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半截蜡烛学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3062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半截蜡烛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6半截蜡烛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6半截蜡烛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6半截蜡烛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6半截蜡烛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半截蜡烛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半截蜡烛学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6、半截蜡烛学校: 班级: 姓名: 【教材分析】课文叙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的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三名德国军官巧妙周旋、化险为夷的故事,表现了伯诺德夫人及其儿女的勇敢机智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依靠生动的描写,让我们仿佛也身处其境,感受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整篇课文始终让我们关注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她们强烈的心理活动。这是课文着墨比较多的地方,也是课文的重点所在。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要把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那感受会更深。【学习目标】1 学会7个生字,绿线中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的朗读,抓住“似乎”等重点词语,感受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4. 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人物细节描写,演一演故事。【学习重难点】1. 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的词语、句子的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 感受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魅力和表达技巧。【资料链接】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从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

3、日本无条件投降结束。因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 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从欧洲到亚洲,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第一课时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意思。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4正确、流利

4、地朗读课文。【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完成填空。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眼睛( )的东西 ( )的孩子 ( )的心情 ( )的主意 ( )的小姑娘 ( )的桌子( )的儿女 ( )的光 一( )主意 一( )油灯 一( )眼睛2.自学生字,画出文中生词。独立完成看拼音写词语。bn ji lu t x mi zh xn ch fng nu yn( ) ( )( )( ) ( ) (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厄运 摇曳 从容 厉声 4. 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 你还知道还有哪些二战时

5、的故事,写出三个故事名字。 二、当堂训练1. 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 )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杰奎琳( )踏上最后一级楼梯,她手中的蜡烛( )熄灭了。( )蜡烛烧到金属管处,( )会自动熄灭。伯诺德夫人为了情报的安全,( )想了许多办法,( )始终放心不下。 2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绝:断绝; 完全没有了; 走不通的; 气息中止; 独一无二的;极,最; 绝对。(1)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2)马路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3)东北失陷、平津失陷爱国军民悲愤欲绝。( )(4)翠鸟生活在悬崖绝壁上。( )三、巩固练习1. 按要求

6、改写句子。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改为“被”字句) 你不用蜡烛就不能去搬柴了吗?(改为陈述句) 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缩句) 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样大的小女儿。”(改为间接叙述形式) 6、半截蜡烛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作业评价: 【课时目标】1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活动等的阅读感悟,品读“似乎”等重点词语,感受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智、勇敢和镇静,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2、通过合作表演,培养自主合作的能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学习过程】一、温故预习。1听写词语。

7、 2伯诺德母子三人中,你最佩服谁?她(他)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并熟读描写她(他)的相关句段。 二、当堂训练1. 课文中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腻地刻画,当杰奎琳把蜡烛拿上楼去,一家三口心理又会怎样想呢?展开想象的翅膀,选择一个人物,写出他(她)此时的内心独白。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来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1)从加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 (2)“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指 ,说它是“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是因为 三、巩固练习1.将故事讲

8、给父母听,或者和自己的伙伴分角色演一演故事。 2.拓展阅读小英雄雨来的故事雨来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小英雄,他虽年纪不大,但非常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八路军,非常痛恨日本鬼子,他用自己的行动,积极支持八路军抗战,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为打败日本侵略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日军要来扫荡了,村里的人都慌慌忙忙赶着牛、驴和猪,肩扛手提着东西往沟里跑。民兵也都集合了起来,武装班长申俊福领着十五六个民兵,个个扛着地雷,拿着铁锹,急急忙忙奔向村外的大道上去埋地雷。任务很快完成了,民兵和雨来以及小伙伴们都迅速躲了起来。 雨来和小伙伴们跳下一个土坎,等了半天也不见日军的影子,决定去侦察一下。雨来想从草垛上跳到

9、院子里,他的脚刚伸下去,觉得不对劲,踩着一个人脑袋,是一个日军在那儿藏着呢!雨来赶紧喊:“里边有敌人,快跑!” 小伙伴们跑了,雨来的双脚被那特务一拽,摔了下去,落到了敌人手里。一个满脸大胡子的日本军官,瞪着眼睛对雨来嚷道:“小孩!带路!”雨来心想,跑是跑不掉了,不是带路吗?我把他们带到地雷阵里,对,就这么办! 到了村东大道上,日军问雨来:“这儿真有地雷?”雨来说:“不信拉倒,你踩踩试试!”可日军没一个敢踩。雨来领着200多个日军在假地雷阵里转了半天。转来转去,终于要到地雷区了。雨来琢磨着想个办法逃走,于是领着日军走上了河堤,距离第一个地雷不远了,可雨来却大声嚷着:“前面,没有地雷!” 离第一个地雷两丈远了,一丈远了,再往前走就踩着地雷了。这时候,雨来故意一脚迈空栽到河里去了。他在水里扑腾着,故意从水里伸出脑袋喊道:“救命啊!”不一会儿,雨来好像被水冲走了,不见人影了。日军军官以为真的到了无雷区,迈着大步往前走。没走几步,地雷响了。轰!一个个地雷接连不断地响了起来,这里是地雷区啊!没有多长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