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34422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doc市政(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建设规模:本道路设计为万香国际花园道路工程,小区位于今世缘大道北侧、连东路西侧。总建筑面积为218975.3。小区道路为沥青砼路面,局部路面采用花岗岩铺装结构,设计年限为15年;采用技术规范及标准为: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00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等,具体见图纸设计说明。(二)平面设计详见平面图;纵断面设计:本小区设计标高根据周围道路及室内标高现场确定,详见小区道路纵断面高程设计图。横断面:本小区内道路共分为3.0、4.0、5.0、6.5、8几种其中3.0、4.0 宽的道路横

2、坡为一面坡(坡向草皮绿化),5.0、6.5、8宽度的道路横坡为两面破(坡向两侧)。(三)面结构,沥青路面道路结构:4细粒式沥青砼,总厚度为44(详见图纸要求);小区入口广场花岗岩铺装路面结构:5花岗岩铺装+3cm1:3水泥砂浆+10cmC20水泥砼+15cm二灰碎石+15cm石灰土(灰剂量12),总厚度为48cm。花岗岩道板尺寸、颜色由业主确定。小区广场花岗岩铺装路面结构:3cm花岗岩铺装+3cm1:3水泥砂浆+6cmC15水泥砼+15cm石灰土(灰剂量8),总厚度为27cm。花岗岩道板尺寸、颜色由业主确定。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放场、楼前局部地铺装结构:10cm草皮砖(双向连锁型空心路面砖)+3

3、cm中砂+20cm级配碎石,总厚度为33cm。单元入口铺装路面结构:810厚地砖,素水泥浆擦缝(间缝为510),1:2,2厚水泥砂浆铺贴,7厚C20砼基层,路基碾压。(四)路面结构的各层质量控制如下:沥青砼路面(1)沥青 沥青采用道路石油沥青,沥青标号选用AH-70,沥青含蜡量不大于3%。(2)粗集料 粗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附录C表C.0.8的规定,粒径规格应符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附录C表C.0.6或C.0.7的规定。(3)细集料细集料应质地坚硬、耐磨、洁净、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

4、附录C表C.0.11的要求,采用粒径小于5mm的天然砂、机制砂等,其规格符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附录C表C.0.9和C.0.10的要求。(4)填料沥青砼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的强基性岩石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城市与道路桥梁规范附录C表C.0.12的要求。(5)沥青砼面层的级配及质量控制面层采用AC-13型细粒式沥青砼,最大集料粒径为13.2mm。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符合城市道路与桥梁施工验收规范(GB50092-96)附录D表D.0.7的要求。(6)沥青砼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 项目击实次数(次)稳定性(KN)流 值(1/100Cm)空隙率(

5、%)饱和度(%)残留稳定度(%)细粒径沥青砼两面各50520-453-570-85 75二灰碎石基层,原材料基本要求:二灰碎石基层所有的石灰、粉煤灰、碎石等原材料均 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以下简称规范)中的各项规定。(1)石灰:石灰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等级不低于3级 的消石灰或生石灰,尽量缩短石灰的存放时间,并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试验。石灰应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在消解厚的石灰应保持一定的湿度,但也不能过湿成团,并尽快使用。(2)粉煤灰:粉煤灰中Si02,A1203的总含量应大于70%,粉煤灰的烧失量不宜超过10%;粉煤灰的比表面积宜大于2

6、500cm/g。(3)集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0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集料应有级配6.2.2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及质量控制指标。(1)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为:石灰:粉煤灰:碎石=6:14:80(重量比)。(2)开工前应按设计提供的二灰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及选用的材料通过试验来确定其最佳含量和最大干密度(用重型击实实验法),并在施工中严格控制。(3)二灰碎石混合料的七天浸水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0.6Mpa,压实度不小于97%。(4)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存放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石灰土基层,原材料基本要求: 石灰土基层所用的石灰、土等原材料均需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

7、4-2000)中的各项规定,土的塑性指数宜为11-25,并不得小于6或大于30.石灰土配比及质量控制指标石灰土的灰剂量为10%。石灰土的压实度大于等于95%。石灰土的七天浸水抗压强度要求不小于0.5Mpa。(五)土基 路基处理方法;(1)路基土中不得含有耕植土、草根、垃圾等腐植物。(2)路基开挖前,清楚原地面耕植土15cm(不得作为路基材料利用),挖方段:路床形成后严格压实,以上再做路面结构。填方段:清除耕植土后分层回填素土至路床下15cm,严格压实,以上再采用15cm6%灰土回填至路床,压实度不小于90%,以上再做路面结构。 (3)与已建道路相接处,路基必须严格压实,如难以达到压实度要求,可

8、将路边50cm范围内二灰碎石基层改为C15砼。土基质量控制指标 车行道:土基模量取E0=25Mpa,土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挖方路段:路槽下0-30cm深度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3%,填方路段:路槽下0-80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3#,80cm以下范围内压实度不低于90%。弯沉测试标准轴载为BZZ-100,相当于黄河JN-150.车行道路面结构弯沉控制如下:a.土基回弹弯沉值不大于4.546mm。b.石灰土回弹弯沉值不大于1.851mm。c二灰碎石回弹弯沉值不大于0.597mmd细粒式沥青砼回填弯沉值不大于0.518.f土基回弹模量必须达到E0大于等于25Mpa。(六)施工注意事项(1) 沥青

