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0861189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真题2003年-2(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论述题(总题数:10,分数:100.00)1. 标出图中(a)、(b)、(c)、(d)的晶向指数和(E)、(F)、(G)、(H)的晶面指数(分数:8.00)(a)的晶向指数是; (b)的晶向指数是rI; (c)的晶向指数是; (d)的晶向指数正确答案:(E)的晶面指数是 ;解析:(F)的晶面指数是(G)的晶面指数是;(H)的晶面指数是(分数:5.00)正确答案:(见下表2.写出 FCC BCG HC晶体的密排面、密排面间距、密排方向、密排方向最小单位长度。解析:3. 写出镍(Ni)晶体中面间距为0.1246

2、nm的晶面族指数。镍的点阵常数为0.3524nm(分数:5.00)正确答案:(镍(Ni)的晶体结构和点阵都是面心立方 (FCC),立方晶体的晶面距公式是:022。)(波因为h、k、l都是整数,所以h、k、l可能取的可能值为:0、2、2,所以符合题意的晶面族指数为 解析:4. 由600C降至300C时,锗晶体中的空位平衡浓度降低了六个数量级,试计算锗晶体中的空位形成能 耳兹曼常数 k=8.617 X10 -5eV/K)。(分数:8.00 ) 正确答案:(Schottky缺陷的平衡浓度公式为:5i791432 X10 J mol-即锗晶体中空位形成能为 1.91432 X10 5J mol-1。)

3、解析:5. 请导出摩尔分数为 Na、Nb的二元系中综合扩散系数D与分扩散系数DA、DB之间的关系(分数:10.00)正确答案:(如图所示,引入两个平行的坐标系:一个是固定坐标系xOy; 个是坐落在晶面上和晶面一起运动的动坐标系x、O、y。 DA和DB分别表示组元A和B的分扩散系数。D为综合扩散系数。相对于动坐标系, A B的本征扩散通量分别是 Ja1、Jb1,即:由于Jb1 Ja1,高熔点一侧有流体静压力,则各晶面连同动坐标系会沿x方向平移,相对于固定坐标系,增加了方向相同的两个附加通量Qv和Cv。所以对固定坐标系,总通量为: II 式中,v为x处晶面的平移速度;G、CB分别为x处A组元和B组

4、元的浓度。上两式后面等号成立的依据为菲克第一定律。根据扩散中晶体各点密度不变的条件,有:CA(x)+C b(x)=常数即 NaD3+MDA=D式中,Na和Nb分别是A、B组元在合金中的摩尔分数。)解析:6. 指出并解释马氏体相变的特征。(分数:10.00 ) 正确答案:(1)无扩散性相变过程不发生成分变化,参与转变的所有原子运动协同一致,相邻原子的相对位置不变,而且相对位移 量小于一个原子间距。(2) 具有表面浮突和切变共格性马氏体相变产生均匀切变或称为点阵切变,造成结构变化,试样表面岀现浮突现象,马氏体和母相之间的 界面为共格界面。(3)存在惯习面及其不应变性马氏体在母相的一定晶面上形成,此

5、晶面成为惯习面。惯习面是一个无畸变不转动的平面。(4)新相和母相之间有严格的取向关系马氏体和母相之间主要有以下位向关系:K-S关系;G -T关系;西山关系。(5)马氏体具有内部亚结构除了点阵切变外,马氏体相变还要发生点阵不变切变,依靠滑移或孪生完成,在马氏体内部形成位错或孪 晶亚结构。(6)马氏体具有逆转变现象将马氏体以足够快的速度加热,马氏体可以不分解而直接转变为高温相。)解析:7. 请分析脱溶分解和调幅分解(Spinodal分解)两种析出方式的差异。(分数:10.00)正确答案:(调幅分解是指过饱和固溶体在一定温度下分解成结构相同、成分不同的两个相的过程。调幅分解的主要特征是不需要形核。调

