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08619892 上传时间:2023-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经验材料 打牌 唱特色戏强力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2021年3月日)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大县。全县现辖27个乡镇,总面积2565平方公里,总人口100万。多年来,我们根据“专题是发展,主攻是工业,主体是民营”的经济发展思绪,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加紧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精神,立足当地实际,打好牌,唱响特色戏,加大了对民营企业的培育、扶持和壮大力度,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大发展。现在,全县拥有民营企业1.9万家,其中年产销额过亿元的民营企业4家,过5000万元的9家,过1000万元的33家,过500万元以上的42家。2021年,全县民营经济增加值达34.7亿

2、元,增加32.8%,占全县GDP总值的64.6%;实现税收1.48亿元,对财政收入增加的贡献率达73.9%,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的主体。我们的关键做法是:一、整合存量,促进民营经济活力大增强。我县的工业起步较早,曾有各类国有、集体企业186家,企业存量充分。从2021年开始,我们围绕这些存量,利用多个改革形式,大做整合文章,以存量换增量,以增量换资本,以改制增活力。一是主攻关键,盘活国有工业企业存量。我们将县属国有企业和市里交办的潇湘集团作为改革关键,全力筹集改革成本,努力拓宽资产处理渠道,在加紧改革进程的同时,主动拿出企业场地、设备、技术主动对外招商,激励民营企业参加改制,催生了一批

3、民营企业。到2021年底,14家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已全部完成,变现资产8130万元,财政垫资2200万元,滚动安置职员7500余人。经过盘活这些国有资产,催生和引进了16家上规模的民营工业企业,年产值4.5亿元。二是因企施策,整合集体企业存量。对长久瘫痪,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对不符合破产条件,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实施股份制改造,职员置换成股东,变公有为民有民营;对有利于做大做强本县支柱产业的企业,实施合理作价、协议出让或限制竞买范围拍卖,促其长远发展。如由29个股东出资1000万元整体购置原黎海微电机企业,组建了科力电机有限企业,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去年完成产值1.1亿元,利税1500万元,是

4、改制前的3倍。三是用足政策,盘活土地存量。对属行政划拨的企业土地,由县政府收回,拍卖后作国有出让土地办理过户手续,处理土地出让收入95%用于安置职员,5%用作县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资本金。去年国家土地政策紧缩后,我们严控制用地增量,将60%的用地指标集中发展工业,确保民营企业用地。现在,全县49家国有企业、137家集体企业全部实现民营化,盘活资产5.9亿元,置换职员身份3.6万余人,化解债务10.6亿元。和此同时,我们还采取税费减免、社保补助、小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方法,激励因改制而催生的民营企业优先安排原企业职员、新办企业优先安排下岗职员,多年来,共安排和帮助1.6万名职员实现就业和再就业。经过整

5、合存量,改制后的民营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经济总量比改制前的总和提升了27.7%。2021年,全县冶炼、机电、水泥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产业实现税金6200余万元,同比增加32.4%,开创了工业经济近十年少有的好局面。二、开发优势,推进民营经济规模大扩张。丰富,尤其是以有色金属、石灰石为主的矿产和以水能为主的生态最为著名,品种多,分布广,储量大,有着发展型工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依靠这些,主动和沿海产业转移对接,优先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大企业、大产业、大集团,走出了一条“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的发展之路。一是打造平台“聚”。为给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载体,我们举全县之力,前后建

6、起了黎家坪工业开发区和白水高新技术项目区,还确定了浯溪、黎家坪、白水、观音滩等6个镇为民营工业关键镇,将规模工业企业聚集到关键区域,全县95%以上的民营规模企业均在园区和关键镇落户,年总产值达50余亿元。产业的高度集中和企业的连片发展,使全县的得到充足利用。现在,322国道沿线的黎家坪、浯溪已成为远近著名的建材工业走廊, 30余家水泥建材企业星罗棋布,初步构建了矿产工业的“旗舰”。2021年,我们还整合潇湘水泥集团,和香港港龙实业集团有限企业签署了一条日产4000吨以上的干法旋窑水泥生产线项目协议。完工后,全县水泥产业年生产能力将达成300万吨。如白水高新技术项目区创立于2021年,现在已引进

7、金丰橡胶、金藤生物科技、新世纪玫瑰油、绿海木业、湖南宝达等8家企业入园建设,已初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之势。二是关键项目“带”。我县的长久得不到开发利用,关键是没有大项目带动。为此,我们根据国际通例和市场要求,充足发挥优势,精心筛选、包装和开发了一批国有企业改造项目、水能项目、旅游项目、城镇建设项目,主动对外招商引资,引进有远见卓识的大企业、大财团投资开发我县的优势。从2021年到2021年,全县共引进各类项目265个,到位资金9.2亿元,增加148.4%;到位外资2450万美元。前后有3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关键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形成了“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良好态势。如浙江丽水阳光企

