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0862638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地球在公转吗教学设计一、内容概述地球在公转吗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本节课的内容紧接着地球自转以及地球自转时地轴始终倾斜两块的知识。又为学生之后展开探究“为什么一年有四季”进行铺垫。因此本节课在整个单元中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本单元只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两种运动:公转与自转,将引导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地球的公转与自转带来的昼夜和四季现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对于它们的成因,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有所了解,并形成了自己的解释。但据了解,学生们的认识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对自己所居住的地球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二、学情分析:

2、五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形成的。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自主探究学习,及教师的引导,亲历了探究过程,获得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学生再学习地球公转的知识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很抽象,学生缺乏直观形象的体验过程。因此,本节课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把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并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乐意参与学习,课堂实践也表明,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也更能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参与性。三、教学目标:1 .过程与方法:(1)在模拟实验中,观察并做出恰当描述。(2)结合模拟实验进行推理。2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对科学现象的解释需要得到证据的支持和从已知出发进行推

3、理。(2)认识到科学家在获得证据的过程中需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3)在活动中培养小组合作精神。3 .技术与应用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做出恒星的周年视差模拟实验。理解四季变化与恒星周年视差是地球公转的有力证据。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I、教学重点、难点:1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公转周期为一年。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周年移动情况及据此产生的一系列地理现象。2 .认识,理解恒星的周年视差现象。五、教学准备:L给每组学生准备:记录纸。2.给全班学生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两个自制纸星星、一把直尺、一些试管夹等。六、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同学们,在

4、浩瀚无边的宇宙,有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的家园,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就是可爱的地球请同学们说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地球的知识?老师手上有一个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这样子转动吗?(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这种转动方式我们称为什么?(自转)自转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地球会自转,那么地球在公转吗?(板书:地球在公转吗)2 .模拟实验如果地球真的绕太阳公转(课件出示公转图片,公转轨道外有两颗远近不同的恒星),当它从轨道A点逆时针运动到轨道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不同远近的1号星和2号星时,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看看能不能给你带来启发。游戏步骤:闭上左

5、眼,竖起手指,对准鼻尖。然后睁开左眼,闭上右眼。再观察手指的位置。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回答:左右眼的位置不同。这个游戏对于我们在AB两点观察远近不同的1、2号星的现象有什么启发呢?证明地球公转有什么启发?接下来让我们做一个模拟实验来研究这种变化。这是两个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在自制的纸星星上画上1和2,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还要创造出一个地球公转轨道。我们就以第一桌的外圈为公转的轨道,并确定AB两个位置。太阳就在这轨道里面。同学们把自己当做是地球,而且是地球上的一个观察者。为了方便观察,我在较远处的2号星上横着放一把直尺,并且每隔10cm放一个试管夹。当我们运转到A,B

6、两点时,仔细观察1,2号星的位置,看看1号星相对2号星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具体变化了多少厘米?观察时在AB两点的位置稍微停留一下。并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书本p85的表格内。我的观星”记录表观测次数公转到A点公转到B点在A、B两时时点观察1号星的视觉差第一次(近时)1号星在2号星()边第()厘米1号星在2号星()边第()厘米()厘米第二次(远时)1号星在2号星()边第()厘米1号星在2号星()边第()厘米()厘米我请同学们一起汇报你们的观察结果。第一次观察;公转到A点时,1号星在2号星()边?公转到B点时,1号星在2号星()边?第二次观察;公转到A点时,1号星在2号星()边?公转到B点时,1号星在2号

7、星()边?近时观察的时候,1号星在2号星左边的()厘米?远时观察的时候,1号星又在2号星左边的()厘米?这个模拟实验说明了什么?3 .探究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证据1:(恒星的周年视差)(1)思考:在人们不能到天空中观察地球的运动时,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公转的呢?(2)提问:(在黑板上画一地球运行轨道图,在轨道外画两颗星星)如果地球在公转,在公转的轨道上观察星星,会看到什么现象?(3)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当从轨道上的A点沿逆时针方向运动到B点时,地球上的人观察天空中远近不同的1号星和2号星,会看到怎样的现象呢?4 .现代技术如何认识地球在公转(1)那么这个实验对证明地球是否围绕太阳公转有什么启示?现在

8、让我们阅读一下书中第85页灰色框中的文字资料。从这段资料中你又能知道什么?学生阅读后交流。(2)仔细阅读书本p85灰色框中的资料。从这段资料告诉了我们什么?恒星离我们实在是太远了。第一个成功观察到恒星周年视差的科学家叫贝塞尔。搞科学研究需要坚持不懈才能发现真理。(3)以现在的科学技术,我们只要乘航天飞机到太空中连续观察地球一年就知道地球在公转,还可以利用太空望远镜,卫星等观测到地球的公转。播放视频5.拓展延伸(1)星座位置的变化除了观测恒星周年视差,我们还能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座,证明地球在公转。(板书:星座)(2)教师出示不同夜晚同一时间北斗七星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了什

9、么?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北斗七星在由东向西转动,如果我们把由东向西”转动叫做顺时针运动,这也说明地球在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6.课堂小结:(1)现在有关昼夜现象的解释,我们将保留哪一种?(课件出示:A地球自转,B地球自转同时公转)(2)学生回答。(3)请一个学生上台,手拿地球仪,模拟地球一边自转,一边绕太阳公转。小结:地球自转会产生昼夜交替,那公转在地球又会产生怎样的现象呢?我们将在下一次课中继续研究。(4)这两节课你认为有什么感受,收获,或小组,同学的表现怎样?大家讨论,交流,并填写下表:感受、收获、表现评价表小组同学填写日期感受收获表现备注小组同学本人建议其他七、板书设计:地球在公

10、转吗?证据:恒星周年视差星座位置变化航天飞机,太空望远镜,卫星等地球公转周期:一年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八、教学设计特色1 .在课前准备(即体验)中可以就生活中的学生容易感受到的自然地理现象把自然地理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找到桥梁和纽带联系起来,一方面实现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另一方面创设生活情境从而引入新课:。2 .动手实验和课件辅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思维想象,进而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演示过程中组织学生观察,在演示、观察、思考、提问、争辩、归纳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补充一些照片、资料、故事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从而使地理课堂充满生机。3 .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模拟实验活动,互评,互助活动为主体,教师引导为辅的原则。4 .教学尽量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和活动为主。5 .教学设计突破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