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08608741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吕焱20221031002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一、小学生学习问题咨询案例:不会听课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枝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分析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开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贯注。3、

2、虽已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不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平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响;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根底。4、养成良好的

3、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方,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让他们答复下列问题可以有三个好处:一是可以使他们集中注意力听课;二是可以促使他们思考问题;三是经常受到教师提问的学生,不会以不注意听讲或搞小动作而吸引教师的注意。二、小明

4、的智力发育小明的智力发育和学习十分正常,课间同学们都到室外活动去了,可他却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愣。他不愿和同学们一起玩,渐渐对周围的环境没了兴趣,对周围的人和事不予理睬。大家都说他是个不合群的同学。分析不合群的情况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学生对与人交往根本就不感兴趣或因为焦虑、担忧等原因而不能与人交朋友,称为交往退缩,是一种比拟典型的交往心理障碍;另一种是学生不被同伴所喜爱,与他人交往时遭到了拒绝。不合群的原因是多种的,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1、婴儿早期与同伴隔绝导致以后的适应问题。曾有研究说明,婴儿从出生后半年即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同伴社交行为,月是婴儿交往能力开展的关键期。有的孩子由于在婴儿早

5、期缺乏这种必要的同伴交往,有可能导致不合群。2、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与能给自己保护和支持的成年人很好相处如教师而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3、家长的过分保护,不让孩子与其他坏孩子来往,怕孩子受欺负,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或是急躁、自我控制能力差,或是胆小、懦弱,均不受同伴的欢送。4、曾在交往中遇到过挫折,失去信心,不愿交往。如有的孩子可能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因尿裤子而遭到同伴们的哄笑,于是就产生逃避集体场面的心理和行为。5、个性原因。有些孩子由于种种原因,形成了呆板、不爱活动的性格,因此不容易与大家交朋友。6、患有儿童孤独症、精神分裂症的儿童对交往

6、根本不感兴趣,也易引发其他心理问题。方法对于不合群的儿童,首先做的应该是查找原因,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定不同的矫治重点。问题比拟严重的儿童应建议寻求专家的帮助。1、区分不合群的儿童究竟是受到无视还是遭到拒绝。对于遭到拒绝的儿童,给予交往技巧和原那么上的指导;对于受到无视的同学,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心,查找原因。要区别这两种情况,可利用提名测验,让每个同学写出班上三个最想交往和三个最不想交往的同学,那些两种情况都未被提名的往往就是被无视的儿童,教师也往往无视他们,应对他们实施行为改变方案。2、行为强化法。鼓励儿童主动交往,教师给予相应的强化,如表扬、注意等,同时争取得到家庭的帮助。3、认知重建

7、法。交往障碍常常源于不正确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树立信心,有正确的自我评价。4、教学一指导技术包括指导、提供典范、练习、强化等环节。如教会儿童问问题、提建议,给他们提供交往技能较高的同伴做典范,再给予同伴的支持和帮助。5、交往能力训练。6、多组织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时机。孩子会有这样那样的表现,是因为缺少“自我尊重感。所谓自我尊重感,就是确定自己的存在,从他人那里获得关爱,肯定自己存在价值的一种正面情绪。能肯定自己的孩子,办事的时候不太容易犯错,也自信自己可以取得成功。面对他人的失误或是错误的时候,也会采取包容的态度,各方面的素质都比拟高。对自己有信心的孩子甚至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

8、美国的心理学者莱克斯(Lex),在著名的“问题地区俄亥俄州,对一辆校车上的小学六年级学生进行了采访,简单地询问了他们对自己未来的想法。采访结果被分为肯定组与否认组。五年后,莱克斯重新对当时被采访的孩子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大局部都成功地预言了自己的未来。对自己的未来持肯定态度的那组孩子们,过着平静、守法的生活。而那些当时持否认态度的孩子们,其中39%平均进过3次少年看守所。这组调查说明,对自己将来的生活有着怎样的期待,就会真的朝着那样的方向去生活。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我们自身的很多想法会对我们的性格、行为甚至未来产生很大的影响。那么,要想肯定自己,加强自我尊重感的话,应该怎么做呢?孩子在倾诉

9、不满或是生气的时候,父母们通常有以下三种反响。这三种方式中,“批判型和试图找到解决方法的“劝说型,孩子听到后很容易出现如下的反响。但是,如果能先站在孩子的立场,感同身受一下,孩子就能很快平复刚刚的冲动情绪,重新找回理智。那些忠告和教育的话,才能被孩子听进耳朵里,欣然接受并加以改正。这样做,才能在不伤害孩子自尊的情况下,让孩子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第二,尊重孩子的自由。为了帮助孩子或是向他们表达自己的关爱,虽然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如果太过分的话,会影响到孩子的自我尊重感。过多的干预和过度的保护会给孩子带来以下的影响。在为了测试孩子的自我尊重感而进行的一个拼图游戏中,自我

10、尊重感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总是想帮他们解决问题,孩子稍微一出错就迫不及待地亲自上阵,而且喜欢用命令的口气指导孩子做游戏。孩子偶尔才能自己做对一次。相反的,自我尊重感强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一直在旁边看着孩子做,遇到问题时,也尽量让孩子自己思考怎么去解决。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就掌握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成长为一个自信的孩子。在孩子还不成熟的时候,尽量地多鼓励他,陪伴他。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使只是很小的一次成功,也会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一股重要的前进动力。of accountability, redress of orders and prohibitions. Strengthening the honesty and self-discipline of leading cadres honesty in politics and education work, enhance leaders ability to resis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