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习技术总结.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08624784 上传时间:2022-09-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实习技术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实习技术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实习技术总结-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土木工程系朱祥一 对测量实习的理解(一实习目的:教育非实习不能得真谛,非实践不能探精微” 土木工程是一门重严 谨,讲协作,偏实践的工程学科。 为了巩固和加深测量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与 应用,熟练掌握全站仪、 水准仪和经纬仪等测量工具的使用,系统全 面的学习到小地区大比 例地形图成图原理、 成图工程和方法、 施工放样等,进行 为期两周的测量实习从而丰富我们 测量的实地经验,提高我们在今后工作岗位上面 的竞争力。(二实习基本内容1. 地形控制测量外业1平面控制:选用闭合导线。2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2. 地形控制测量内业1

2、平面坐标计算2三角高程计算3水准测量高程计算3. 碎部测量外业全站仪数据采集,测绘1;500地形图4. 地形图绘制与整饰CASS软件电子绘图5. 施工放样(三测区概况1. 地物:我们土木一班被分配到的测区主体是学生公寓(三号楼、五号楼、筒子 楼、八号楼由北向南平行排列。测区整体是一个矩形,建筑物形体上对称,五号楼、 筒子楼还有八号 楼围城的区域构成了一个矩形对称结构的小花园,测区内不乏行 树、路灯、井垃圾桶等市政 园林公共设施。2. 地貌:测区整体平坦,部分路段有小于20度的斜坡。3. 天气状况:实习期间降温明显,测量时间段的温度基本维持在 010度之间,风 力较大,期间还存在两三天的雨雪天气

3、,对测量工作影响较明显。二.测量的实施(一控制测量外业一所需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罗盘仪、两个棱镜、两把标尺、卷尺、铁花杆二控制测量的意义、实施过程、精度和心得1.意义:该测量工作分为控制点平面位置测量和高程测量两部分。控制点坐标 的测定是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先决条件,是为以后碎部点坐标的测定及展野外高 程点制图的基础。2实施过程:A. 在侧区内选取8个相互通视且距离彼此差别不大的控制点,8个点围成一条闭合 导线,其中A1控制点的坐标(520,520和高程20.000已知B. 将全站仪在A1点对中整平,然后分别在A8与A2号控制点放置棱镜,再用卷 尺分别量出两棱镜及全站仪高度,将全站仪(盘左对

4、准A8点棱镜,将起始角度设置 为0度,然后观测记录下竖直角角度以及平距,然后将全站仪顺时针旋转瞄准 A2,记 录下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半测回结束后,将全站仪调整到盘右状态,对 准A2同样读出竖直角角度、平距和水平角度数,记录完毕将全站仪逆时针旋转至对准 A8读出竖直 角、平距及 水平角度数。一测回结束。数据合格后将全站仪对中整平至A2点,将两棱镜分别放置在A1和A3重复上述操作,8个控制点要逐一测量。C .将标尺分别竖立在A1与A2控制点上,将水准仪整平在两控制点之间的某 位置,然后读出后视点度数a前视点度数b,然后调整水准仪高度正负10CM以上再 重新读出后视点 度数和前视点度数,

5、后视变前视,8个控制点高差逐一测量。D .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 A1,铁花杆放置在A2,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 a 1然后将罗盘仪对中整平至 A2将铁花杆放置在A1,用罗盘仪对准铁花杆记录度数 a 2, a = ( a 1+( a 2 180 /23. 精度要求A. 一测回结束后要进行允许误差检测,要求水平角观测半测回角之差小于等于 正负24秒。水平距离双向测距,相对误差应小于1/3000B. 高差h=a-b,两次仪器高法要求两次测算出的高差之差小于等于5MM。C . a(la 2 1小于等于2度4测量心得全站仪的对中整平要熟练,要求精度要高,不要测完一站将数据记录在纸上就紧 接着测下一站,

