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08613925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案例Word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包装教学案例案例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这为本节课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打下了基础。本节课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小数乘法之前,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乘法的意义,但这并不表明学生对小数乘法是陌生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会用到小数乘法。可如何能让学生在已经算是会的知识上提高兴趣学习?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愿

2、意听、愿意学生活中已经掌握的知识呢?对已有经验的学生会出现哪些困难呢?这些都为本节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本节课的精彩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课堂写真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请看,老师带什么来了啊?生:礼物!师:看谁今天表现最好,老师就把这份礼物送给他!有信心得到它吗?生:有!师:好极了!现在老师就来考考大家。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生:敢。师:老师包装礼物要用到彩纸和彩带,你能帮老师算算我买花纸用了多少钱吗?(请看屏幕)推荐精选包装纸:每米2.6元彩带:每米0.85元 有办法知道吗?生:不能。因为不知道用了多少米。师:你真会分析问题,好。如果包装一个礼物需要用纸0.8米,那现在你能列式吗?生:会!2.

3、60.8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师:你能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吗?生1:2.6元,因为买1米需要2.6元,0.8米还不到1米,所以应该少于2.6元。师:嗯,讲得不错。(记录下几个典型的估算结果)师:好,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估算结果。我们就来算算看到底需要多少钱,看看谁的估算得最接近。请用竖式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巡示,挑几个典型板书)师:算好了吗?谁上黑板来写一写?板演:(1) 2 . 6 扩大10倍 2 6 0 . 8 扩大10倍 8 2 .0 8 缩小到原来的1/100 2 0 8 (2)(小数点对齐) 2 . 6 0 . 8 2 0 .8 (3)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的和 2 . 6

4、一位小数推荐精选 0 . 8 一位小数 2 .0 8 两位小数师:这三个同学都表现很不错,善于思考。请你们来说一说你的方法。生1:首先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把每个乘数分别扩大10倍,268208,乘数分别扩大了10倍,积就扩大了100倍,所以2.60.82.08(缩小到1/100)师:真棒,解释得非常清楚。用这一种方法做的请举手!生2:我的方法是竖式计算,也是先转化成整数,然后小数点对齐得出结果。师:同意吗?生3:不同意,这样不符合上节课所学习的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的小数位数和了。师:生3讲得有道理吗?生:有师:生3你来讲一下你的方法吧。生3:我的方法就是利用这个规律的,现把它都看成整数,然后再利

5、用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乘数小数位数和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师:听懂了吗?生:懂了。师:你们真棒!都先把不熟悉的小数乘法计算转化成整数,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最后再确定积的小数位数。那在小数乘法的竖式计算中,要注意些什么?生1:积不能直接用小数点对齐的办法确定。生2:乘数是几位小数,积就等于它们的和。师:同学们都总结得很好!这就是小数乘法竖式计算的方法。现在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算出的结果是2.08元,那谁的估算结果最接近啊?推荐精选生:某某同学。师:掌声送给他。师:包装纸花了多少钱我们算出来了。能帮老师再算一算彩带要花了多少钱吗?生:能。师:(课件出示)包装一个礼物要用2.4米长的彩带,你会列式计

6、算吗?生:会。师:马上在课堂练习本上列竖式计算。(投影展示) 0 . 8 5 2.4 2. 0 4 0师:和他的方法一样的请举手!好,既然大家都掌握了竖式计算。老师就来考考大家。三、 巩固练习1. 判断题2. 书P45第一题3. 书P45第二题。你发现了什么。四、小结师:这一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不错,特别是某某同学,所以老师这份礼物要送给他。希望其他同学都像他一样善于思考和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法意义,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规律,以及初步讨论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乘数小数位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小数乘小数的一般计算方法,即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