8、业投资3.13亿元的晒北滩水库电站已全方面动工,香港兆联企业投资8亿元的浯溪水电站马上开工建设,投资6亿元的堰塘铺水电站前期工作已准备就绪,这三大项目峻工后,全县水电装机容量将达成25万千瓦,水电业已快速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2021年以来,引进资金9600万元,前后开动工建设了金洞漂流、大江漂流、大江三圣湖休闲度假中心三大项目,年营业收入达1.9亿元,旅游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新亮点。三是优惠政策“扶”。我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瘦肉型生猪基地县、水果生产关键县、畜牧生产百强县,是省内外有名的“油茶之乡”和“柑桔之乡”,为我们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分的原料。我们出台了有关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9、程、有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考评措施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方法,在资金、用地、用电等方面实施关键倾斜,改造提升一批、引资嫁接一批、扶持发展一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现在,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成1218家,产值过100万元以上的企业85家,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1家,过亿元的3家。其中,湖南天龙米业有限企业成为国家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金浩植物油企业、银利来米业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如为帮助金浩植物油有限企业有扩容提质,我们主动向上级申报,争取农业银行的信贷资金4300万元,进行了6000吨茶籽色拉油生产线一期工程的扩建。2021年,我们还成功引进了绿海木业4万米环境保护型芯

10、板生产线、湖南宝达2万吨果蔬罐头生产线项目,深入壮大了农产品加工业。三、挖掘特色,实现民营经济能量大释放。民营经济实质上就是区域经济、特色经济。我们坚持“经济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方针,借助外力、开启内力、形成协力,激发民间投入的巨大潜力和能量,挖掘特色,拓宽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空间。一是发挥能人作用。首先,利用名人效应。陶铸中学是在原县属三中基础上建立的公办学校。为我们利用陶铸同志的影响,引进广东增城市松田实业有限企业投资1.6亿元,收购陶铸中学,将其改制为我县第一所民办高中,为探索“公有民营”教育体制改革积累了经验。现在一期工程8000万元的投资已全部完成。其次,发挥打工能人作用。每十

11、二个月劳务输出达20万人左右,是发展民营经济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我们经过春节走访、电话、信涵等多个方法,引导打工能人引进外资或回乡创办企业。2021年以来,打工能人共引进县外资金1.3亿元,创办了制鞋、毛纺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63家,处理劳动力就业1.9万人。如台商林启明新办的太平洋纺织品有限企业,投资3000万美元,第一期投入1080万元,年产值达3000万元,处理劳动力就业1500人。2021年,全县打工能人回乡创办企业1320个,其中年产值50万元以上的266个。二是激发部门潜能。为调动部门大办工业的主动性,2021年我们下发了县委1号文件,激励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发挥本身职能,主动兴办各

12、类工业企业。去年全县各级各部门共引办、联办、创办工业企业63个,年销售产值达2.8亿元。县经贸委机关干部陶宗胜发挥所学专长,利用长丰集团的人际,主动参加配套,投资4500万元创办了丰达机电企业,为我国各厂家生产汽车配件,年产值达8000多万元,处理就业230多人。三是动员社会力量。我们经过宣传造势、舆论引导,将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民营经济上来,增强了民营经济尤其是发展商贸物流业的力量。近两年城镇商贸物流企业如雨后春笋,仅在县城就创办了步步高超市、百惠超市、友情商业广场3个投资超出3000万元的大型商场、1600多个各类商店和休闲娱乐场所、99个小区服务企业,城市商务交易额及服务业收入比2021

13、年前增加了2.7倍。既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又带来了第三产业的繁荣。四是提升传统产业。有500多年鞭炮生产历史,鞭炮的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居全省第一。为使这一传统做大做强,我们借鉴外地优秀经验,投入3560万元,对烟花鞭炮行业进行全盘整改,将原来的2021多个小作坊整改提升为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172个中小型民营企业,全方面提升了烟花鞭炮产品质量。年产值由过去的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7.3亿元,产品品种由36种发展到200多个,劳动生产率提升近2.6倍。四、开拓公共,确保民营经济环境大改进。在发挥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政府调控、生产要素等公共的开发配置力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一

14、是加强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副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和分管的领导为组员,确保了对民营企业的组织力量。为深入加强大扶持力度,我们还建立了县级领导联络关键企业制度,对75家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常常过程中碰到的各类矛盾纠纷随时调处,尤其是对过亿元企业,实施“县级领导、部门领导、属地领导”三重扶持责任制,进行现场办公,明确“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同时,对全县6个工业关键镇,还增设了一名主管工业的副书记,确保民营工业有些人专管、有些人专抓。二是建立发展保障体系。我们在全省率先建立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县财政出资1

15、800万元作为开启资金,且每十二个月从工业税金中新增300万元,为企业担保融资提供担保和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等项目补助。去年,全县共为29个企业融资3500万元,增加31.2%。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组织企业参展、代办手续、证照、代纳税费。现在,以此为基础,我们正在计划成立全县中小企业创业孵化中心,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二是强化激励机制。首先,突出关键保护。对7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县级领导挂牌保护制度和收费“绿卡”制度,任何执法部门进入挂牌企业检验或抽查,必需经过书记、县长或挂牌领导的同意。对两大园区内的关键企业,由县委派驻企业特派员,负责企业

16、除生产经营以外的重大事务的协调和联络。其次,实施关键奖励。我们设置了民营企业突出贡献奖,对在发展民营企业、增加财政税收作出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优异企业家和相关部门,由县财政拿出专题资金给予重奖。去年县财政列支专题奖励资金130万元。三是优化发展环境。深入深化完善行政审批制度,全方面推行“多家事,一家办”的全程代理制,对新发展的民营企业,在登记立项、征地、贷款、水电供给、税费缴纳等方面实施全方位服务。同时,从严治理“四乱”行为,努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发明优越的经营环境、宽松的投资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多年来,我们在发展民营企业方面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各弟兄县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深入加大力度,强化方法,加紧民营企业发展步伐,为全方面建设小康农村作出我们应尽的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