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08608744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0.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过渡湾镇中学:周香波从学生的数学考试情况来看,许多学生对“双基”会了、懂了,但是在解题时 不熟练、不准确。数学的思维方法教师都讲了、强调了,学生也练习了,但是解题中想不到、用不上,遇到新情况就束手无策,产生错解。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对 易错题要找出错误的原因,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 发展过程,实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标,是非常必要的。一、易错题的化定关于易错题一一顾名思义,易即容易,错即错误。易错题,就是容易混淆的,容易 出错的知识点或需要分类讨论,存在多种答案的条件设计的题目。二、易错题形成的原因1、思维思路的不合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

2、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 求都是一次飞跃,如用字母表示数、负数的引入,列方程解实际应用题,空间概念的 形成,函数的知识等与旧知识(具体数学、非负数、加减乘除运算等)有明显不同, 有些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不能进行发散性思维、抽象思维等。2、学习方法不合理:(1)许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感知粗略,理解含糊,不弄清知 识的来龙去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2)在解题过程中,重结果,轻过程,急于求 成,粗枝大叶,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知识点落实 欠到位。(3)一些同学常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对上课老师讲的例题觉得很简单,只知道听懂了

3、,明白了,而不知道作为例题的变数 的灵活性,其中有些学生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 ,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作业态 度不端正,导致解题的不熟练、不正确。3、心理原因:(1)跟遗忘规律有关,在学习一个知识点完成的同时,遗忘也就开 始了,而且在学习后的短时间内遗忘特别快,经过较长时间的间隔后,遗忘的进程 渐趋于缓慢。(2)跟感知水平有关缺乏精细的分析能力,只获得粗略、笼统的印象, 而遗忘的细节。(3)跟思维定势有关,受定势的作用,前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影响后一 个知识点的学习。从目前来看,学生常见的易错题的产生有以下几种:(1)知识类错误基础性知识的错误。即学生对诸如定义、定理、公式等知识的掌握不扎实而产

4、生的错误。概念性知识的错误。比如,分式方程我们定义为: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 式方程,但学生却把方程“ 3/x+(x-2)/5=2x”当成一元二次方程,因为他们认为通过 去分母可以获得.这就属于概念知识模糊不清造成的.表述性知识的错误。如在刚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由于全等的判定方法 较多,说理格式要求较为严格,有的同学分不清自己采用的是哪一种判定方法 , 造成说理的错误.思维性知识的错误。这是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发生的错误, 表现为跳跃性思维和发散思维的欠缺等。(2)计算类错误.运算的准确是对运算能力的基本要求,它要求根据算理和题目 的运算要求,有根据地一步一步地实施运算.在运

5、算过程中使用的概念、公式、 法则要准确无误,最终才能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无误,只要在运算的全过程的某 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运算的错误。(3)审题类错误.无论是代数部分、几何部分还是概率与统计部分,我们都需要审 题,它是正确的完成一道题目的关键一步,由于你在审题时漏看了几个字,或者你 对题目本身理解的错误,都会造成你审题的失败.三、易错题的干预措施以上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而我们要避免学生再次发生错误,则 应该从本质上再寻找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1)通过问卷调查和与学生促膝长谈,来了解心理因素对学生做错题目有多大的 影响,哪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做题是不利的.(2)通过课堂教学的调查和

6、试卷分析,来了解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且不能 灵活应用理论知识的原因,是老师教学方法的误导,还是学生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有 限等.(3)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学生进行阶段性或强化性计算题训练,来寻找学生计算不准确的原因.另外,我们可以在初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进行一次基础知识测试,来了解学生小学的学习情况,初二的学生每节课后进行一次小测试, 每章节进行一次大测 试来了解他们现阶段的易错题产生的原因。 初三的学生通过综合题目来了解他们 对知识的理解和整和的能力。(4)对易错题进行提前干预。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先入为主的现象值 得注意,通过一定的干预措施,提前给以预防,在今后的解题中正确率会大大

7、提高, 在讲课之前教师应预测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可能产生的错误,就能够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控制错误的发生。同时还要揣摩学生 学习本课内容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使学生预先明了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 预见错误并有效防范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例如讲解互余、互补 时,概念很简单如果两个锐角的和是一个直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 互余。”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我们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容易掉以轻信,当堂作业还可以,过几天很多同学要搞 混,到九年级时,更是情况不容乐观。我在讲课时,告知学生这两个卞S念极容易搞混

8、, 请同学想出一个办法能在以后的作业中不出差错或少出差错。有同学说:“互余的角相加是直角像鱼的头,鱼的头画图时像直角,绝不可能是平角。”有同学说:“互补两字中的补字右半部分卜是两角互补的其中一种图形的缩写。” 在黑板上画图,/AOC+/BOC=180。还有同学说:“互余两字中的余字下 半部分是小表示两角之和较小是 90。”等等,我予以充分肯定。经过同学们 的当堂讨论进行提前干预,错误率得到有效的控制。从目前来看,我们纠正学生易错题的办法主要是让学生建立一个错题集,把他们平时易错的题目都记录在本子上,考试前翻开本子,看一遍,提醒一下自己, 这种办法,在应试教育下是有效的,但从学生自身发展来看,却

9、没有任何的作用, 一道题目,学生错了,这说明学生在某一方面存在欠缺, 我们应该帮助学生修正 这些缺陷,因此,在纠正学生易错题的策略研究上,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学生普遍存在的易错题的策略研究(2)很多的学生对数学有误解,认为数学是理科,不需要记忆。比如,我有 一次在课上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回答问题的恰好是一个好学生, 我想对他来讲太简单了,结果,他告诉我“不知道”,我提问了另一个学生,他 说:“y=ax+b”这说明他混淆了方程与函数的概念,而且,他没有关注方程中” a ”的要求,我统计了一下,全班只有 10%左右的学生能明确答案。对于这类问 题,教师在引导上,一方面,要

10、求学生背诵每节课涉及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对于个别的公式、定理要求学生能用图形来表示或者教师给出推理过程,以使得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另一方面,在形式上我们可以采用:课前提问;小 测试(只有填空和选择);主题班会一一数学游戏,或者在讲解题目时适当的穿 插概念提问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每节课前,先利用课下的8分钟了解学生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小学内容或涉及到 的生活实践的掌握程度,比如,我们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应用题掌握的不好, 在初中的用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时就产生了 困难。措施一:在主课前,把学生小学掌握不好的这一块内容课堂情景复习一

11、下,在主课的练习题中穿插一些题目进去。措施二:把普遍学生都存在的问题,作为一个专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在题目 选择上要省时,有效,有针对性。学生有时由于课堂上听课不认真, 或课堂上的内容没有完全理解,造成在课堂 练习中出现错误。措施一:教师也准备一个易错题集,将以前学生常犯的错误列示给学生, 请他们 挑错。措施二:学生做错了题目,老师微笑对待,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机会,措施三:例题处理上,渗入数学思想方法,展现某些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例题 处理好后给学生一些“消化”新知识的时间,再处理习题。措施四:对学生课堂出现的错误,课上没有解决的,则通过作业进行反思和跟进。 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作业中的错题。措施一:对于一般性的问题,请学生自行更正,节约讲解的时间。措施二:对一部分学生的一部分作业进行面批, 及时找出易错题,联系当天讲解 的新课,单独解决。措施三:对课堂上出现的易错题,在作业中再次错误,则将这部分学生作为个别 学生提出,分别研究他们错了再错的原因,寻求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措施。从对这一知识点考查的跟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通过干预明显 降低了错误率,对学生易错题的提前干预的研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研 究、实践下去,从而让学生的易错题减少到最小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