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610901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作者: 阿荣旗亚东镇第二小学 刘雪 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德育工作还面临不少困惑,虽然语文课能唤起学生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向往,一种探索的热情,能使学生体验人生百味,实现人生的价值。但是,在现行考试制度的调控下,在教材的帮助下,在长期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传统的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 的加工车间,语文教师就像车间里的一个熟练工人,把学生想象的翅膀切割打磨掉了。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真,在威逼诱惑下学习,由“人”变成“产品”,失去了自主意识,沦为了考试的奴隶。面对这样的困境,尤其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一背景下,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德育教

2、育的渗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已迫在眉睫。那么,如何在新课改下把德育渗透于教学之中,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呢?我认为在我们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语文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永恒主体。德育教育更摆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语文科蕴含着生动、丰富的爱国主义因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使爱国主义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教开国大典、我们成功了一面五星红旗时,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边看书边听录音和看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所表现出来的情境和对自己祖国无比热爱的气氛中,为明天而

3、努力学习的决心,从而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得到体验,得到发展,从而培养起学生的爱国意识。二、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滴水之恩,必将涌泉想抱”。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可是,当今社会,却存在“感恩教育”缺失的现状。很多学生大把大把地挥霍父母亲的血汗钱,却没有一点感激,接受热心人的帮助后,不懂得说声谢谢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是刻不容缓的。如教一株紫丁香时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如母般的爱,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热爱学校,用具体的行动来报答老师,报答社会。在教地震中的父于子和慈母情怀时,让学生感受到如山的父爱和似水的母爱,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热爱社会。我们可

4、以从一些细节入手,用一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唤起学生的感恩情结: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给父母或老师写一封信,对自己帮助的人说一声谢谢我们要从细节中培养学生的感恩心理。 三、语文教学中渗透 挫折教育。现今的孩子大都是在万千宠爱中长大的,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了,这些蜜罐罐里长大的孩子们在享受优越生活条件的同时,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可能会缺乏某些对他们终生发展都具有极重要意义的心理素质。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了作者在童年时写了一首小诗。妈妈赞美他写的精彩极了,可是爸爸却说糟糕透了。对于爸爸的批评,他没有气馁,最终写出了很

5、多优秀的诗。老师上这篇课文时就让学生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的 含义, 让学生像课文里的作者一样,不怕困难,达到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 以后,不管什么挫折,都要战胜它的,向美好的明天走去。四、语文教学中渗透 责任感教育。所谓责任感(或者说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感是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在实施责任感 教育的过程中我们 发现 学校对学生进行培养是 很重要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 责任感教育是必要的。如在学习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表现了

6、作者肩负的承前启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启发学生联系生活,我们需要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求学生自己谈感受,使学生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有机联系起来,并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起学生的责任感,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五、语文教学中渗透 生命意识教育。在小学四年级下册有一篇课文生命 生命,是台湾女作家杏林子对生命的严肃思考。作者以羸弱的生命之躯开拓了光荣的事业,这是对学生人生观教育的最好材料。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加以理解,品味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的情感:人要对自己负责,好好的使用生命,将目标、信念付诸于行动。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为生命奋斗,“勇敢地活下去”,让

7、人生更有意义六、语文教学中渗透 无私奉献教育无私奉献精神作为一种古已有之的传统美德,在人民群众中历来就有广泛深厚的基础。由于现在的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他们的父母及祖父母对他们太过于溺爱,使他们的无私奉献精神长期被压抑、被扭曲,多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甚至自私自利,因此老师在教学中渗透 无私奉献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以诗歌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雷锋是怎样的人。让学生在朗读中去触摸雷锋昨天的足迹,来寻找今天的雷锋,懂得做一个奉献爱心、助人为乐的人。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形式远不止上述那些,我在这里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赐教于各位方家,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这一问题,以达到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一最终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