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08641489 上传时间:2024-01-1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物流产业规划讲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昭通市物流产业规划 学生姓名: 雷丹 李波 李俊 李洋 罗娜 胡彬 侯小丽 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专业: 2010级物流管理 指导教师: 王 宇 二一二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 昭通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41.1昭通市地理状况概况51.1.1自身地理位置51.1.2地形特征51.2 物流业发展现状51.2.1物流发展状况51.2.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61.2.3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71.3昭通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制约因素81.4云南省经济发展对昭通物流业的要求9第二章 昭通市物流业发展面临的形势92.1 发展优势92.1.1交通区位优势是昭通市物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92.1.2 资

2、源环境优势是昭通市未来发展的支撑102.1.3 人口众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102.1.4 发展潜力巨大112.1.5 十一五规划为物流规划带来的发展基础112.2 内在劣势112.2.1 流通方式单一,成本高112.2.2 流通线路不畅,效率低112.2.3 流通设施简陋,规模小122.3 未来的机遇122.4面临的挑战12第三章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和发展模式123.1 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133.2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33.3 发展目标及2020年远景设想133.4 发展模式143.4.1 政府政策措施环境保障143.4.2 物流运输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支撑

3、143.4.3 物流园区(中心)143.4.4 发展的布局15第四章 未来全市物流需求预测164.1 预测情况概述164.2 物流生成预测164.2.1 物流生成预测概述164.2.2 主要预测方法164.3 物流分布预测174.3.1昭通市各县物流量分布174.3.2分方向流量分布18第五章 昭通市物流园区及重要设施布局195.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195.1.1物流园区规划内涵195.1.2昭通市物流园区布局规划205.2区域交通对接245.3物流信息平台建设25第六章 现代化物流业发展重点任务256.1 规划建设物流园区256.2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266.3构筑基础设施平台276.4构筑现

4、代物流信息平台276.5 发展逆向物流276.6发展生鲜农产品及冷链物流286.7 发展工况产品物流286.8发展商贸零售配送物流296.9发展救灾应急物流29第七章 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与措施31 前言现代物流业是21世纪的新兴朝阳产业,是继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个利润源泉,被称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加速器”,政府对于加强物流业的组织引导、扶持和协调具有关键作用。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有机结合,有效支持完整供应链的形成,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它是最大限度地优化从制

5、造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品流动与存储以及相应信息的流动与分享,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专业能力尽可能地减少物品库存、降低运营费用、缩短交货时间、减少环境影响并提高客户服务水平的系统。加快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攀枝花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与创新,推进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对昭通市的整体了解和国家对昭通市发展规划要求的解读的基础上,对昭通市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并通过对昭通市的物流需求进行剖析,从而对昭通市物流产业进行规划,以期对昭通市的物流行业的发展及经济的迅速发展有一定帮助。第一章 昭通

6、市物流业发展现状与问题1.1昭通市地理状况概况1.1.1自身地理位置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金沙江下游沿岸;昭通市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云南文化三大发源地之一,素有小昆明之称。与贵州、四川两省接壤,东侧紧邻贵州省咸宁县,南侧紧邻云南曲靖市,西侧紧邻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以金沙江为界相邻。北侧紧邻四川宜宾市以金沙江相邻。地势南高北低,最低海拔267米,最高海拔4040米,总面积23021平方公里。昭通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市山地面积占72.2%。昭通素有“咽喉西蜀,锁钥南滇”之称,处于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等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辐射的交汇点,位于国家规划的“

7、攀西六盘水经济开发区”腹心地带,是云南的北大门和滇、川、黔三省经济、文化的交汇重地。随着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由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具雏形。昭通正在成为云南连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门户,是内地入滇乃至南下东南亚、南亚的便捷通道,区位优势逐步凸现。1.1.2地形特征昭通居于云岭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结合部,属典型的山地构造地形,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最高海拔4040米(巧家县药山),最低海拔267米(水富县滚坎坝)。位于北纬26.8028.50度,东经102.88105.30度,气候属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2.6,1月平均气温2.,7月平均气温1

8、9.8,极端最低气温-13.3,极端最高气温33.5 ,年平均日照19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60毫米。独特的地势使昭通形成了大山包、黄连河、铜锣坝、小草坝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迷人风光。1.2 物流业发展现状1.2.1物流发展状况昭通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辖11个县区,行政区划面积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5万人。自古以来,昭通便是中原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通道,是我国著名“南丝绸之路”的要冲,大批物资在昭通集散,通过马帮进滇入川。抗战时期,昭通大后方成为各省客商云集之地,成为云、贵、川三省经济、文化交汇重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时的昭通已初步具备了区域物流中心的

