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08603640 上传时间:2023-04-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和探索 2021年,我校主动响应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号召,面向全市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校领导针对新形势下的农村职业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展开全校范围内的大讨论,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个渠道和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到生产实践的教学思想,主动探索适合本市实际、全方面提升农民素质的项目化教学体系。一、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基础因为农民缺乏系统的专业生产的技能和知识,她们的生产规模难以扩大,产品质量难以提升,劳动果实难找市场。“送教下乡”的开展实现了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系统培养,既满足了农民继续学习的要求,也能更直接有效地发展生产力。传统

2、的教学模式不适应这批学生的求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必定选择,开展学项目教学法,把学校办在了田间、养殖场,使优质教育资源送到了乡村、农舍,方便了学生的学习。“边学习、边生产、边致富”的教学模式更是直接把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农民,帮助农民创业致富。教产结合、工学结合、按需培养、按需施教、灵活安排教学和考试评价方法,对学习结果的认定和学分转换方法,使办学和生产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习就不再是脱离实际,而是为了投身生产。二、项目教学法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遵照的标准1.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标准以学生为中心,充足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项目标选择是学习的关键。创设学习的资源和协作学习的环境是老师最关

3、键的工作。要以学生完成项目标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一标准突出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由以老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操作为中心。2.项目教学法的要求教学内容上,不再用以前的以“知识点”为线索的方法,而是依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及信息时代的需求,改用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结合农业生产的各个步骤,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使其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尤其是强调所学知识要和时代同时,和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把新技术,经过教学设置的一个个教学项目单元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

4、的自主学习和探索,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内容中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停依据教学设置“项目”的需求来学习,变被动地接收知识为主动地寻求知识,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整个教学活动表现以生产需要为导向,边系统学习,边实习实训,边发展生产。能力培养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会主动地去思索、探索。老师可引导她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合适地给点评和激励,使她们相互取长补短,既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她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因此,“项目教学法”

5、是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加以引导的一个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重视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根据教学内容从易到难的次序,而是以完成一个“项目”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凸显学生主动参加、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3.实施效果将理论和实践、知识和能力、应知和应会、老师讲授和学生活动在同一门课程中有机结合,有效地处理了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脱节的问题。技能训练和知识教学由同一名老师负担,各部分内容衔接有序,技术部分应会、应知内容有机融入项目化教学活动中,取消了专门的实训步骤,降低了课程总课时,极大地降低了老师人

6、力和教学课时的浪费学生有机、系统地接收技能训练和知识学习,有效地利用了学习时间。加强形成性考评,平时的到课率、作业和试验汇报的上交显著好于以往。项目化教学活动提升了老师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综合项目结果可检验和演示,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标准,全班学生均可做评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生产效益全部得到不一样程度的提升。三、实施项目教学中注意的问题1.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依据对生产任务的分解,科学合理地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2.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建设和课程改革体系相配套的校本教材体系,突出地方特色,不停完善校本教材内容。3.加强师资培训,提升老师综合素质,加强“双师型”老师队伍建设,加强老师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项目课程开发团体。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加大实训设施、设备的投入。在校外建立实习基地,方便学员就近参与实践教学,学校还要安排专业老师到农村和涉农企业调研或参加生产,下基层的时间每十二个月不得少于两个月。5.学校继续努力实施农科教相结合,重视教科研体系建设,探索产教结合的路子,主动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