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08613913 上传时间:2023-09-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池塘边的叫声》设计及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学科 语文 授课年级 一年级 学校 灵武市东塔学校 教师姓名姬桂琴章节名称北师大版下册第八单元雨铃铛计划学时2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池塘边的叫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实验教科书第二册12单元“朋友”中的一课,课文通过青蛙和小鱼轻快活泼的对话展现了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境界,以童话的形式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友情的美好与可贵。使学生知道小鱼是一个天真、好奇、友情有义的小家伙,也体会到青蛙那一片乐于助人、善解人意的 胸怀,和他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的好品质。学习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学习语文的基础,能看拼音识字,能阅读一些浅显的文章。我们班大部分学生聪明、活泼,喜欢动物,因此像这种以动

2、物为主人公的课文,学生尤其喜欢学,他们爱模仿、爱表演、爱读、爱说、喜欢想像、无所顾忌、天真、可爱。池塘边的叫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造等能力。根据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先学、后教、讨论、完成检测题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读本课的15个生词,综合运用所学的识字方法。(2)通过指导,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练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理念,让学生先学,感受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后教,学生在自学中遇到困难,教师不急于教,而是让学生兵教兵,最后,订正时,教师适当讲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友情的美好可贵,学

3、习礼貌待人,热心助人的品质。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扮演小青蛙给小鱼讲故事。教学设计思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其课堂基本结构是:课题教学目标自学提示,包括自学内容、自学方法、时间和思考题师生互动学习,即学生依据思考题汇报自学情况,确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点拨巩固练习课堂检测。要想使学生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变演员为导演,变讲授者为组织者,还要转变观念,从备课入手,在自学思考题、巩固练习题、课堂检测题的设计上下功夫,帮助并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

4、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教师就是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的理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自主学习,要想使学生真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教师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转换角色,变演员为导演,变讲授者为组织者,还要转变观念,帮助并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引题谈话,激发学生想学课文的兴趣。直切主题,多媒体课件出示课件“池塘边的叫声”课题 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奠定学文的感情基础。感受课文的美,青蛙想办法让小

5、鱼上岸的故事。 让学感受生青蛙乐于关心朋友,热心帮助朋友,善于动脑筋。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多媒体课件出示青蛙和小鱼的对话。让学生在自学中自读自悟,感受青蛙、小鱼天真,活泼的朋友情谊。让学生从青蛙和小鱼的对话中体会青蛙是怎样帮助小鱼的?教学过程(可续页)课堂教学流程图 池塘边的叫声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放青蛙的叫声。谁知道这是什么声音?青蛙在说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吧。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10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 听课文录音。2 借助拼音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并用序号标出自然段。3 同桌共读一本书(女

6、读男)相互解决不认识的字。(5分钟)当堂训练一:1、指名读。2、开火车分自然段比读。3、齐读课文。四 比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二: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条格田格的字。2、小组长教读生字。 (5分钟) 当堂训练二:课件出示生字生词1、自由读。2、指名读。3、小老师领读。4、齐读。三比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三: 1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 2、分角色表演课文。3、小组比读课文 (4分钟 )当堂训练三:1 “青蛙大眼睛转了一下”,“青蛙的大眼睛转了两下”那时什么神态?应怎样表演。2、 小鱼是怎样的孩子?青蛙呢?3、想一想,说一说 ( )只有尾巴没有退。( )只

7、有腿没有尾巴。 ( )只有在水里游。 ( )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长着大眼睛。第二课时 一、出示学习目标:会写7个生字。 二 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池塘边的叫声,谁能读一遍?指名读。2出示生词指名读:池塘 遇到 娃娃 岸上 半天 洗澡 好奇 趴在 背上 背着 讲讲 亲亲 肚皮三比写字。(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1出示要写的字:边 半 过 转 连 每 讲2互相说一说生字的结构、笔顺。4 观察 “过、连、边”都带什么旁,先让学生书空走之儿的笔顺,在描红。5 学生一起讨论“每”的笔顺。6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互评。 ( 6分钟)当堂训练一1 听写生字。2 组词: 边( ) 叫(

8、) 半 ( ) 每( ) 洗 ( ) 讲( ) 过 ( ) 连 ( )四 回顾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学习写了7个生字,同学们要注意走之儿的写法。教学反思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在教学的池塘边的叫声一课主要从五个方面体现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一、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用各种方式激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二、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进行有梯度的练习,激发学生读的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不断积累语言,从读中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三、注重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评价的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有朗读后的评价,表演后的评价,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间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

9、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学生从小青蛙和小鱼身上学到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等好品质;从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中学会反思,看到他人的优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这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质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个性”这一语文教育任务。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来学习字词、朗读课文。制作的课件十分精美,实用性强,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之,通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重视了识字、写字、阅读等能力的培养,自主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注重情感体验,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又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