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08611490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2X哈工大继续教育学习心得 交通工程专业的学习心得 学过交通规划这门课程后,我对本专业有了一个较为全面清晰的认识。本课程通过从交通规划基本理论、城市交通专项规划、公路网规划三个方面详细解析,让我了解了公路的发展规划的理论体系,同时更加深入的认识了我国交通规划的现状和发展历程,下面将我的学后心得、构想总结如下: 一、关于交通 世界上许多大都市都面临或曾经面临过交通发展瓶颈的问题,哈尔滨也不例外。个人以为哈尔滨目前的发展趋势,交通拥挤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特别是每逢冬季遇到较大的降雪时,全市交通几乎瘫痪。不仅影响了市民生活,也降低了运营效率。作为一个千万人口的超级城市,点对点交通需要的时间应该是很准

2、确的,但以我们目前的交通现状,特别是高峰期,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因此浪费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更是无法计数。成功解决交通瓶颈的范例是人口稠密的日本东京。我们知道,虽然东京的私家车饱有度很高,但由于轨道交通极为发达,所以绝大多数人不会开车上班的。轨道交通的优势是准时高效,比如一个站到另一个站需要几分钟,延误的时间仅以秒计,所以在日本东京那边我们去访问人家,很容易计算你从这个点到那个点多少时间,很少有迟到的。现代化的思路重构城市交通的流动空间,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特大城市的交通设计应该以节能高效轨道交通为主,就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地铁和轻轨规划建设一样。 二、交通不仅是地铁 在国际上地铁跟轻

3、铁是连在一起的。你看国际上大的城市伦敦也好,巴黎、东京包括我们香港都是把地铁跟轻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网络。假如只有一条地铁,它不是网络是没有用的,只有多几条地铁,形成网络才可行,但这成本比较贵,但是假如把地铁与轻轨连接成一个大的网络,经济效果就好多了。 三、未来0年哈尔滨的流动空间关于将哈尔滨市市区内铁路改造为城市交通的构想哈尔滨市委办公厅王幼平说:京哈、滨洲、滨北、拉滨、哈牡等五条铁路在哈市中心区交汇,形成三个环状网络,即中心环、跨江环、西南环,其中由哈尔滨站、滨江站、太平桥站、哈东站、东门站、香坊站、王兆屯站构成的中心环,正穿过占哈尔滨市人口0%左右的人口密集区。铁路的这种网络分布,使哈尔

4、滨市的城市空间被分割得七零八落,并致使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公共环境和公共卫生存在致命性缺陷,根本难以改变。 1如果将处于哈尔滨市中心的铁路和站舍迁出城外,利用现有的路网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哈尔滨市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建立起世界上比较发达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这套体系除已有的中心环、跨江环和西南环外,在现规划的三环路西段建高架轻轨,与京哈、滨洲线相连形成西部环。这样,整个哈尔滨就会有线线相连、环环相扣、江南江北相接、四通八达的轨道系统紧密地融为一体,整个城市就如同建立在一个高速运转的车轮之上(城市轻轨的运行时速在60公里以上,而哈尔滨市公共汽车的运行时速只有0-3公里),并且,铁路沿线将由目前的

5、卫生死角变成最繁华、最亮丽的风景线。有这样一套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再配之以公路路网,足可以保证哈市未来50年对公共交通的需要,并彻底终结哈尔滨市几百万普通百姓因公共交通落后所带来的出行难。 应当说,将哈尔滨市市区内铁路改造为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正是时机:其一,在国家东北振兴战略框架下,铁道部正对哈尔滨枢纽总图进行规划,我们应将这一构想尽快形成城市规划方案,融入到新的哈尔滨枢纽总图规划之中。其二,目前王万连接线刚刚开始修建。我们应积极向铁道部争取,将规划的货运专线改成客货两用线,并将该线路往北延伸,与滨北线在呼兰镇相连接。其三,哈大高速铁路正在规划,我们应积极争取,将哈大终点站(也即哈尔滨火车站)向西