6、要做到站站对数据进行误差允许计算,不合格立马对本站返工,不要 抱有侥幸 心理,等到业内计算时发现误差很大无法闭合,届时返工无处着手,这是致命 的。(二控制测量内业一所需仪器:无二意义、计算过程、精度和心得1、意义:通过计算处理控制测量外业得出的数据从而得出控制点坐标,是为碎 部点坐 标的测量做好准备工作。2计算过程A. 平面坐标计算:角度闭合差计算,调整分配好误差后得出相邻两条导线间的水 平角B i接下来进行方位角推算,保定地区的磁偏角大约为6度,所以在导线磁方位角 的基础上 减去6度即为导线真方位角度数 a i由a i= a1+ B i 1推算出各控制点 导线前进方 向的方位角大小撚后进行坐

7、标增量计算 X=Dcos( a i Y=Dsin( a 及 闭合差调整得到改正数并计算得出改正后坐标增量,最后进行坐标计算,有 A1(520,520得出所有控制点 的平面坐标。B. 三角高程计算:由三角高差h=tan(竖直角+仪器高一棱镜高,计算出往测高差 与返测高差并得到平均高差,求得改正数最后得到改正高差,由A1点高程为20.000 得到所有控制点高程。C. 水准测量高程计算:得到各控制点高差,并进行闭合计算,根据平距与总长度 的比值反号分配改正数得到改正后高差,并计算出各控制点高程。3. 精度A .平面坐标计算要求F B容 = 40V N=113.1秒然后反号平均分配给 B i;刀L/f

8、 大于等于3000然后将fx和fy反号萍将军分配给 Xi和厶Yi。B.指标差小于等于正负25秒,对象观测高差较差的绝对值不应该大于 400Lmm(L为公 里数,高差闭合差要求不超过正负 40VE Lmm(为公里C .要求三角高程测量的数值能和水准高程测量的数值吻合上。4. 心得一份正确的数据对业内计算是至关重要的,这里就能看出之前控制测量站站误 差允许检 验的重要性,同时要多个人一同进行内业计算并彼此核实,以免出现计算错 误。(三碎部测量外业一所需仪器:全站仪、三角棱镜、移动棱镜、卷尺二意义、测量过程、精度和心得1意义:碎部点坐标数据是制图展野外坐标点的数据基础 ,碎部点是绘制地物地 貌的组

9、成部分。碎部点:地形、地貌的平面轮廓由一些特征点决定,这些特征点统称 碎部点。2测量过程A.在全站仪中建立控制点坐标文件,将控制点坐标键入到文件之中等待调用, 然后再建立一个碎部点文件以待记录碎部点坐标。B .将全站仪对中整平到控制点上,量取全站仪的高度,先进行测站设置调用本控 制点坐标、后视点设置调用后视控制点坐标。结束后开始进行碎部测量。C 安排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选点,一个人负责绘制草图并标记碎部点点号,另一 个人负责操作全站仪记录碎部点。D .如果存在不可通视的碎部点,要考虑控制点的加密工作。3.精度首先对中整平全站仪不能马虎,确定正好,设置后视时,一定要将全站仪对准后视 再设置后视点坐

10、标,为了保险也可以将后视点作为第一个碎部点进行测量4. 碎部点测量的心得老师讲授完碎部点测量注意事项后不要急于去进行碎部测量,下课后我带着副 组长去每个控制点实地考察,让其余组员回宿舍休息,然后我让副组长站在每个控 制点上分别向后 视点和前视点拍一张照片,工作进行完毕后,我将拍摄的照片放在电 脑上一一浏览用一张A4纸制作出了一张完整的测区地物图,然后仔细观察每个控制 点上面的视野情况判断哪些碎部点可以在哪个控制点处通视,哪些碎部点无法通视 但是可以利用对称找到,哪些点可以隔一点做直角,哪些碎部点无论如何都无法捕 捉到然后考虑加密控制点,经过比对后,发现需要在8号楼和5号楼之间、5号楼 和3号楼

