烫伤,局部红、肿、热、痛,随之皮肤上起水疱,其最准确的病变是(E)29、女,25岁,尸检所见:心包的脏、壁两层不光滑,可见灰白色呈绒毛状的渗出物附着,其最可能的病变是(E)30、男、40岁,肛门区皮下软组织中有一脓肿,形成一个向体表排脓的管道,这个管道最可能称为(D)三、简答题1、简述缺氧时循环系统的变化答:(1)心功能的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初期心输出量增加,严重缺氧时心输出量降低;器官血流量的变化冠脉循环,缺氧时冠状动脉扩张;早期脑血管扩张,脑血流增加,严重缺氧时脑血流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毛

11、细血管增生。2、简述内毒素引起体温升高的机制答:内毒素通过以下三个基本环节引起体温升高:信息传递:内毒素激活产致热源细胞,使后者产生和释放EP,EP作为信使,使血流传递到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中枢调节:EP到达中枢,使中枢释放中枢发热介质,使调定点上移。于是正常的血液温度变为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引起效应器的体温调节反应;外周效应:来自体温调节中枢的信号,一方面经交感神经使皮肤血管收缩而减少散热,另一方面经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紧张度增高,使产热增加,导致体温上升。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3一、名词解释:1、休克是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障碍,使全身组织微循环血液灌

12、流量严重不足,以致细胞损伤、各重要生命器官功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2、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缺血基础上恢复血流后组织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较缺血时加重的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3、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4、心功能不全是指在各种致病凶素作用下,心脏的舒缩功能发生障碍,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以至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求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5、劳力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患者仅在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消失,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为左心衰竭的最早表现。二、单选题1、休克的最主要特征是(C)2、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

13、要的体液因子是(A)3、休克早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4、“自身输液”作用主要是指(D)5、休克期微循环灌流的特点是(A)6、休克治疗时应遵循的补液原则是(B)7、MODS是指(B)8、肿瘤恶性程度的高低取决于(D)9、良恶性肿瘤最主要的区别是(A)10、癌前期病变是指(B)11、发生肉瘤的组织不包括(E)12、肿瘤异型性是指(D)13、风湿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心瓣膜是(A)14、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E)15、缓进型高血压病病变主要累及(B)16、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A)1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常受累的动脉是(A)18、心肌梗死最常好发的部位是(A)19、关于心力衰竭时

14、心率加快的叙述,不正确是(C)20、心功能降低时最早出现的变化是(B)21、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B)21、能够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疾病是(C)23、大叶性肺炎时不会发生(D)24、下列哪项不符合肺鳞状细胞癌的特点(D)25、硅肺常见的并发症为(B)26、患者,男,65岁,因骨折卧床数月。近1月来常咳嗽,并咯黄色粘脓痰。查体:双肺下叶可闻及湿罗音:线片示双肺下叶不规则散在小片状模糊阴影。最有可能的诊断是:(B)27、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28、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是由于(B)29、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基本发病环节是(D)30、肺通气障碍所致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E)三、简答题1、简述肿瘤的转移途径1)淋巴道转移:(癌多见)。原发癌的细胞随淋巴引流,由近及远转移到各级淋巴结,也可能超级转移;或因癌阻碍顺行的淋巴引流而发生逆向转移。转移癌在淋巴结发展时,淋巴结肿大且变硬,起初尚可活动,癌侵越包膜后趋向固定,转移癌阻碍局部组织淋巴引流,可能引起皮肤、皮下或肢体的淋巴水肿;如: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肺癌肺门、支气管旁淋巴结;鼻咽癌同侧颈淋巴结。2)血道转移:癌细胞进入血管随血流转移至远隔部位如肺、肝、骨、脑等处,形成继发性肿瘤;如:瘤细胞静脉肺和肝等(最多见),形成边缘整齐、散在、多发的球形结节,中央常发生坏死,近脏器表面形成“癌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