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08629898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9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海中考考前重点例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海省中考思想品德考前重点例题例1.为什么要珍爱生命:因为生命是可贵的,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失去就无法复生;珍爱生命是一种义务,每个人的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一切爱我们的人属于社会;随意糟蹋甚至放弃生命的行为是一种对自我、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表现。要用感激之心来看待生命,遗憾、痛苦也可以把生命的价值提升,不管面对的是幸运还是一时的苦难,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悦纳自己的生命。 例2、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努力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坚持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注意安全,远离危险源;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无论何时都不放弃生命。例3、如何抵制不良诱惑

2、: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树立防范意识,防微杜渐。 例4、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互依存的。集体应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个人更应该积极关心和维护集体的荣誉。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 例5、孝敬父母的原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抚养我们成长,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怎样孝敬父母:听取父母的教诲,认真学习,踏实做人;体贴父母的辛劳,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体谅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 例6、子

3、女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的原因:进入青春期子女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性少了,独立性越来越强。子女与父母在知识水平,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化解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实现亲子和谐:学会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关爱、期望、父母承受的压力;要善于向父母表达,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意见和感受,实现与父母的沟通。尊重父母,学会必要的让步和道歉,以表示对父母的谅解和支持。例7、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真诚待人,讲究公正,对人守信,对事负责。重视合作,友善待人。小事也要讲诚信,重视自己对他人许下的诺言,在朋友犯错时敢于提出意见,自己犯错时,要勇担责任。生活中不诚信的现象有哪些?社

4、会上:制假售假、短斤少两、虚假广告 学校: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篡改试卷分数例8、为什么要尊敬老师: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师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师教给我们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培养我们成才。如何化解师生之间矛盾与冲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理解老师的劳动。与老师坦诚交流,对老师有建议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向老师提出。交往时谦虚有礼貌,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关心、体谅和帮助老师。例9、如何面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面对各国各民族不同文化的正确态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交往应注意的问题):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不

5、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开放、客观的态度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民友好交往,不卑不亢,以礼相待。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虚心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江 例10、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未成年人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经验相对缺乏,辨别是非能力不强,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例11、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和相同点:区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序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轻,犯罪对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应受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承担

6、行政或民事责任,犯罪触犯刑法,受刑罚处罚。相同点:都是违法行为,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例12、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怎样?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是相对应的。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每个人既享有权利,又承担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增强权利观念,正确行使权利,又要求公民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例13、怎样正确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应注意的问题):行使权利的方式要合乎法律程序和规范。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权利;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例14、如何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7、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注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例15、怎样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珍爱自身生命,维护健康:积极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有病及时就医,恢复健康;加强安全防范意识,远离危险源。遭遇险情积极自救和求救例16、校园内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楼道狭窄,而且还没有路灯。学校的电路老化。为预防校园安全事故发生,提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加强校园安全排查力度,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完善各种安全设

8、施。 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掌握自救知识和方法。积极锻炼身体,尊重关爱他人生命。例17、人格尊严权具体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其中名誉权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什么是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队他人侵害的权利。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公然谩骂他人,嘲笑、挖苦他人,往他人身上泼赃物等侮辱行为;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等诽谤行为。例18、侵犯肖像权的表现: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利用公民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例19、什么是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出他人侵害的权利。侵犯姓名权

9、的表现:干涉他人决定、使用自己的姓名;干涉他人改变自己的姓名;盗用、冒用他人姓名。侵犯荣誉权的表现: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奖章。例20、什么是隐私:个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且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秘密或个人私事。它包括: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私人领域:什么是隐私权:所谓隐私权是指公民隐瞒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侵犯隐私权的表现:监视、窥探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万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例21、如何维护人格尊严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当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

10、):与对方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向有关部门投诉,请求出面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判决,追究其法律责任。例22、什么是财产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处分权(它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权和法律上的处分权两种形式。)例23、如何维护智力成果权(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与对方协商,要求停止侵权,赔偿损失;向工商部门投诉,请求出面调解;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依法判决。例24、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保护消费者权益有什么意义?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

11、合法权益,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当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该怎么办?(消费者依法维权的途径有哪些?)与经营者协商和解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请求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例25、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食品、药品安全,严惩此类违法行为说明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生命的充分尊重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安全的高度重视。例26、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国家生活

12、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制定和修改严于普通法律。、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依倨,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普通法律与宪法相低触是无效的。例27、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方式: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向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或直接向有关人员反映情况。行使监督权要注意的问题:方式要合乎法律程序和规范。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维护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监督权。例28、党和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采取的措施(民生工程):建立城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促进教育公平,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行家电

13、下乡购买补贴;例29、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重视民生问题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有利于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例30、参加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参加公益活动的体会):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自身素质;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创建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例31、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历史教训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实行对外开

14、放有利于加强同各国的交流合作,吸收和利用外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怎样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或注意什么?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吸收和利用外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大趋势中,中学生应如何做: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努力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改革开放事业作好准备;积极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让改革开放的观念深入人心。例3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例3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

15、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为什么说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担负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的重要任务。例3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例3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力。例36、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教育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实施科教兴国有利于大力发展科技,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例37、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如何面对我国科技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国家: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有所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对科研和教育的投入,重视人才的培养。青少年(青少年如何肩负起科教兴国的重托):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责任感,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例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