9、早期形态。市政府所在地昭阳区位于西南成都、重庆、昆明、贵阳四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中心点,具有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独特区位优势。1、交通运输现状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昭阳区和水富为中心,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运的综合交通体系。(1)公路。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二纵一横”的陆上交通格局。“二纵”即:昆水公路、沿金沙江公路;“一横”即:巧威公路。昆水公路是我省同川渝经济圈旅客、物资输送的重要通道,是区内交通运输的主动脉。我市的煤炭、矿产品和苹果、马铃薯等大量物资都是由昆水公路运往成都、宜宾、重庆等地并流入内地市场;四川、重庆及内地的物资,也大多由此路进入昭通,流入省内市场。2004年,全市营运性客车255

10、8辆,货车6800辆;汽车客运量完成860万人次,货运量完成945万吨。(2)铁路。内昆铁路于2002年通车,途经我市昭阳、彝良、大关、盐津、水富等五县区。昭通段每天过境货运火车11对,每年运出货物161万吨左右,至今共运出货物近500万吨;2003底开通客运,每年运送旅客88万人次。内昆铁路的建成通车,对昭通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水运。金沙江下游航运,历来是川滇两省经济联系、物资交流的纽带。1985年,我市建成了货运吞吐量40万吨、客运量65万人次的水富港和货运吞吐量15万吨、客运量65万人次的绥江港。目前全市有水运企业6家,船舶56艘/11822总吨/14255载重吨。

11、2004年完成客运量5万人次(不含渡口运输),货运量98万吨。金沙江船队从水富港沿江而下,可抵达宜昌、南京、江阴、南通等港口,直至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上海。(4)航空。昭通机场为国家永久性二级机场,可起降波音737型大型飞机,拥有较为先进的导航和盲降设备,可全天侯执行飞行任务。目前,昭通昆明航线每天一班;水富县距宜宾机场仅半小时车程,乘机可达昆明、成都、重庆等多个大中城市。2、物流现状多年来,我市内贸流通市场增长缓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长期徘徊在25亿元左右,排名全省10名上下;200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6.7亿元,实现恢复性增长。近三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大项目建设的拉动,

12、内贸流通出现了多年来少有的增长势头。2009-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完成29.05亿元、33.6亿元、36.33亿元,排名全省第八,增副排名全省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全市投入各类资金上亿元,建设各类市场325个,其中,封闭,半封闭的标准化市场19个,县以下17个,农村308个,商品成交额达5.6亿元。这批市场的兴建,使县区城市商品经营有了规范的交易场所,使农村集镇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的状况有了一定改变。全市重要的商品流通市场和仓储设施有:滇东北大市场、滇东北汽车商贸城、珠泉路水果批发市场、汽配市场、洒渔苹果市场、昭通火车站货场,盐津转运站、水富港等。虽然我市物流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

13、具备了一定条件,但从总体来说,我市的物流发展处于简单的起步阶段,无论是组织结构、运作方式,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现代物流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存在的障碍主要是观念问题、管理体制问题、技术装备问题、物流业规模和水平问题和人才短缺问题。1.2.2 物流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流通方式单一,成本高长期以来,我市物资只能依托公路组织,很多量大笨重的产品,如煤炭、化肥、成品油、钢铁、粮食、木材、畜牧、农特产品等大宗商品,都只能由汽车承担运送,导致运输费用高,失去价格竞争优势。近年来内昆铁路通车后,运输条件及状况有所改变,但随着三座巨型水电站等一批大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全省经济的持续快续发展,运输需

14、求大幅增长,而铁路货运能力严重不足,仅能满足我市运输需求的30%,导致大宗商品不得不通过公路运输,运费下降不明显。加之近年来麻水段公路进行高等级改造,堵塞现象严重。2、流通线路不畅,效率低我市95%以上为山区,且山高谷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加之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我市的公路等级低、路况差,运输能力较低。全市二级路仅有80公里,和其他州市相比差距较大。由于地形气候的原因,公路运输受气候影响较大,冬天路滑冰冻、雨季垮方塌方,阻塞现象突出,致使货物运输不畅,物流效率较低。盐津、威信、镇雄和巧家等四条出省公路不畅,火车站进站公路及货场等设施条件较差,这些都大大制约着我市物流的发展。3、流通设施简陋,规模小。我市商品交易市场普遍规模较小,专业化程度较低,辐射能力较弱,功能不完善,且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仓储设施,商品流通信息网络建设更是一片空白,严重影响物流的发展。1.2.3物流发展面临的形势昭通市位于滇川黔三省结合部,地理位置独特,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2004年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确定了把我市建设成为西南重要的“能源基地、重化工基地、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发展目标,为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