6、幅分解与形核长大型脱溶转变的比较见下表。脱溶类型调幅分解形核长大自由能-成分曲线特点凸凹条件自发涨落(过冷度和Gv 0)过冷度和临界形核功形核特点非形核形核新相的成分结构特点 成分变化,结构不变成分、结构均变化界面特点宽泛明晰扩散方式上坡下坡转变速率高低颗粒大小数量多,颗粒小(均匀规则)数量少,颗粒大(均匀性差)解析:8. 按下列5条汇总FCC晶体中的主要位错: 位错名称;柏式矢量;位错性质 (刃型、螺型、混合位错等);位错形成方式;运动状态 (滑移、 攀移、还是不动等)。(分数:12.00 ) 正确答案:(见下表解析:9. 从微观结构说明合金强化的主要机制,并举岀实例(分数:12.00 )

7、正确答案:(1)固溶强化固溶在点阵间隙或结点上的合金元素原子由于其尺寸不同于基体原子,故产生一定的应力场,阻碍位错运动;柯氏气团和铃木气团,前者是间隙原子优先分布于BCC金属刃型位错的拉应力区,对位错产生钉扎作用,后者是合金元素优先分布于FCC金属扩展位错的层错区,降低层错能,扩大层错区,使扩展位错滑移更加困难。(2)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合金通过相变过程得到的合金元素与基体元素的化合物和机械混掺于基体材料中的硬质颗粒都会引起合金 强化,分别称之为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沉淀强化和弥散强化的效果远大于固溶强化。位错在运动过程中 遇到第二相时,需要切过(沉淀强化的小尺寸颗粒和弥散强化的颗粒)或者绕过(沉

8、淀强化的大尺寸颗粒)第二相,因而第二相(沉淀相和弥散相)阻碍了位错运动。(3)晶界强化I按照Hall-Petch 公式,屈服点 b s同晶粒直径d之间的关系是.,其实质是位错越过晶界需要附加的应力。因此低温用钢往往采用细晶粒组织。(4)有序强化有序合金中的位错是超位错,要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就需要使超位错的两个分位错同时运动,因而需要更 大的外应力。异类元素原子间的结合力大于同类元素原子间的结合力,所以异类原子的有序排列赋予有序 合金较高的强度。例如高强度的镍基超级合金存在着有序的沉淀相NiTi , Al),其强化机制是一般的沉淀强化以及有序强化。) 解析:10. 画出Fe-FesC相图与下列问

9、题相关的部分,并分析:1. 2%C合金平衡状态下结晶过程、室温组织(画示意图),计算组织相对含量。2. 2%C合金快冷,不平衡状态下结晶过程和组织的变化。3. 画出在800C下该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自由能一成分曲线,并用图解法作出其形核驱动力。4如纯铁在800C渗碳气氛下长期扩散,试由Fe-Fe3C相图分析等温扩散后和冷却至室温的组织。(分数:20.00 ) 正确答案:(Fe-C相图略。1.2%C合金平衡状态下结晶过程 在咼温结晶时不发生包晶反应。y相增多,1- 2 L- y。二相成分和相对量都发生变化,L相沿BC线变化,y相沿JE线变化。L相减少,2为丫相点。2- 3不发生变化,仍保持 y相。

10、Y相沿ES变化。3- 4 y相中析出渗碳体,YFesG,随FesG析出,+F&C,形成P组织。4以后不发生变化。在室温下组织为P+FesCn,即过共析钢即最后室温组织中 FesG为20.78%,P为79.22%。室温组织示意于图2. 可能发生共晶反应 LLd( 丫 +FesC): 将有不平衡共晶组织出现,可能发生共晶反应产生Ld 得到的P其片层间距将更为细小。 析出Fe3Cn的量将减少,甚至完全抑制了Fe3Cn的析出。3. 见下图。a、y和y +F&C曲线两两相切。当含C为2%寸,由直线定则,P点为y +Fe3C两相的自由能,Y中析出a和F&C,最后全部转化为 a和Fe3C a中4图a是800C渗碳后的相分布。冷却至室温后 也析出FesC,最后转化为 a和FesC,见图b。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