6、南迁移(大致在省外运国际集装箱公司一带),并在江北万宝镇附近修建北站。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哈铁局目前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剥离办社会和辅业,减员增效。若铁路改轨道交通,可以大量安排富余人员,这对铁路系统成功改制意义重大。总之,这是一个利在当前,功在千秋的构想,并且机不可失。哈尔滨市应该做好规划和论证工作,并积极争取铁路部门的支持,使构想变成现实。 四、对新型交通,交通调查和交通管理的构想 (一)新型交通 在一次课上,老师跟我们介绍了brt(快速公交系统)这一新型公共客运系统。多名同学发言参与了介绍自己见过的rt形式。但同时也有很多同学并没有见过这一系统。于是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查资料并作为作业写

7、一篇b的简介。我觉得这种讲课方式很好的激发了我们的学习主动性,自己动手查询得到的东西比在课堂上听老师做一番简单的介绍效果要更好。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br是快速公交系统(brptransit)的简称,是一种来源于巴西库里蒂巴介于快速轨道交通(rapdrailtsit,简称rrt)与常规公交(oralbustransit,简称bt)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人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交通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路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运营服务,达 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我还得知,哈尔滨近期也将会兴建这一新型公

8、交系统,我对此十分期待。 (二)交通调查 交通调查指的是交通量、车速、交通运行特征、起迄点、交叉口、交通事故、交通环境等调查的统称。 交通调查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的一种必需的实践。我们曾前往省政府旁展开了一次交通调查。我们主要调查了文昌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因为该路口交通流量较大,我们采取了团队分工合作的方法。每个组员负责观察从某一特定车道转入另一车道的车辆的具体数目,另安排一组员观测红绿灯周期。一个多小时的调查使我们体验到,得出第一手资料有时是要付出大量的实践和劳动的。而通过自己亲手调查得出的成果也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通过这次调查的统计数据及观测表明,文昌街对于省政府片区的交通疏导起到了主

9、导作用。但是由于西南东北想直行的车辆数较多,西北东南向直行的车辆很少,红灯停放时间过长,绿灯通行时间过于紧凑,建议可以稍微调整时间间隔,以提高此区域的交通,争取做到尽善尽美。总的来说,由于文昌桥的打通,此区域道路通行能力较佳,基本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阻碍现象。八车道的道路对大流量的交通也提供了重大的保障,车辆能够基本保持平稳流畅通行,对于该区域的民生建设都有着很重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顺畅的交通也为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调查过程和后期数据处理中,我们因为团队分工合作节省了不少时间。 (三)交通管理和控制 结合所学和自己的一些调查及经历,我觉得

10、哈市的公交管理和控制并不尽如人意,没有很好的兼顾乘客安全、方便、舒适的交通需求心理。 导致哈尔滨公交服务水平不高和公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控制不当要对此负很大部分的责任。 城市公共交通是系统工程。之所以强调公共交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于城市公共交通必须作为一个系统来加以重视、统筹和规划,才能有效全面地解决好,其不仅只是解决体制问题,或线网规划等问题。目前哈尔滨市市内交通运营归口市公用管理局;市外交通运营归口市交通局;酝酿中的轻轨、地铁运营又归口市建委;路面管理归口于各分支交警队,全面统筹、规划及协调难度非常大。 哈尔滨市目前将不可竞争的有限的公交资源,用多

11、元竞争的方式对动态公交进行分散经营;再简单地将静态公交和动态公交进行分割经营,带来诸多难以解决、协调的问题。如高昂的公交站场建设费与极其有限、又在水涨船高的公交站场租赁管理费之间形成的差距和矛盾,根本无法以成立经营静态公交公司的方式所能弥合。 公交属于公用事业。公共物品不具备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竞争必定将损害消费者利益。公共交通的供给通过行政审批来实行,会出现公交市场利益的不对称;如果仅由市场来组织生产,又会出现供给不均衡。公交民营化运作可以减轻政府的负担,但是需考虑将市场化作用过于夸大。因为公交私营化细分程度越大,规模越不经济,重复建设越多,资源配置越缺乏效率,公交市场利益越不对称,公交服务质量越差,公交车违章和事故率越高。乘客的服务体验也越差。 以上是我学习交通规划的一些心得。在本门课中老师让我们了解了交通工程的全貌,以后我们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并结合社会需要选择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学习研究,比如针对目前大多收费公路运营成本过高,如何能推动科技创新,加强高速公路网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设;探索高效、协调、规范的管理体制以及各种制约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等等,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刻苦钻研并逐步解决。 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