7、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使学生体会到:两个乘数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1)、课前铺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荐精选新授前,在板演中出现的268,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索到与2.60.8的关系。使教师毫不费力让学生明白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理解了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再者,板演中出现的0.85+2.4,与0.852.4进行对比,列竖式的不同之处,加深了小数乘法怎样列竖式的印象。在学习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很容易地解决问题,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们很容易掌握。(2)、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掌握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步课堂教学要完成什

8、么教学任务。出示题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计算,然后根据乘数扩大的倍数,将积缩小相同的倍数;出示题2,解决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及积的末尾有零要去掉;最后,通过两道题的对比,完成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逐层深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很快地掌握。(3)、练习巩固,围绕知识点,增强挑战。本节课是学生刚进入竖式小数乘法计算的知识。在新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富有变化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充满激情地挑战性中,进一步地巩固知识点。案例评析本节课,课堂教学的“脚步”一步跟一步,师生间合作紧密。学生作为课堂的小主人真正地“动”起来了,思维真正地“活”起来了。让学生在对比中学知识;在观察中

9、明方法;再发现中学会探究。当然也有不足之处:在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急于让学生说好而浪费了时间。其实,第一课时学生刚接触小数点的确定,应该多给些提示,多给些时间。这样的教学,从旧知导新知,从旧知比新知,从旧知探新知,使学生很容易学会,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学生的收获不仅仅是知识的增加,还有思维的训练及个性的张扬。推荐精选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学案例大干中心小学 刘明姬案例背景在“包装”一课中,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小数乘小数的乘法,本节课学生将进一步学习小数的乘法。教材呈现的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两位小数乘一位小数;二是其中一个乘数是整十数。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

10、理解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如何确定积中的小数点的位置。由于已经有了前面的基础,因此,在引出问题后,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第题。交流时,可以重点讨论“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第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组织交流。讨论交流的重点可以是,如何处理“0”的问题。学情分析本节课主要是学会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前几节课的基础,能够应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发现了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尝试解决新问题,重点说一说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对于竖式的书写格式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

11、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推荐精选课堂写真(一)比比眼力 同桌互动1.请你很快说出下面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第一组:2.50.3= 2.50.33= 2.50.333= 2.510.333=第二组:7.21.4= 0.721.4= 7.20.14= 0.720.14=要求:同桌两人其中一人先说第一组,另一人进行评价;两人互换角色进行第二组题。2、 计算下面各题。2 . 4 0. 6 3 . 6 0. 8 (二)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出示信息: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1 出问题师: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

12、的数学问题?生1: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生2: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生3:三趾蛞蝓在树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推荐精选生4: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天大约爬行多少米?2解决问题(重点解决第1、2两个问题,其他可有选择地进行练习(1)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列出算式:2.22.15=学生独立估计每分钟大约爬行多少米?并说出估计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生1:把2.2看作2,把2.15也看作2,22=4,因此大约是每分4米或4米多一些(2.2 2 2.15 2);生2:把2.2看作2,22.15=4.3或2.15+2.15=4.3,大约是每分4.3米;生

13、3:把2.15看作2,2.22=4.4,大约是每分4.4米。探索计算方法a. 独立列竖式计算b. 小组交流重点交流以下内容:(1)独立计算时遇到的问题(2)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3)竖式的书写格式c. 一人板演并介绍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2 . 1 5 2. 2 4 3 04 3 0推荐精选 4 7 3 0师:积为什么有三位的小数? 生:第一个乘数有两位小数,第二个乘数有一位小数,两个乘数一共有三位小数,积就有三位小数。生1:我觉得可以把积小数末尾的0划去,因为小数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样就可以把小数化简。d.与估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米473米2. 三趾蛞蝓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多少米?(1)列式:2 .260=2)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进行交流。生1:把2 .2看作2,260=120,在地面上每小时大约爬行120米或比120米多一些(2 .2 2);生2:如果把2 .2看作2,260=120,把2 .2看作3,360=180,得数的范围在120180之间。(3)独立列竖式计算,同时一人板演。2 .2 6 0 1 3 2 .0(4)由学生评价,并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5)检查得数是否在估计的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