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08615168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各数认识教学设计MicrosoftWord文档(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0各数的写法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认识“十位”和“个位”,认识计数器,并能正确地书写1120各数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位和个位”教具准备:小棒若干,计数器,学生准备小棒和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拍手数数。从1数到20,从20数到12、数一数下面的小棒有多少根?(1)一根一根数(2)先把10根圈起来,再看有几根。3、下面每一堆有几个十?几个一?一捆加一根一捆加三根2捆4、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数1120各数,并知道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数,读数而且还要学会写数。板

2、书:1120各数的认识二、讲授新课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数位学生拿出自制的数位筒,让学生隹右边的筒里放小棒,边放边数师: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在左边的筒里放1根小棒来表示这10根。再在右边放4根,这时一共是几根?问:右边的4根表示什么?(我们把4所在的位置叫做个位)左边的1根表示什么?(1个十)(我们把1所在的位置叫做十位)在数位筒上写个位、十位“那么14该怎么写呢?我们可以借助计数器来写数。”2、利用计数器写数 出示讦数器观察:从历边起,每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计数器右边起第一档叫个位,右边第二档叫十位,十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十,个位上有几个珠就表示几个一,合起来就在个位上写几。让学生

3、写出14,请一名学生板演师:写数时要注意先写十位上的数,要从高位写起。3、练习。完成例4中后两个数,四个人一组,等待我摆小棒现,地写数。讨论:“20”个位上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也没有)三、巩固练习1、用数字卡片摆出,下面各数十六十一十九十四十七二十2、听老师读数,学生写1211151716203、给小马虎错误十一写成101十八写成81二十写成24、做练习十四的第35题。搭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紧扣中心句,想象画面,感知课文,寻找由搭石构筑的风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发现美,感受美。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

4、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课前准备:课文的插图,有关搭石的资料介绍。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格言导入,确立学习交流话题:1、复习生字词,纠正读音。2、师谈话,推荐格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说说对格言的理解。3、确立学习话题“寻找一片美的风景”,(板书课题:搭石)二、走进文本,初识搭石,激发寻美情感。1、打开书本,去仔细地寻找一下,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如果找到了你就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注意,读课文时字字读响亮,句句读通顺。2、交流:作者所说的那道风景究竟是什么? 、“什

5、么是搭石?”根据书中描写搭石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课件出示“搭石图”,加深理解。 、你走过搭石吗?如果你在上面走会出现怎样的情景?3、聚焦中心句:对,这就是有趣的搭石,它“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诵读。4、紧扣“风景”,谈话,激疑: 是的,小小的搭石,其实就是为方便小溪两岸人们的行走,而放在小溪中的几块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石头。(板书“小小搭石寻常景”)可是,读到这里,老师心中产生了这样一个疑问生活中,能被称之为风景的,大多是非常有名的景物,如杭州西湖,黄山奇石。可这么几块平平常常的石头,怎么能说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呢?其原因究竟何在?让我们再度走进课文,去细细寻找,精心品味吧!三、品

6、读文本,鉴赏搭石图,感受风景这边独好:1、谈话,传递读文方法:(边读边想象画面)静静地默读课文,找出写走搭石的句子,想象画面。2、反馈:通过读文,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精美的画面?、(预设画面:了年纪的人平整搭石,直到满意才离去。走搭石的人们不抢路,动作协调有序。两人面对面走搭石过河时,会互相谦让。(随机板书:细细摆放为他人)年轻人背年长的老人过搭石。、点评:同学们真会读书。透过语言文字,能想象出这么多画面。就让我们来细细鉴赏这一块块搭石,感受这字里行间中所描述的最美的、最让我们感动的风景。3、精读课文,品词品句:鉴赏画面一:“众人走搭石,协调有序声影美”。请你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说说美在哪里,你从

7、哪些字词中感受到?、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们的协调美。师:你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搭石上的美?从哪些地方看出来他们的动作非常协调有序?(理解:“紧走搭石慢过桥”“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等词)重点体会乡亲们是怎么走的。师:你能通过朗读把这和谐的画面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吗?先自己试试。指名读,随机点评,板书:协调有序走搭石、变序朗读,感受语言的诗意美。师:老师把它变成一首小诗,看多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轻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啊!听着同学们的朗读,我感觉这好像是一个清早,晨雾还没有散去

8、,人们便早早地出工了,走在这搭石上,没有人说话,只有这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导读中心句: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也许这是一个黄昏,夕阳洒下了它最后一缕光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回来了,一路欢歌笑语,身体是疲惫的,脚步却是轻快的“踏踏”,在这一块块搭石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乡民们配合默契的身影,也看到了他们辛勤的劳作和对生活的热爱。(导读中心句:不禁让我们赞叹到“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鉴赏画面二:“两人走搭石,谦让敬老传递美”。、谈话,导入:当然,走搭石时,也有“撞车”的时候,请你读读下面这一段,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读,体会对这个地方的感受和理解。)

9、、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动之处,再读好它。(多媒体课件展示)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品味:什么叫“理所当然”?“人们都把哪些事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小结,指导朗读:是的,一块块普通的搭石,演绎着山里人特有的的淳朴、善良、谦让和敬老,也深深地敲击着我们的心灵!来,让我们把心中的这份感动,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吧。师:引读: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假如()。想象拓展,补充画面,提炼情感:、谈话,指导想

10、象:假如还有哪些假如呢?走搭石的时候,还会有哪些感动我们的画面吗?请你把心中想象到的情景写下来。(出示作业纸,轻声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小小的搭石,演绎着人间的真情,我能试着写一写: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就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碰上赶集的日子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遇到孩子上学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假如()、小结,回扣中心句:(随机板书:谦让敬老见真情)是啊,正是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画面,传递着乡民们互相谦让、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也让(齐读:“这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四、走出

11、文本,透过搭石,感悟诗人情怀。1、谈话:课文学到现在,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2、展示文章结尾段:诵读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3、透过这一排排搭石,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反复的朗读,提升情感。)(预设:一排排搭石,象征着村民们一颗颗善良的心、是传递村民们情感的纽带、更是家乡人无私奉献精神写照)4、课外拓展,感悟情怀。、拓展,介绍:是呀,本文的作者刘章,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山村,他觉得搭石上有情,有爱,有美,于是在1980年,他写出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精美散文搭石。也因为他由衷地感受到、再度回读中心句:“

1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五、延伸实践,发现生活中的美:1、教师谈话:是的,美文搭石让我们感受了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在我们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美”诗欣赏。2、总结:美到处都有,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附:板书设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小小搭石寻常景,细细摆放为他人。协调有序走搭石,谦让敬老见真情!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例2及练习二十一第14题。教学目标:1. 掌握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2. 提高学生迁移类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

13、、复习准备1. 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63 1.08 7 0.044 1/4 3/5 7/20 5/82. 说说下面每个百分数的具体含义,是怎么求出来的?(哪两个数相比,把谁看作单位“1”。)某种花生的出油率是36%。实际用电量占计划用电量的80%。李家今年荔枝产量是去年的120%。二、学习新课1. 根据数学信息提问题。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条件提出用百分数解决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计划造林是实际造林百分之几?实际造林是计划造林百分之几?实际造林比计划造林增加百分之几?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2. 让学生先解决前两个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提醒学生注意:解决这类问题一定先弄清楚哪两个数相比,哪个数是单位“1”,哪一个数与单位“1”相比。为学生学习新课解决数量关系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3. 让学生自主解决“实际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