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32591 上传时间:2023-10-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1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 机床本体是数控机床的主体部分。来自于数控装置的各种运动和动作指令,都必 须由机床本体转换成真实的、准确的机械运动和动作,才能实现数控机床的功能, 并保证数控机床的性能要求。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由下列各部分组成:(1) 主传动系统,其功用是实现主运动。(2) 进给系统,其功用是实现进给运动。(3) 机床基础件,通常指床身、底座、立柱、滑座、工作台等。其功用是支承机 床本体的零、部件,并保证这些零、部件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占有的准确位置。(4) 实现某些部件动作和某些辅助功能的装置,如液压、气动、润滑、冷却以及 防护、排屑等装置。(5) 实现工件回转、分度定位的装置和附件,如回转工作

2、台。(6) 刀库、刀架和自动换刀装置 (ATC) 。(7) 自动托盘交换装置 (APC) 。(8) 特殊功能装置,如刀具破损检测、精度检测和监控装置等。其中,机床基础件、主传动系统、进给系统以及液压、润滑、冷却等辅助装置是 构成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的基本部件,其他部件则按数控机床的功能和需要选 用。尽管数控机床的机床本体的基本构成与传统的机床十分相似,但由于数控机 床在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与传统机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数控机床的机床本 体在总体布局、结构、性能上与传统机床有许多明显的差异,出现了许多适应数 控机床功能特点的完全新颖的机械结构和部件。数控机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尽

3、管数控机床价格昂贵,一 次性投资巨大,但仍然为机械制造厂家所普遍采用并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其原 因在于数控机床能自动化地,高精度、高质量、高效率地解决中、小批量的加工 问题。数控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的发展及在机床上的应用,为数控机床的自动化、 高精度、高效率提供了可能性,但要将可能性变成现实,则必须要求数控机床的 机械结构具有优良的特性才能保证。这些特性包括结构的静刚度、抗振性、热稳 定性、低速运动的平稳性及运动时的摩擦特性、几何精度、传动精度等。一、提高机床结构的静刚度机床结构的静刚度是指在切削力和其他力的作用下,机床抵抗变形的能力。机床在加工过程中,受多种外力的作用,包括运动部件和工件的自重

4、、切削力、 驱动力、加减速时的惯性力、摩擦阻力等。机床的各部件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将产 生变形,如 各基础 件的弯曲和扭转变形,支承构件的局部变形,固定 连接面 和运动啮合面的接触变形等。这些变形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刀具与工件之间产 生相对位移,破坏刀具和工件原来所占有的正确位置,从而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和切削过程的特性,所以,提高机床的静刚度是机床结构设计的普遍要求。数控 机床为获得高效率而具有的大功率和高速度,使它所承受的各种外力负载更加恶 劣,而且加工过程的自动化也使得加工误差无法由人工干预来修正和补偿,所以, 数控机床的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会更为严重。为了保证数控机床在自动化、高 效率的切

5、削条件下获得稳定的高精度,其机械结构应具有更高的静刚度,有标准 规定数控机床的刚度系数应比类似的普通机床高50 %。1 合理设计基础件的截面形状和尺寸,采用合理的筋板结构机床在外力的作用下,各基础件将 承受弯曲和扭转载荷,其弯曲和扭转变形的 大小则取决于基础件的截面抗弯和抗扭惯性矩,抗弯、抗扭惯性矩大,变形 则小,刚度就高。表 5-1 列出了在截面 积相同 ( 即重量相同 ) 时,不同截面 形状和尺寸的惯性矩。由表中数据可知:在形状和截面积相同时,减小壁厚,加 大截面轮廓尺寸,可大大增加刚度;封闭截面的刚度远远高于不封闭截面的刚度;圆形截面的抗扭刚度高于方形截面,抗弯刚度则低于方形截面;矩形截

