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30584 上传时间:2023-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下连续墙施工九大常见问题原因及防治措施一、导墙破坏或变形产生原因:1.导墙的强度和剛度不足。2.地基发生坍塌或受到冲刷。.导墙内侧没有设支撑。4.作用在导墙上的施工荷载过大。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预防:按要求施工导墙,导墙内钢筋应连接;适当加大导墙深度,加固地质;墙周围设排水沟;导墙内侧加支撑;施加荷载分散设施,使受力均匀;处理:已破坏或变形的导墙应拆除,并用在优质土(或掺入适量水泥、石灰)回填夯实,重新建导墙。二、槽壁坍塌在槽壁成槽、下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时,槽段内局部孔坍塌,出现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出细密的水泡,出土量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等现象产生原因:1.遇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

2、土层或流砂土层。.护壁泥浆选择不当,泥浆密度不够,不能形成坚实可靠的护壁。3地下水位过高,泥浆液面标高不够,或孔内出现水压力,降低了静水压力。4.泥浆水质不合要求,含盐和泥砂多,易于沉淀,使泥浆性质发生变化,起不到护壁作用。5泥浆配制不合要求,质量不符合要求。6.在松软砂层中挖槽,进尺过快,或钻机回旋速度过快,空转时间过长,将槽壁扰动。7成槽后搁置时间过长,未及时吊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8.由于漏浆或施工操作不慎,造成槽内泥浆液面降低,超过了安全范围,或下雨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9.单元槽段过长,或地面附加荷载过大等。10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过长,地下水位过高,槽壁受

3、冲刷。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在竖向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或流砂层成槽,应采取慢速成槽,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m以上;成槽应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应不小于.05;泥浆必须配制,并使其充分溶胀,储存3以上,严禁将膨润土、火碱等直接倒入槽中;所用水质应符合要求,在松软砂层中成槽,应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槽段成槽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根据成槽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6m,注意地面荷载不要过大;加快施工进度,缩短挖槽时间和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冲击和高压水流冲刷。严重坍槽,要在槽

4、内填入较好的粘土重新下钻;局部坍塌可加大泥浆密度;如发现大面积坍塌,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至坍塌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后再进行成槽。三、槽段偏斜(弯曲)槽段向一个方向偏斜,垂直度超过规定数值产生原因:1.成槽机柔性悬吊装置偏心,抓斗未安置水平。2.成槽中遇坚硬土层。3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处成槽。4入槽时抓斗摆动,偏离方向。.未按仪表显示纠偏。6成槽掘削顺序不当,压力过大。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成槽机使用前调整悬吊装置,防止偏心,机架底座应保持水平,并安设平稳;遇软硬土层交界处采取低速成槽,合理安排挖掘顺序,适当控制挖掘速度。查明成槽偏斜的位置和程度,一般可在受偏斜处吊住挖机上下往复扫

5、孔,使槽壁正直,偏差严重时,应回填粘土到偏槽处1m以上,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施钻。四、钢筋笼难以放入槽孔内或上浮产生原因:1.槽壁凹凸不平或弯曲。a)钢筋笼尺寸不准,纵向接头处产生弯曲。b)钢筋笼重量太轻,槽底沉渣过多。c)钢筋笼刚度不够,吊放时产生变形,定位块过于凸出。2.导管埋入深度过大或混凝土浇筑速度过慢,钢筋笼被托起上浮。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预防:成槽时要保持槽壁面平整;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形尺寸,其截面长宽比槽孔小40mm;处理:如因槽壁弯曲钢筋笼不能放入,应修整后再放入钢筋笼。钢筋笼上浮,可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清除槽底沉渣,加快浇筑速度,控制导管的最大埋深不超过6。五、混凝土浇注时导管进泥产生原因:1初灌混凝土数量不足。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