9、砼路面沥青砼路面的施工应遵循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2)基层a.二灰碎石应采用集中拌合法施工;二灰碎石混合料的堆放时间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混合料摊铺后应立即碾压,达到压实要求。二灰碎石混合料压实后应保湿养护,养生期5-7天。b.石灰土采用路拌法施工,碾压完成后保湿养生。(3)路基施工是若出现软弱地基后土基压实度、弯沉达不到要求时,必须对土基进行加固处理,并与设计单位联系。(4)路牙、平缘石道路两侧路牙、平缘石均采用花岗岩材料。要求尺寸符合规定,表面光滑。路牙采用挤缝。(5)其他 本工程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除说明已明确采用的施工验收规范外,其它按“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生活污

10、水系统:1、系统采用污废分流重力外排,污水经化粪池后排入生活污水管道,最后排入县城生活污水管道。2、管材:采用双壁波纹塑料管,建筑小区选用塑料排水检查井,参照图集08SS523,坡度为2.00.雨水排水管道:1、系统采用重力分散外排。2、管材采用双壁波纹塑料管,建筑小区选用塑料排水检查井参照图集08SS523,坡度为2.00.二、工期及质量要求工期:以合同签订日期为准。质量:市政工程合格等级。三、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施工顺序开挖沟槽,砖砌明沟,回填夯实整理路床铺筑碎石垫层铺筑水泥砼路面砼路面养生竣工验收(二)主要方法1、明沟(1)开挖前准备做好对地质,水文和地下管线的调查和勘测工作,

11、并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所需用管材,砖,砂石等材料堆放整齐,距边间20m以外堆放;沟槽两边设置临时排水沟,以免雨水流入沟内造成塌方;沟槽两边和交通道口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夜间加挂红灯;开挖前,技术人员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交底。(2)沟槽开挖因工程地点位于居民生活区内,施工现场较窄,故采用人工开挖沟槽土方,可一次性按要求开挖到位,以便基础施工。(3)明沟基础:沟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立即铺筑10cm后碎石垫层,及砼管基要求表面平整,密实、厚度均匀,符合设计规定,高度和高程误差均不超过规定允许值。(4)明沟砌体明沟砌筑时严格按砌体要求,灰浆饱满,横平竖直,粉刷面平整光滑。(5)沟槽填土夯实沟槽回填两侧应

12、同时回填,分层夯实,在夯实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不要碰击沟壁、不得用力过猛。回填应将槽底杂物清理干净,沟槽内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质,大于10cm的石料硬块应剔除,过大泥块应敲碎。2、水泥砼面层施工(1)测量、放线及立模、中心线测设 根据导线点成果资料,将中心桩引到路面中心线上,并将密度补足到10cm一根,用3540cm长钢钎每10cm一根立于中心线上,并且设计高程线位置上一根尼龙绳带出路面中心线。 立模线测设 由经纬仪每20m测出一组垂直于中心线的两边边桩,从中心线向两侧垂直量出图纸规定尺寸作为立模线,控制每块钢模位置。高程控制首先在紧靠立模线内测每10cm一根2540cm钢钎,根据施

13、工水准点测出每根钢钎的顶高,再算出每根钢钎位置路面设计高程与钢钎高程差值,从钢钎顶向下用小钢尺量出路面高程线位置,将每根钢钎上高出路面高程5-10mm位置用一根尼龙绳带出路面立模线上路面高程(+5+10mm),如此线下深度部分不够部分,需铲除高出二灰碎石部分,以此结合水平尺控制每块钢模的顶高程。立模严格按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根据立模线级高程线的控制方法立出钢模,并对高程(+5+10mm)断面尺寸(深度)、轴线偏位、直顺度、稳固情况等进行自检,再报监理部门复检。(2)拌合场出料现场拌合砼,并安排专人负责,每天对所用各种材质量严格把关,并对不合格材料拒绝进场,根据每天的砂、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

14、并保证拌合时间,确保配合比准确、拌合均匀,每天开工、中途及结束必须测试坍落度,将坍落度控制在13cm。确保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3)运料用自卸车运输,为了保证速度,车数必须不少于510辆,将砼出料至浇筑完毕时间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如下作为参考,最长时间不得超过砼初凝设计。施工气温()允许最长时间(H)510210201.52030130350.75(4)现场浇筑 前场浇筑由人工摊铺,用铲反扣铺料,高出钢模顶35cm,用两台振动棒呈梅花型振捣,平板振动器、振动梁振动,振动棒、平板振动器不能漏振,平板振动器必须重叠13振动,振动梁移动速度为1.21.5min,不能中途停留,不回振,振实提浆后,用刮尺将上部不平部分刮去,进行初光,再用铝合金靠尺靠板面,发现有高出或低洼处进行找补、直至合格,然后再用刮平机进行精光。精光在砼初凝后用喷雾器喷涂养护养生6kg,喷洒养护液后3天内不得行人。当砼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依据上述测量放线定出的中心线进行切缝,切缝后立即补喷护液,确保所切缝口直顺,并垂直于路面中心线。当砼设计强度达到70时,用刻纹机进行路面刻纹。(5)砼路面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及立模拌合及运输砼现场浇筑及振捣 粗光精光前期养生压 纹切缝及填缝四、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措施(一)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建立完善的质检、试验、测量等机构,强化技术岗位责任制,完善技术管理制度,内部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