6、面在尺寸 大的方向具有很高的抗弯刚度。因此,通过合理设计截面形状和尺寸,可大大提 高基础件的结构静刚度。图 5-1 所示为 日本森精机 SL 系列数控车床的床身截面,床身导轨倾斜布置, 改善了排屑条件,同时截面形状采用封闭式箱体结构,从而加大了床身截面的外 轮廓尺寸,使该床身具有很高的抗弯、抗扭刚度。这种倾斜布置的结构为数控车 床所普遍采用。122110LibL址回艘駛匂tS性撬假曲旳找債到:扭计hfll空:丘_! _: 1 1战衍矗找更坐(.174.177735惯址炬讣雰但曲堺41址柯对恤-1.EHuyo3.02图 5-2 所示为卧式加工中心普遍采用的框式立柱结构。从正面看,立柱截面成 封闭

7、框形,轮廓尺寸大,从而保证以高扭转刚度承受切削扭矩产生的扭转载荷。 从俯视截面看,两个立柱截面形状为矩形,矩形尺寸大的方向正是因切削力作用 产生大的弯曲载荷的方向。因而这种结构具有很高的刚度。fl1主主轴箱的萍792 一主轴箱注合理布置基础件的筋板可以提高静刚度,表 5-2 给出了立柱的几种不同筋板布 置时的相对静刚度。从表中可知:纵向筋板能提高立柱的抗弯和抗扭刚度,提高 抗扭刚度效果更为显著;对角线斜置筋板和对角线交叉筋板对提高立柱的刚度更 为有效。表 5-2 不同筋板布置时立柱的静刚度对比模題类别静m he抗弯刚度抗扭刚度挾型筒图料对值单位:直刚度 相对值相对值单-位币吐刚度 相对值1i7

8、;2曰L 17L130.40.9G1.47.91.16.53田1,140,762.37.91.55.74L21L190,901012,27.5P35凶1320,810.8JL819.41Q.812.2图 5-3 所示为两种立式加工中心立柱的横截面图。由于该立柱承受弯扭组合载 荷,故截面采用接近正方形的封闭外形,为了进一步提高抗弯、抗扭刚度,内部 采用了斜方双层壁( 相当于斜纵向筋板) 和对角线交叉筋板。所以,这两种立柱 都有很高的抗弯、抗扭刚度。r-+十4匸+(a)XK-716 型立式加工中心; (b)STAMA MCll8 型立式加工中心图 5-3 立柱横截面合理布置筋板还可提高基础件的局部

9、刚度,图 5-4 所示为日本三井精机 HS 6A 型超精密重切削卧式加工中心采用的床身结构。该床身为整体式结构,截面为封 闭箱形结构,整体结构刚度很高。为了加强导轨连接的局部刚度,采用两条成 Y 形的斜筋支撑导轨。?5s9图 5-4 三井精机 HS 6A 型加工中心的床身结构2 采用合理的结构布局,改善机床的受力状态,提高机床的静刚度 在切削力、自重等外力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能改善机床的受力状态,减小变形, 则能达到提高刚度的目的。以机床主轴为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主 轴前端的悬伸长度,可以减小主轴承受的弯矩,从而减小主轴前端的挠度,提高 主轴的刚度。采用合理的机床结构布局,可以显著地

10、改善机床的受力状况,提高机床的刚度。图5-5 所示为传统的车床床身布局 ( 见图 5-5(a) 与数控车床床身布局 ( 见 图 5-5(b) 的受力状况的分析比较。图 5-5 车床床身布局设床身截面积和惯性矩及其所受切削力 P 相等,对传统车床,床身水平布局床身所受扭矩为叽:cos ce +Z?sm a)(5-1)对数控车床,床身倾斜布局,设倾角为0,床身所受扭矩为“心:Mn2 = P cos ce + /?sin(y? - a)L 2(5-2)比较式 (5-1) 和式 (5-2) 可看出,采用倾斜布局的数控车床床身所承受的扭矩 要比采用水平布局的传统车床床身的要小,因而机床的刚度得到了提高。

