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32108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下面是我收集的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篇(人间失格摘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1我开始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的发现他其实并没那么可怕。书中写的是一个人从小就努力的去讨好别人,不惜做自己不喜欢甚至厌恶的事,慢慢的使他走向了毁灭,在文章中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之中。其实在书中的一些情节也像一面镜子反映了我们现实中的生活。残缺的人丑陋,试图迈向完美,接近完美的人却只能迈向毁灭。因为他太过敏感纯粹,所以,注定孤独,注定,他迈向毁灭。他清晰的感知到这个世界的冰冷,他说:“人啊,明明一点儿也不了解对方,错看对

2、方,却视彼此为独一无二的挚友,一生不解对方的真性情,待一方撒手西去,还要为其哭泣,念诵悼词。与其说人间失格是太宰治最后的遗著,不如说这是他留给这个冷冰冰的世界的遗书更合适。太宰治在人间失格中,藉大庭叶藏的独白表达他的人生与思想:信赖是罪吗?已经没有回头路了,不论怎麼做,做什麼,都只会徒劳无功,只会让人觉得更差耻吧了!苟活著就是罪恶的种子!我的不幸,是无力拒绝他人的不幸。一旦拒绝,不论对方或是自己心裏,永远都有一道无法弥补的白色裂痕。我被这样的恐惧胁迫著。问问老天:不抵抗是罪吗?非常沉重的独白,是人生绝望的极致。太了解人生,也就绝对悲观。这也许就是太宰治的成就,也是他的悲剧。太宰治用书里老板娘的

3、一句话结束这本小说。“我认识的小叶,个性率真,为人机灵,只要他不喝酒的话不,就算喝了酒,他也是一个向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丧失作为人类的资格,不是因为他卑贱丑陋,而是因为他像神一样高尚。他只是一个在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纯粹的人类,因为太过纯粹,而被丑恶的人类社会扼杀。对于神来说,人间无疑是个地狱,因为在心里埋葬着最绝对最纯粹的理想论,所以才更加无法忍受着世上的丑恶。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命运吧。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2一般来说,我们对他人、他物或者外部环境的感知,我们会叫它为”觉他“,对自我及身心变化的领会,则是”自觉“。而人类人类自觉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类循序渐进,自我发现和自我认知的过程。觉是什么?

4、可以分为2类,一是觉察,二是觉悟。什么叫觉察,就是你感觉到了,意识到了,发现了。比如,他人的言行举止,发型,眼神,等等变化了。或者对于片段,细节,琐屑的,微观的现象的洞察力。觉察,可以是对自己的行为,或者对自己身体、自我精神的觉察自觉有一个秘诀,你要做你自己生命的当局者,同时,是不是,抽身而出,试着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自觉的方法。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特别厉害,第一种是,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热情,这样的人很了不起。第二种人,对自己像对别人一样冷酷,这也是很酷的。如果我不是我,我会跟自己做好朋友吗?我会跟自己有着很深的欣赏吗?你会成为自己的终身知己吗?如果你愿意,说明你是

5、真的爱自己的,你可以为你自己骄傲。什么是觉悟?越走越深,越走越深,发现了整棵大树。觉察就像是福尔摩斯一样。自我觉察多了,就像中国哲学所说的渐悟跟顿悟一样,量变到质变。你会发现原来我是这样的!或者发现。我不是这样的!就像剥洋葱一样,原来这个是我,这个不是我。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会越来越靠近那个真正的我,靠近自己的内核。这个过程叫做趣味成真,人很复杂,而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需要花心思,郑重对待,说到底,就是发自内心的一片诚意,对生活的用心。总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多和自己对话,多关心自己,多反思,反省,你会发现本来大脑紧绷着的,忽然放松。很多时候自己把很多事情梳理清楚了,心情就舒畅很多。其实觉察有

6、点像清理大脑的垃圾,因为在觉察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无关紧要又一直消耗我们能量的事。所以啊,觉察事非常必要而且重要的,希望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外国小说人间失格读后感3我太感性,近段时间偏于忧虑,应该是看了太宰治的书人间失格引起的。人啊,还是要多接触积极乐观的东西,不然就会陷入负能的情绪。不过,有点必须纠正,当第二次、第三次重温人间失格时,我却断然撕掉了它负能的标签,重新认识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太宰治本人经历诸多磨难,先后多次自杀,最终也以自杀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他的作品一直都是穿透灵魂,表达自己内心对真实、信任、爱、自由的艰难追求,无奈现实中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世事也赖不住考究,最终他惨败于自己

7、的内心结论,选择了颓废跟灭亡。他的作品不是倡导大家集体抑郁,对社会、对人性绝望,恰恰相反,他希望大众都不要放弃自我的救赎,要为了活着一场好好生活。以下这段话就是力证。“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人活着,比动物多了智慧,也多了忧虑。生而为人,就该承受为人的一切。作者在极力劝告大家,也是在告诫他自己,他没能成功,但他对灵魂的敲打、拷问,都是在帮助更多的人正面审视自己的灵魂,找到生活的动力,发现生活的美好。一定程度上,我更希望人不要太敏感、太聪慧,像作者这种小时候就能看穿一些世事,明白一些动机,并非好事。愚钝点、糊涂点,每天为着那洒下的阳光、清脆的鸟语、荡漾的水面放空下,甚至陶醉下,就好了。日子简简单单,人际关系平平常常,享受当下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