11、之间分别加密一个控制点 A9和A10,最终以控制点为单位,根据哪个碎部 点在哪些控制点意捕捉,有选择性的将测区划分为10个小测区,并交给组员去将这 10个小测区放大到10张A4纸上,这样不但不用经历所有控制点从 而提高工作效率 也会做到有条不紊心里有数。在利用A6控制点加密A10控制点时因为操作失误导致高程出现了问题,但没 有发现,等到测完A10区域时核对数据时发现碎部点高程达到了59点几米,我们没有惊慌,用A10控制点重复测量了一下用其他控制点测过的碎部点,发现平面坐标基本吻合,高程却相差40M左右,然后检查所有的碎部点数据,发现高程是从A10开始 包括以后的碎部点的高程 都增加了约40M

12、,所以我们断定是A10的高程输入错误, 为了弥补高程的巨大误差,我们利用三角高程测量将A10的真实高程计算出来然后 减去错误高程得出额外增加的高程,结果发现与前面检查同一碎部点高差相同,于是 我们将出错的所有碎部点的高程都减去了这个差值得到了错误碎部点的真实高程,挽救了一下午的劳动成果。从中我们也学习到了,要边测碎部点边观察坐标各项数据,以免出现错误导致后面所有碎部点都出现错误。(四地形图绘制与整饰一所需仪器:全站仪、CASS制图软件意义、制图过程、心得1.意义:得到测区的地形图(1:5002制图过程:A. 将全站仪与计算机连接,导出控制点与碎部点(数据文件的扩展名是.DA TB. 展野外测点

13、点号,输入相应的坐标文件回车即可在屏幕上看奥所展文件坐标 点号。C. 屏幕上的点号与草图上的点号应该一一对应然后将平面图精确绘出。D. 地物绘制检查无误后,将点号全部删除,展开所有的高程点,地势平坦的确不绘 等咼线需注记散点咼程。E. 对重要地物加注记F. 给图加框并命名存盘。(五施工放样一所需仪器:全站仪、移动棱镜、水准仪、两个标尺二意义、放样过程、精度和心得1意义: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出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精确地在地面上进行位置 定位的测设。2放样过程(平面坐标放样和高程放样A.用CASS在制作出的地形平面图上设计一个矩形房屋,并记录下房屋拐点处 的坐标及边长。B .在全站仪中建立放样文件输

14、入临近两个控制点坐标以及房屋四个拐点的坐标。C 像测量碎部点的工作类似,在控制点上对中整平全站仪,测站设置,后视设置, 调用放样点坐标。放样开始D .一个人拿移动棱镜去跑点,用全站仪瞄准去度数,全站仪自动计算出观测点与 设计点的坐标差距,然后观测人员指挥跑棱镜人员移动从而找到放样点。E .找到四个放样点后,将四个放样点围成闭合导线去计算其每个点的水平角大 小和平距和设计值去比对。F .高程测设中以某控制点为后视点(高程为20.000用水准仪在控制点周围建筑 物上测设若干个比该高程高0.5M的点位,由h=a-b得出b=a-h其中h等于0.5,水准 仪观测的后视度数为a,通过计算得到前视度数b,从

15、而在观测时改变前尺高度来得 到高程点,并沿着尺子底部在墙上做一条线表明20.500的高程位置。3. 精度A.水平夹角与90度的差值小于30度。B水平距离的相对误差小于1/2000.4. 心得放样看似简单,真正干起来需要测量员与跑移动棱镜的人员默契配合,否则效率 很低。三.测量实习总结忙忙碌碌的两周测量实习过去之后,我为我们组取得的成功倍感骄傲。我们熟 练地掌握了全站仪的使用、明白了控制点碎部点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接触并 学会了利用CASS制图软件绘制地形图、见识并尝试了施工现场的放样工作,这期 间,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欢笑过也流泪过,我们逐渐的从一名只具备测量理论知 识的懵懂大学生成长 为集理论与实践一身的合格当代大学生。在收获宝贵实践经 验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一个彼此团结协作的优秀团队对测量工作重要性,从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将团队的合力发挥到极致,为祖国城市化建设添砖加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