11、图5-6所示为传统的卧式镗铣床的结构布局和卧式加工中心(卧式自动换刀 数控镗铣床)的结构布局的比较。传统的卧式镗铣床由于主轴箱单面悬挂在立柱侧面,主轴箱自重将使立柱承受弯矩 ,切削力将使立柱承受扭矩 ,而加工中心的布局使主轴箱的主轴中 心位于立柱的对称面内,立柱则不再承受由主轴箱自重产生的弯矩和由切削力产生的扭矩,从而改善了立柱的受力状况,减小了立柱的弯曲、扭转变形,提高了 刚度 。图5-6卧式镗铣床与卧式加工中心的结构布局比较3 补偿有关零、部件的静力变形在外力的作用下,机床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采取措施使变形对加工精度 的影响减小,其结果相当于提高了机床的刚度。依照这一思路,产生了许多

12、补偿 有关零、部件的静力变形的方法,这种方法普遍用于补偿因自重而引起的静力变 形。如图5-7所示的大型龙门铣床,当主轴部件移到横梁中部时,横梁的弯曲变形 (下凹)最大。为此可将横梁导轨加工成中部凸起的抛物线形,或者通过在横 梁内部安装辅助梁和预校正螺钉将主导轨预调校正为中凸抛物线形,这样可以补 偿主轴箱移动到横梁中部时引起的弯曲变形(图5-7(a)。为补偿主轴箱自重的影响,也可以用加平衡重块或其他平衡力的方法,抵消部分 直接作用于横梁上的自重,从而减小横梁因主轴箱自重引起的弯曲变形(图 5-7(b)。4 提高机床各部件的接触刚度在机床各部件的固定连接面和运动副的结合面之间,总会存在宏观和微观不

13、平, 两个面之间真正接触的只是一些高点,实际接触面积小于两接触表面的面积( 名义接触面积 ) ,因此,在承载时,作用于这些接触点的压强要比平均压强 大得多,从而产生接触变形。平均压强p与变形(5之比称为接触刚度恳, 即占(5-3)由于机床总有为数较多的静、动连接面,如果不注意提高接触刚度,各连接面的 接触变形就会大大降低机床的整体刚度,对加工精度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11II1:1耳A(h)仕壬ST聃呼F# 拉壬畀W烦枚止BUT嵐梁上諭軌搐就下导软科助梁图5-7横梁弯曲变形补偿影响接触刚度的根本因素是实际接触面积的大小,任何增大实际接触面积的方法 都能有效地提高接触刚度。如机床的导轨常采用人工铲

14、刮工艺作为最终的精加工 工序,通过刮 研 ,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上的接触点,并使接触点分布均匀,从而 增加 导轨副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提高接触刚度。又如采用滚动轴承作为支 承的主轴部件,都要设计预紧结构调整轴承间隙,使轴承在有预加载荷的条件 下运转,以提高主轴的支承刚度。预加载荷增大了实际接触点的面积,从而达到 提高接触刚度的目的。采用螺纹紧固的固定连接面,合理布置一定数量的螺栓, 并对螺栓的拧紧力矩提出严格要求以保证适当的预紧力,也是为提高接触刚度而 常采用的措施。5 采用钢板焊接结构长期以来,机床基础件主要采用铸铁件。近年来,以钢板焊接结构代替铸铁件的 趋势不断扩大,从开始在单件和小批量的重

15、型和超重型机床上的应用,逐步发展 到有一定批量的中型机床。表 5-3 列出了 Star-Turn1200 型数控车床焊接床身和铸造床身的刚度的对比 结果。从结果看,焊接床身的刚度高于铸造床身。这是因为两种床身的筋板布置 不同,钢板焊接结构容易采第五章数控机床的结构与传动用最有利于提高刚度的 筋板布置形式,能充分发挥壁板和筋板的承载及抵抗变形的作用;焊接结构还无 需铸造结构所需的出砂口,有可能将基础件做成完全封闭的箱形结构。另外,钢板的弹性摸量E为2冥105MPa,而铸铁的弹性模量E仅1总冥1 MPa,两者几乎相差一倍,E= / ,在应力 相同时,E大则产生的应变 小, E 的大小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因此,在结构相同时, E 值大的材 料刚度则高。表 5-3 焊接床身与铸造床身的刚度对比床身结构焊接床曲51ISSlN/jxmI IN 伽1372N/fi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